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8篇“ 新经济史学“的相关文章
- 深察“历史解释”契机:新经济史学新视角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以《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一书为讨论中心
- 2021年
-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本技能之一,西方学术界向来有重视历史解释的传统。著名历史学家米切尔·斯宾塞曾说:"历史研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历史解释,通过文本解读,使用特定的手段和技术再现历史,从而建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1]8《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解释"列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历史解释最能直观地体现出学生对历史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落实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33。
- 林泽刘洪生
- 关键词:英国工业革命再现历史新经济史学西方学术界
- 新经济史学对于时间维度的认识和处理
- 2014年
- 较之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史学在对时间维度的认识和处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福格尔创造性地使用反事实计量法来研究历史事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诺斯关于制度变迁的研究使新古典经济学获得了纵向的维度,格雷夫的历史制度分析则带来了动态的制度演化理论。
- 邱晖杜忠连
- 关键词:新经济史学时间维度福格尔格雷夫
- 新经济史学研究方法的演变路径被引量:1
- 2009年
- 新经济史学与传统经济史学相比,新的研究方法是其主要特点之一。然而,在当前有关新经济史学文献中,系统研究新经济史学研究方法的文献比较少见。本文认为新经济史学研究方法有其内在的演变和发展路径,其演变规律在于旧研究方法局限性促进了新研究方法的产生。新经济史学的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代替传统经济史学研究方法是如此,博弈论作为新经济史学研究方法的新发展也是克服计量经济方法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分析经济史中的局限。
- 陈立兵
- 关键词:新经济史学研究方法经济理论博弈论
- 新经济史学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体系:一个分析框架被引量:1
- 2009年
- 当前新经济史学的研究框架主要是根据编年特点进行归纳,新经济史学研究内容的体系性不突出。文章受经济学理论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经济学启发,认为新经济史学也可以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体系,企图构建一个比较清晰的、有层次的新经济史学研究架构,使新经济史学研究思路更为清晰。
- 陈立兵
- 关键词:新经济史学
- 英美棉花定价分析及其影响——新经济史学的视角
- 2009年
- 棉花作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所仰赖进口的最重要商品以及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其贸易定价以及对定价权的争夺对英美政治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利用计量方法对19世纪英美棉花定价博弈的研究发现,英国借助于殖民地棉花的替代性供给而非航运业的垄断,在与美国的定价权争夺中居于明显的优势,而美国居于劣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产量控制上的困难。这种定价结果既是英美政治经济政策的必然产物,也是英美政治经济政策演变的最重要推动力。
- 孙泽生
- 关键词:定价博弈
- 经济学家和史学家应该互相学习什么--论新经济史学与中国传统经济史学的范式冲突与协调被引量:7
- 2008年
- 新经济史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计量经济史学和制度变迁理论两大内容。它将经济学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开辟了一个融合历史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新经济史学引入中国后,引发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史学范式与经济学范式的冲突。经济学家批评传统经济史研究墨守陈规、缺乏理论洞察力,而史学家则认为经济学家对历史的研究使历史偏离了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变成了理论的附庸。这种冲突与两个学科叙事方式的不同有关.涉及两个学科关于"历史优先"还是"逻辑优先"的不同理解,更与新经济史学与传统史学所惯用的理论工具在方法论上的区别有关,反映了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在历史现上的分歧。为促进两个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家和史学家应该放弃成见,加强交流与沟通。史学家应该从旧理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学习使用更丰富的理论工具;经济学家也应该重视历史描述。以打破经济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实证迷信"。
- 郭艳茹孙涛
- 关键词:经济史研究经济学范式新经济史学
- 治水与治国——治水派学说的新经济史学演绎被引量:11
- 2007年
- 以马克思—魏特夫—黄仁宇为代表的“治水派”学者的观点,是有关中国为何两千多年前走上大一统的一种有影响力的学说。利用交易成本经济学方法对该学说进行演绎,指出中国在文明早期,由于治水等跨区域公共事务供给面临高昂的合作成本,驱使国家治理利用纵向的行政控制代替横向的政治交易,以较高的管理成本为代价换取合作成本的节约,由此导致了大一统体制及其自我强化特性。提出有关中国“大一统之谜”的三个重要命题:大一统体制的形成是节约交易成本(合作成本)的产物;大一统体制的运行有降低交易成本(管理成本)的强大动力;大一统体制的解体是由于不能有效制约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合作成本)的上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成本和合作成本的相对变动决定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结构有从单一制向联邦制调整的趋向。
- 王亚华
- 关键词:大一统交易成本
- 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史学与新制度经济史学的发展被引量:1
- 2004年
-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对史学领域发生了很大影响,促使新经济史学的兴起,而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史学的结合演进又推动了新制度经济史学的出现。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为切入点,回顾其对经济史学研究演进的影响,试图对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史学与新制度经济史学之间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 王红曼王莉娟
- 关键词:制度经济学经济史学发展脉络经济绩效
- 美国新经济史学的发展历程被引量:1
- 2000年
- 正如西方经济史学中的“年鉴学派”产生于法国,西方经济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产生于德国一样,“新经济史学”(new e-conomic history)是与美国紧密相连的。新经济史学又称“历史计量学”(cliometrics)或“计量经济史学”(econometric history)。从其1958年诞生到本世纪末,新经济史学已走过43年辉煌历程。美国新经济史学成功最好的标志无疑是1993年10月。
- 罗涛
- 关键词:新经济史学
- 寻租理论在新经济史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8
- 1999年
- 本文从寻租理论的角度介绍了西方新经济史学的研究成果。
- 贺卫王浣尘
- 关键词:租金寻租新经济史学
相关作者
- 厉以平

-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新经济史学 经济史 价格史 贸易经济 韩国金融
- 瞿商

- 作品数:67被引量:17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粮食安全 新中国 农地制度 中国经济史研究 绩效
- 孙涛

- 作品数:223被引量:1,22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 研究主题:社会治理 社会 经济学 项目治理 社会网络分析
- 贺卫

- 作品数:60被引量:610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寻租 寻租理论 租金 经济人 成本-收益分析
- 陈立兵

- 作品数:19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就业 弱势群体 劳动力市场 中小企业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