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65篇“ 新闻史“的相关文章
- 新闻史
- 赖光临
-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新闻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2025年
-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新闻史课程教学面临基础地位与技能实践关照不足、教学方法与现代大学生身心特点背离等矛盾。因此,围绕课程思政要求,通过理念与史论的协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根植生活、回应学生,才能使新闻史课程持续焕发新活力,助推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媒体深度融合人才的需求。
- 姚宝权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OBE教育理念下新闻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保山学院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为例
- 2025年
- 文章以保山学院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为例,尝试以OBE理念为指导,探讨新闻史课程教学改革。在新闻史课程教学改革中,要以产出为导向,明确课程目标;围绕课程目标,调整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采用多元考核方式,检测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 赵奕璠
- 关键词:新闻史课程改革
- 新闻史料建构集体记忆的策略研究——以江苏广电《穿越时空遇见你》为例
- 2025年
-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对新闻史料深入挖掘并二度创作,推出新媒体报道《穿越时空遇见你》,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相关作品连接起双重时空情景,展演互动仪式,强化集体记忆。通过“以双主体传承式记录赋能记忆书写”的主题、“在双重时空记忆空间镌刻社会情感”的内容、“以线上线下场景联动强化社群共鸣”的渠道,探索新媒体报道建构集体记忆的路径。
- 刘浩邦
- 中国新闻史教学创新实践与适时革新
- 2024年
- 新闻史是高校新闻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史无用论的观点渐入人心。本文分析了我国新闻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了新闻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变化情况,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推进新闻史教学改革。
- 迪丽胡玛尔·吾麦尔
- 关键词:中国新闻史
- P-MASE模型在新闻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P-MASE模型是由南开大学研究性教学团队提出的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型。该模型旨在提升学生在问题分析、方案构建和探索求解等研究过程中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新闻人才培养中新闻史课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P-MASE模型法来讲授新闻史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思维水平和思辨能力,对于培养研究型人才和提高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 黄俊华
- 关键词:新闻史研究性教学
- 《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中的地位与影响再评
- 2024年
- 自创刊以来,《大公报》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定的信誉和丰富的报道内容,在中国新闻史上独树一帜。跨越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它不仅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历史进程,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从维新思潮的涌动到抗日战争的烽火,再到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大公报》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的报道,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历史画卷。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大公报》的历史沿革、报道特色及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揭示其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其如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保持其独特性和影响力。
- 吴婧暄
- 关键词:《大公报》中国新闻史历史变革
- 中国新闻史研究路径创新:基于对象、视域与叙事的考察被引量:1
- 2024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围绕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范式走向展开了自觉性、有组织的学术讨论。这些讨论对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过,仍有必要从历史知识建构的基本维度,亦即研究对象、观看位置以及叙事方式等层面来审视这些讨论,并由此延伸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形成更为完整、更加多元的中国新闻史研究版图:其一,在研究对象层面,建立起完整意义上的新闻史,将新闻理解为与人之存在有着内在牵连的交往实践,不仅从新闻事业与新闻生产层面研究新闻史,而且从生活、交往等更为根本性的层面研究新闻史,从而克服新闻史研究的结构失衡与对象偏重。其二,在观看位置层面,以更为灵活化的方式、更加多元化的视点与视距开展新闻史研究,尤其应当从客观、切近史料的观看方式中抽离出来,尝试基于亲在性的观看角色探索新闻史研究的现象学路径,以及基于广角式的观看视域探索新闻史研究的“大历史”进路。其三,在叙事方式层面,尝试摆脱线性叙事的传统新闻史叙事方式,引入非线性叙事逻辑以及结构性、机制性叙事逻辑,实现新闻史叙事方式的多样化,推动中国新闻史研究在叙事层面的面相更新。
- 李泓江
- 关键词:新闻史研究大历史历史叙事
- 从报刊史到报刊记忆史: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写法
- 2024年
- 报刊史汲取记忆史的理论和方法形成报刊记忆史,本文主要分析了报刊记忆史研究的可能性。笔者以为,报刊记忆史沿着建构主义、道德主义和功能主义三种分析路径,重点解决报刊记忆的主体、客体、载体三个关键问题。报刊记忆史研究的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其在记忆史研究中的学术地位,而且能够为报刊史提供新的分析视角。为了达到记忆的政治目的,需要借助文化的形式展开,而文化的繁荣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应该将记忆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置于一个有机统一体中加以考量。
- 严茂亮
- 关键词:中国新闻史
- 新闻史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络资本化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从新闻史的视角出发,探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网络资本化过程中的传承、保护和发扬。文章首先梳理了新闻史中关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报道和记录,分析了新闻传播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传承中的角色。其次,对网络资本化进行了定义和模式解析,并探讨了其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接着,文章提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网络资本化健康发展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创新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使其更具时代性和社会价值。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网络资本化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和发扬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 乐浩然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相关作者
- 倪延年

- 作品数:77被引量:18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新闻史 民国 新闻史研究 中国新闻史 民国时期
- 白润生

- 作品数:117被引量:13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 新闻史 少数民族文字 报刊
- 方汉奇

- 作品数:69被引量:28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新闻史 新闻史研究 新闻事业史 新闻工作者 《大公报》
- 吴廷俊

- 作品数:111被引量:73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新闻教育 中国新闻史 中国新闻 新闻传播 新闻史
- 陈娜

- 作品数:72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教授 新闻教育 新闻史 媒介表达 中国新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