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9篇“ 无症状HBV携带者“的相关文章
- 低水平HBsAg表达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Pre-S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低水平HBsAg表达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ymptomatic chronic HBV carriers,ASCs)Pre-S基因序列特征及持续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解放军第九〇三医院的654份ASCs血清标本和临床资料,根据HBsAg水平分为低水平HBsAg组(≤10 IU/mL)和高水平HBsAg组(>10 IU/mL),并且在与低水平HBsAg组年龄匹配的基础上,从高水平组血清标本中随机抽样100份,对138例低水平HBsAg患者和100例高水平HBsAg患者进行Pre-S/S基因组扩增与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基因亚型,以高水平HBsAg组的HBV Pre-S基因成功测序结果为基础建立中国东部地区ASCs主要基因型的Pre-S基因参考序列,并对低水平HBsAg组的ASCs Pre-S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2.0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38例低水平HBsAg组Pre-S/S成功测序63例,其中B基因型52例,C基因型11例;100例高水平HBsAg组标本中Pre-S/S成功测序94例,其中B基因型48例,C基因型46例。通过序列比较分析发现,B基因型中,低水平HBsAg组Pre-S蛋白共发现81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中有意义突变4个,分别为Pre-S1区F56I/V、T76A/N/P,Pre-S2区P15L/S/T、Y21T/F/H/N;高水平HBsAg组Pre-S蛋白发现47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中有意义突变3个,为Pre-S1区L34F、V49A和P59S/L;B基因型中低水平HBsAg组的Pre-S蛋白氨基酸突变位点总数高于高水平HBs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8,P<0.05)。C基因型中,低水平HBsAg组Pre-S蛋白发现19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中有意义突变3个,分别为Pre-S1区W66V/G和A79V,Pre-S2区V32A;高水平HBsAg组Pre-S蛋白发现39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中有意义突变2个,为Pre-S1区A79V和Pre-S2区T49I;C基因型中Pre-S蛋白氨基酸突变位点总数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1,P<0.05)。结论ASCs Pre-S基因存在有意义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与低水平HBsAg持续表达相关�
- 王童宋蕊李倩戴玉柱车飞虎周华君孙长贵成军
- 低水平表达HBsAg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Pre-S基因序列分析
- 目的 HBV感染者血清HBsAg的浓度取决于HBV与宿主免疫系统共同作用且达到一个复杂的平衡,在HBV感染者的自然进程中,存在着以血清HBsAg持续低水平表达为特征的HBV感染人群,且绝大多数属于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
- 戴玉柱
- 关键词:HBSAGHBV无症状携带者基因序列分析
- 无症状HBV携带者妊娠晚期肝功能指标变化及其意义
-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正常妊娠孕妇及无症状HBV携带者妊娠晚期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无症状HBV携带者产前及产检监测的改进工作。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5月至2011年9月间于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妇产科分娩...
- 杨会英
- 关键词:携带者妊娠晚期无症状肝功能指标HBV
- 阴虚体质与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的联系
-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体质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联系,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不同肝组织病理程度与HLA-DRB1、DQA1基因多态性的联系,通过调节病理体质,延缓或抑制病情进展。方法:临床选择慢性无症状HBV携...
- 肖丽娜过建春荀运浩王宇芳王薇薇石伟珍李春青施军平
- 关键词: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学说病理改变
- 无症状HBV携带者外周血CD4^+TCR Vβ基因亚家族克隆化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分析无症状HBV携带者(AsC)CD4+TCR Vβ基因家族克隆化特征。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7例AsC外周血CD4+TCR Vβ基因22个亚家族的CDR3区,基因扫描技术对CD4+TCR Vβ亚家族的克隆化进行鉴定。结果基因扫描显示,7例AsC CD4+TCR Vβ基因亚家族均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单克隆或寡克隆增生;7例健康者CD4+TCR Vβ基因亚家族均呈正态分布。提示,AsC外周血CD4+TCR Vβ亚家族存在克隆性增生,这可能与AsC免疫耐受的形成有关。
- 熊英宋玉国孙新毕胜利
- 关键词:无症状HBV携带者VΒ基因克隆化
-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体质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DQA1基因多态性的联系
-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体质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内在联系。方法:105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及分组:阴虚质组47例和非阴虚质组58例。留取血标本,...
- 过建春肖丽娜荀运浩王宇芳李春青石伟珍施军平
- 关键词: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学说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
- 阴虚体质与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的联系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体质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联系,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不同肝组织病理程度与HLA-DRB1、DQA1基因多态性的联系,通过调节病理体质,延缓或抑制病情进展。方法:临床选择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105例,进行中医体质分型:47例阴虚质和58例非阴虚质,105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术,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留取血标本,检测HBsAg、HBV-DNA、HBeAg及肝功能,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测定HLA-DRB1、HLA-DQA1等位基因型。结果: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质组与非阴虚质组间,HBsAg、HBV-DNA、HBeAg及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5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经病理诊断肝组织无炎症和(或)纤维化改变者仅11例(10.5%),轻度慢性肝炎80例(76.2%),中度慢性肝炎8例(7.6%),重度慢性肝炎6例(5.7%)。阴虚质组的肝组织纤维化病变的发生率为34.0%,显著高于非阴虚质组的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5);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DRB1、HLA-DQA1在不同肝组织病理程度间的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为轻度慢性肝炎,少数为中度和重度;阴虚体质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病变的发生率高于非阴虚体质,提示阴虚体质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感染HBV后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可能易发展为肝硬化。
- 肖丽娜过建春荀运浩王宇芳王薇薇石伟珍李春青施军平
- 关键词:阴虚体质病理基因多态性
-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体质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DQA1基因多态性的联系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chronic asymptomatic HBV carrier,ASC)阴虚体质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B1、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内在联系。方法将105例ASC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及分组:阴虚质组47例和非阴虚质组5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测定HLA-DRB1、HLA-DQA1等位基因型。结果阴虚质组HLA-DRB1*09、HLA-DQA1*0301的基因频率明显低于非阴虚质组(分别为12.1%vs27.8%,19.1%vs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A-DRB1*11、HLA-DQA1*0501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非阴虚质组(分别为12.1%vs4.3%,28.7%vs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HLA-DRB1*09和HLA-DQA1*0301可能是ASC非阴虚体质患者的分子基础;HLA-DRB1*11和HLA-DQA1*0501可能是ASC阴虚体质患者的分子基础。
- 过建春肖丽娜荀运浩王宇芳李春青石伟珍施军平
- 关键词:阴虚体质基因多态性
- 阴虚体质与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的联系
-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体质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联系,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不同肝组织病理程度与HLA-DRB1、DQA1基因多态性的联系,通过调节病理体质,延缓或抑制病情进展。方法临床选择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
- 肖丽娜过建春荀运浩王宇芳王薇薇石伟珍施军平
- 关键词:阴虚体质无症状携带者肝组织病理阴虚质
- 阴虚体质与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的联系
-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体质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联系,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不同肝组织病理程度与HLA-DRB1、DQA1基因多态性的联系,通过调节病理体质,延缓或抑制病情进展。方法临床选择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
- 肖丽娜过建春荀运浩王宇芳王薇薇石伟珍李春青施军平
- 关键词:阴虚体质病理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