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9篇“ 无名氏“的相关文章
- 无名氏与鲁迅的“超人”意识比较
- 2025年
- 无名氏与鲁迅,一位是中国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一位是现代知识分子中最具有启蒙意识的先驱之一,两位作家与哲学巨匠尼采之间的关系是研究者在研究现代思想史、文学史时不能绕过也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以尼采的“超人”哲学为桥梁,将无名氏、鲁迅这两位思想复杂、在文坛影响深远的作家的超人意识进行比较,也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以尼采的超人哲学为桥梁,反观两位作家的积极抗争的浪漫主义世界观时,不难发现的是,其对人性和生命力的挖掘、对历史中间物和黑暗本体意识的探索问题,都值得被探讨。
- 葛天逸
- 关键词:无名氏
- 民国文人罗吟圃行考——从新发现的《无名氏日记》谈起
- 2025年
- 一、《无名氏日记》及“吟圃”其人无名氏(1917-2002),原名卜乃夫,1939年开始以笔名“卜宁”在《国民公报》副刊《文群》发表小说和散文,在国统区崭露头角。1943-1944年长篇小说《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相继问世,轰动国统区,成为文学史上的畅销书和常销书。(1)从1946年开始,历时15年,完成了约260万字的6卷本巨著《无名书》。评论家陈思和认为,《无名书》是一部超出一般艺术规范,将社会历史、文化哲学、伦理道德、人类生存以及宗教信仰等熔为一炉又吞吐万象的“奇书”(2)。
- 陈丙杰
- 关键词:无名氏民国文人《无名书》国统区畅销书常销书
- 无名氏小说韩国、俄苏形象书写研究
- 黄朝兰
- 论无名氏对鲁迅式过客主体性的重构
- 2024年
- 鲁迅塑造的过客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重要人物系列形象中的一员。过客在鲁迅作品中是坚毅前行,不顾休息的精神探索者形象,是反抗绝望的哲学实践者。而无名氏作为鲁迅思想传统的汲取者,就是抱着路经鲁迅文学世界“过客”心态的文坛后辈。无名氏对过客主体性的关注,偏重于对其行走模式方面的探讨。无名氏还从生命及情绪体验、路遇的沿途风景等角度对过客主体性的产物,即鲁迅式的自主文化知识体系的建构成果予以扬弃。总体而言,无名氏对鲁迅哲学中过客的思维模式、过客所秉持的“历史中间物”意识,以及过客的文化综合能力等层面,都进行了汲取与重构。
- 葛天逸
- 关键词:无名氏过客主体性
- 无名氏的文化想象与形式政治——在20世纪40年代语境中理解《无名书》的写作
- 2024年
- 《无名书》系列创作,最初对照的是茅盾的大革命书写。无名氏以茅盾的《蚀》三部曲所代表的社会视野与历史认知为对照,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用现代主义的方式开启了《无名书》系列写作。无名氏以“心灵的史诗”的方式,在多种文化符码和世界图景中想象“历史”,并将之编织为有关个人成长的故事。他将“改造社会”置换为“改造心灵”的历史构造法,体现了战时浪漫派的文化逻辑和形式政治,其诉求是为小资产阶级重塑浪漫主义的主体。这种试图以综合性的文化理想再造现代主体的写作,来源于20世纪4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文化超越历史、改造社会的构想,并呼应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政治理想。
- 唐小林
- 关键词:无名氏《无名书》文化想象
- 从无名氏到大英雄:论哪吒形象的演变与东传
- 2024年
- 哪吒是中国各类叙事文学和戏曲影视作品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哪吒的原型可以追溯至印度,其源头与印度教神话中的吠室罗伐那形象密切相关。早期的“吠陀”文献中,吠室罗伐那常被用来指称俱毗罗,身份是罗刹之王。随着雅利安文化与达罗毗荼文化融合的加深,吠室罗伐那的地位显著提升。经过两大史诗和各种“往世书”的改编和塑造,他不仅拥有完整的身世,而且获得财神及一方守护神的神格,其子那罗俱波罗的形象也出现在婆罗门教万神殿之中。后来,吠室罗伐那和那罗俱波罗的传说被佛教,尤其是佛教密宗吸收,演变为该派崇拜的毗沙门天王父子(祖孙)。唐朝时期,随着佛教密宗的东传,毗沙门信仰在中国盛极一时,哪吒作为毗沙门天王的子孙,开始受到关注。晚唐至宋朝,毗沙门信仰与以初唐军事家李靖为崇拜对象的民间战神信仰相互融合,哪吒的故事逐渐从宗教文学走入世俗文学,并在南宋以后融入道教的元素,发展至元明时代基本定型,趋于大众化。得益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对其外形、身世、武器等方面的细化与扩充,哪吒的形象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世人熟悉的少年英雄,在四川、台湾等地区广受敬仰和崇拜。
- 任婧
- 关键词:佛教文化中国民俗文化
- “中产阶级通俗剧”与“市民阶级小说”的观念性演绎——无名氏通俗观念小说叙事及其意义
- 2023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作家无名氏的主流研究仍然用“新浪漫主义”“后期浪漫主义”“通俗现代主义”等流派标签或者“雅俗融合”的说法来定义其小说创作。这些未对文本内容进行具体剖析而只是形式主义的理解无法深入作品的内核,因此,需要用历史化的阐释原则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辩证分析。通过文本细读与理论辨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并非“浪漫主义”小说,而是现代中产阶级的“通俗浪漫故事”;《无名书》并非“现代主义”小说,而是市民阶级的“观念小说”演绎。总之,它们是带有中国传统市井小说风格与“传奇”色彩的“通俗性”作品,不宜用西方文类标签加以命名。
- 王晓平
- 关键词:无名氏现代主义
- 无名氏患者在急诊科的救治管理及问题分析
- 2022年
- 探究无名氏患者在急诊科的相关救治、管理的效果以及问题分析。无名氏是指在就诊时无身份信息、无家属陪同、无经济来源的患者,具有病因不明确、症状体征不典型、既往史不清楚、患者主述模糊、病情变化快、病情告知难、医疗纠纷多的特点 。对于作为首诊科室的急诊科,不管是在治疗还是护理上,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对无名氏患者的救治直接检验医院的急救、医疗和护理综合实力 。现对我院急诊科从2021年2月到2022年4月接诊的43名无名氏患者进行管理汇报及问题总结方法,针对我院急诊科救治的43例无名氏患者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我院急诊科通过4项措施规范了对无名氏患者的合理处置,做到了管理制度化、程序化和人性化,就诊流程和各个环节细化,但目前仍然有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 吴维维吴晓雨余永翠马秀贺小佳
- 关键词:身份识别
- 无名氏创作主题论
- 本文以无名氏的创作主题为研究对象,选择无名氏文学创作中内容最为丰富而又相互联系的六大主题即革命、救亡、情爱、罪恶、死亡、宗教进行解读、诠释和总结。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每一主题书写中所着重刻画的艺术形象、所呈现的艺...
- 葛天逸
- 关键词:现代文学无名氏创作主题叙事策略
- 论无名氏小说的革命叙事
- 2021年
- 反思革命是无名氏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他小说中的革命叙事揭示了革命者叛逆、寻找与选择的三部曲生存模式所蕴含的内在意义,探讨了革命与文学的关系、革命中的牺牲等革命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同时通过国际革命者的形象塑造表达了一系列以世界主义精神为核心的革命理念。无名氏小说中对革命者生存模式的构型显示出对现代中国激进与保守的思想资源的继承,而无名氏秉持世界主义精神的革命理念并由此开展的历史与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不仅体现出他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革命叙事谱系中的独特之处,而且显示出他在革命叙事资源运用上的中西贯通。
- 葛天逸
- 关键词:无名氏革命叙事世界主义
相关作者
- 王明科

- 作品数:58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化反思 怨恨 现代性体验 新怨恨 无名氏
- 赵丕杰

- 作品数:436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误用 成语 形容 比喻 记者
- 耿传明

- 作品数:92被引量:229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清末民初 小说 文学转型 文学政治 无名氏
- 赵智

- 作品数:17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商学院
- 研究主题:无名氏 徐訏 毛姆 小说创作 文学思想
- 乔世华

- 作品数:103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儿童文学 童话 重读 散文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