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80篇“ 旅游资源评价“的相关文章
- 基于AHP-聚类法的古树旅游资源评价——以郑州中心城区为例
- 2025年
- 为促进古树资源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以郑州中心城区的古树为研究对象,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加权求和、K-均值聚类法对222株古树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显示:郑州中心城区的古树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三个级别:极品级资源共有3株,综合得分0.6602~0.7484,占总数的1.35%;优良级资源共有52株,综合得分0.2785~0.5122,占总数的23.42%;普通级资源共有167株,综合得分0.0531~0.2689,占总数的75.23%。在开发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旅游资源时,应优先保护和有限开发极品级资源,建立隔离带并推广“云旅游”管理;适度开发优良级资源,动态监测并设置游客承载力阈值管理;修复保护普通级资源,暂缓开发并实施专项修复基金申请,开展社区认养计划管理。研究成果可为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郭二艳尹淦陈超李小双
- 关键词:资源评价
- 基于AHP的兴城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
- 2025年
- 本文以辽宁省兴城市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乡村旅游资源质量、开发条件为评价准则,以乡村资源类型的丰度、乡村资源的规模、地域组合度、稀有奇特程度、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知名度和影响力、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产业基础条件为评价指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兴城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综合得分为70.494,处于“比较好”水平,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价值,并对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 鞠明哲梁显丽
- 关键词:乡村旅游层次分析法
- 山地城市康养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为例
- 2025年
- 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为研究区域,将气象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各指标权重确立,建立两大类13个小类的指标体系,包括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和生态质量的自然资源指标以及基础设施指标。使用GIS空间分析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气候条件较好,大气环境舒适,生态质量优异,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康养旅游资源丰富,除了垫江县、忠县和梁平区以外,其余区(县)均有非常适宜的康养旅游资源可供发展。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北两端高,中间少,其中城口县和巫溪县的康养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垫江县、忠县和梁平区的康养旅游资源较少。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由西至东逐渐增加,其中城口县和巫溪县最好,垫江县、忠县和梁平区相对较差。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差异大,以万州区为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向四周扩散减弱,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城口县基础设施相对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口县康养旅游资源。
- 杨明兴叶勤玉张继杨世琦何军
- 全域旅游背景下喀什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被引量:2
- 2024年
-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针对喀什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探究。为全面评价其旅游资源的价值,本文确立了16个关键评价指标,并据此构建了一个科学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喀什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资源数量与丰富度、民族歌舞的艺术性以及资源分布范围等指标在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整体评价结果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些发现不仅为喀什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未来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研究旨在推动喀什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升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 杨增增韩晓媛杜江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 西部陆海新通道(黔桂段)沿线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模式
- 在《“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中指出,依托沿线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加快资源要素聚集,扩展旅游文创等服务业态,强化产业融合发展,为沿线旅游合作开发带来了契机。贵州与广西对内链接成渝,向外沟通东盟,地理优...
- 刘江坤
-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开发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泉州市康养旅游资源评价被引量:2
- 2024年
- 选取泉州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以康养旅游资源价值、康养旅游环境价值和康养旅游开发条件为准则层,以宗教类康养旅游资源、海洋康养旅游资源、非遗康养旅游资源为备选方案层的康养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市康养旅游资源价值权重位列第一,占据核心地位,而备选方案层中,海洋康养旅游资源的权重最高,非遗康养旅游资源的权重次之,宗教类康养旅游资源的权重最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凸显特色康养旅游资源价值、赋能多元康养、提升开发条件、重视专业人才、打造知名康养旅居地等泉州市康养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康艳昕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资源评价评价指标
- 国内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探析
- 2024年
-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断扩大。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推动旅游业发展,也可以减少给游客体验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开展旅游资源评价工作是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必要前提。本文在阐述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评价的概念、国外旅游资源评价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旅游资源评价的标准、原则和方法,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不同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 田善淮
- 关键词:旅游资源
- 黑龙江省红色旅游资源评价与空间结构研究
- 红色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纪念意义以及教育作用。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根据旅游资源的价值要素的类型、特点及重要程度,从旅游资源要素价值、影响力以及附加值三个层面建构评价体系,对黑龙江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进而...
- 戴锏蔡奕秋赵志庆
- 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 壶关县乡村振兴战略与地方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步缩小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壶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地理位置,其乡村振兴和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如何科学评价壶关地区的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构建了一套适合壶关地区特点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付晓焱武玉翠
- 关键词: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资源利用
- 龙岩世界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被引量:1
- 2024年
- 龙岩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西部龙岩市境内,其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悠久的客家文化传承,造就了众多重要的地学旅游资源。龙岩世界公园范围内地学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和综合利用尚处于初步阶段,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本文对龙岩世界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进行探讨分析,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将其包含的42处地学旅游资源划分为3个大类、10个类、19个亚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地学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定量分析了地学旅游资源,得出龙岩世界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综合得分为89.90分,评价等级为一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共设计了6条龙岩世界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路线,并结合龙岩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实践,初步提出其地学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成果也可为其它地区地学旅游开发提供参考案例。
- 魏崇辉郑元孙文燕王敏刘刚张志光
- 关键词: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
相关作者
- 张敏

- 作品数:101被引量:311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 旅游 环境容量 生态环境
- 虞虎

- 作品数:188被引量:2,441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国家公园 旅游 青藏高原 影响因素 旅游资源
- 胡立峰

- 作品数:7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层次分析法 AHP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 人文地理
- 程道品

- 作品数:127被引量:1,229H指数:18
- 供职机构:桂林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旅游 旅游开发 旅游资源
- 许大为

- 作品数:167被引量:69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景观 景观设计 园林 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