搜索到2108篇“ 无缝隙护理“的相关文章
缝隙护理与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2025年
探讨缝隙护理与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4月-2024年4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参照组实施缝隙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缝隙护理与运动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因此,缝隙护理与运动康复护理值得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推广应用,并可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付雪瑞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运动康复护理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
缝隙护理对急性会厌炎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5年
探究缝隙护理对急性会厌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急性会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70例,2023.01-12,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RQ组、HY组,35例/组,方法 前者-常规,后者-缝隙。比较指标如下:时间指标、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并发症。结果 ①时间指标: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是HY组护理前,P>0.05,护理后,均是HY组>RQ组,P均<0.05;③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护理环境、护理安全,均是HY组>RQ组,P均<0.05;④并发症(=4.200):HY组5.71%(2/35)低于RQ组22.86%(8/35),P<0.05。结论 在急性会厌炎患者护理中,采用缝隙护理能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张祎祎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急性会厌炎护理质量
危机管理配合缝隙护理在脑梗死静脉溶栓中的护理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配合缝隙护理在脑梗死静脉溶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收治的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53例,危机管理配合缝隙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神经功能损伤、抑郁、认知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分诊时间、入院到CT检查所需时间、CT检查结束至溶栓时间、入院到应用静脉溶栓药(DNT)时间更短(P<0.05)。与溶栓前比较,两组溶栓1 d、15 d、30 d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溶栓1 d、15 d、30 d的NIHSS评分更低(P<0.05)。与溶栓前比较,两组溶栓1 d、15 d、30 d的流行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分升高,两组溶栓1 d、15 d、30 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溶栓1 d、15 d、30 d的CES-D评分更低,研究组溶栓1 d、15 d、30 d的MMSE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5.09%(8/53)比较,研究组的1.89%(1/53)更低(P<0.05)。结论:危机管理配合缝隙护理应用于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可缩短DNT时间,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和抑郁症状,减少认知功能障碍,降低并发症。
周广华高春花苏爱淞张哪哪郑立学
关键词:脑梗死静脉溶栓危机管理无缝隙护理
优质护理联合缝隙护理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探究优质护理联合缝隙护理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病例,纳入2023年01月-2023年12月的患者,合计100例,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联合护理模式,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分析本次研究可以发现,护理后其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显著,并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呈现出下降趋势;分析满意度情况参照组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给予其联合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干预效果显著,并且对于神经功能的改善也有着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存在推广价值和意义。
方姣张文萍
关键词:优质护理无缝隙护理急性缺血性卒中
分析循证护理联合缝隙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VTE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探讨循证护理缝隙护理联合应用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老年VTE高风险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多项指标,包括生活质量、舒适度、疾病不确定感、心理状态、住院时长及康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舒适度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疾病不确定感和心理状态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住院时长和康复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缝隙护理相结合的模式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VTE预防效果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王雅懿
关键词:循证护理无缝隙护理VTE
缝隙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深入分析连续间断护理在普通外科手术病人照护中的实际成效。方法 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骨科住院240例,随机分为两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缝隙护理。结果 在护理之前,两组病人的自我评定量表(SAS)及抑郁症状(SDS)均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不同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视力仿真量表(VAS)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服务态度,医患沟通;在健康知识普及和环境维护上,观察组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缝隙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普通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病人满意度,缩短住院周期。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张莎莎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普外科手术患者
缝隙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针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缝隙护理模式,观察该护理模式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寻乌县中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奇偶数字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缝隙护理模式。比较2组急救效率、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肢体功能康复效果[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分诊时间、转诊时间及入院至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肢功能及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在缝隙护理模式下可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刘珊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无缝隙护理肢体功能护理满意度
手术室缝隙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以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干预对象探究手术室缝隙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3-10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的手术时间,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研究过程中,将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状况当作重点观察内容。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补液量方面,两组相近,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缝隙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代陈晨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室护理
老年患者痛胃镜检查期间实施缝隙护理配合的影响效果研究
2025年
研究老年患者痛胃镜检查期间实施缝隙护理配合的影响效果。方法 以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为研究时间段,纳入该时段于某院接受痛胃镜检查的9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共纳入45例患者,采取常规优质护理方案,观察组共纳入45例患者,采取缝隙护理配合。对比不同护理方案下取得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护理总满意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痛胃镜检查患者,缝隙护理配合的应用可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曹靓雯
关键词:无痛胃镜无缝隙护理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
多学科协作下缝隙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
2025年
目的 分析多学科协作下缝隙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8例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165例,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143例,接受多学科协作下缝隙护理),两组均护理至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康复效果、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及睡眠,护理护理满意度,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较护理前,护理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执行缺陷综合征行为评价量表(BAD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得分均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护理后,相较对照组,试验组总满意率更高(93.71%比85.45%,P<0.05)。护理期间,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中更低(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下缝隙护理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及睡眠,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获得患者认可。
李艳荣谢卫征周欣欣赵娜娜孟楠楠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急性脑梗死取栓生活自理能力

相关作者

卢玲静
作品数:16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无缝隙护理 镜下清理术 膝关节 手术配合 地佐辛
范荣兰
作品数:92被引量:251H指数:8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微量泵 临床护理 病人 推车
何荣华
作品数:13被引量:51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研究主题:无缝隙护理 质量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便盆
黎瑞红
作品数:30被引量:230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急诊科 无缝隙护理 质量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李亚玲
作品数:83被引量:766H指数:16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病人 癌因性疲乏 护理管理 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