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8篇“ 新疆西准噶尔“的相关文章
新疆西准噶尔木哈塔依沉积变质型碳酸锰矿的发现、地质特征和成因研究
2024年
木哈塔依锰矿的发现,标志着西准噶尔地区锰矿的找矿新发现。该锰矿位于西准噶尔木哈塔依蛇绿混杂岩带北部,矿体赋存于硅质岩中,深部表现为含杂色角砾硅质岩,呈层状分布。据岩矿鉴定、物相分析、背散射及激光拉曼分析,地表锰为氧化锰,未见碳酸锰;深部锰为菱锰矿及少量蔷薇辉石和变体锰三斜辉石,菱锰矿大部分赋存于构造热液细脉中。地表已圈定氧化锰矿体10余条,深部圈定4条碳酸锰矿体,碳酸锰产出部位为锰的原生层位。地表锰矿体沿走向规模较大,东西两侧延伸达2 km,且矿体在东侧出现膨大现象,矿脉显著增多。深部碳酸锰矿体平均品位为17.95%,达到了贫锰矿的一般工业指标,显示该区较好的找锰潜力。矿床类型为赋存于蛇绿混杂岩中的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型锰矿床,是西准噶尔地区新发现的锰矿类型。近年来,蛇绿混杂岩中发现锰矿的报道越来越多,增生型造山带中的大洋板片地层是古老大洋锰结核赋存的最佳位置,深海远洋放射虫硅质岩是大洋板片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全孝勤张文璟常昊仇喜超李尚启寇昭娟雒鹏鹏彭如盼
关键词:激光拉曼沉积变质蛇绿混杂岩西准噶尔
新疆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法门期的苔藓虫动物群及其形态特异性和古环境意义
2024年
本文重新研究了产自新疆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法门期洪古勒楞组和铁列克提组的苔藓虫动物群,重点关注其形态学特征和古生态学意义。该苔藓虫动物群由隐口目(Cryptostomata)、窗格苔藓虫目(Fenestrata),变口目(Trepostomata)和泡孔目(Cystoporata)组成。优势类群隐口目苔藓虫是具有中轴或中板的细枝状和双叶状群体。它们的虫室具有加厚的外区体壁,弯曲强烈的自虫室,数量众多的大虫室(metazooecia)或隐蔽虫室(tectizooecia),以及径向刺突和/或棘状刺突。多样化的异虫室、刺突、自虫室等结构,以及不同生长环境中的不同生态组合是新疆西准噶尔法门期苔藓虫成功演化的基础。洪古勒楞组下段和铁列克提组下部的苔藓虫动物群可以划分为三类生态组合(即:No. 1, No. 2和No. 3),代表前滨—近岸—远岸的沉积环境。其中,近岸环境的枝状—双叶状—网状苔藓虫组合的属种丰度、分异度最高。
托洛孔尼科娃·卓娅孙语聪宋俊俊
关键词:苔藓虫古生态西准噶尔
新疆西准噶尔造山带北部晚石炭世I型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 O同位素特征:对其岩石成因与构造过程的启示被引量:1
2024年
新疆西准噶尔造山带发育大量的晚古生代侵入岩,但它们的岩浆源区和形成的构造背景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西准噶尔造山带北部阿尔加提山石英二长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Hf-O同位素研究,旨在揭示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探讨其与地壳生长的关系。两件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301.8±1.4 Ma和303.7±3.1 Ma,形成于晚石炭世。阿尔加提山石英二长岩样品含有角闪石,高硅(SiO_(2)=67.8%~68.9%)、富碱(K_(2)O+Na_(2)O=9.36%~9.89%)、具有低的铝饱和指数(A/CNK=0.96~1.00),伴有低的Ga/Al值(2.27~2.34),Rb/Sr值(0.35~0.50),显示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同时,这些样品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和Ti等),和负的Eu异常(δEu=0.72~0.85),类似于典型俯冲相关的岛弧岩浆特征。这些I型花岗岩具有高的、正的锆石ε_(Hf)(t)值(+11.2~+14.5)和年轻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604~392 Ma),以及比地幔值略高的锆石δ^(18)O值(5.73‰~6.51‰)和高的锆石饱和封闭温度(T_(zr)=854~895℃),可能是新生下地壳在高温背景下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前人在西准噶尔造山带北部发现的晚石炭世早二叠世A1和A2型花岗岩和埃达克质岩墙,本文认为这些高温岩石组合的形成可能与晚石炭世的洋中脊俯冲及其相关板片窗作用有关。在洋脊俯冲背景下,软流圈地幔上涌加热新生下地壳,促使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I和A_(1)和A_(2)型花岗岩。西准噶尔造山带大多数下地壳主要形成于早古生代,表明该地区在显生宙发生了显著的地壳增长。
张蕊尹继元邱亮陶再礼杨帆杨帆
关键词:I型花岗岩晚石炭世洋脊俯冲HF-O同位素
新疆西准噶尔沙吉海地区地表形变时空特征分析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3
2023年
煤矿地下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对地表工程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造成沙吉海矿区周围生态脆弱,草场面积缩减。长期废弃的矿井由于不清楚地下开采情况及范围,所以难以进行有效治理。通过长时间大范围的采空区形变特征监测,对于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年3月19日—2019年12月22日73幅覆盖沙吉海矿区的Sentinel-1A影像,采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BAS-InSAR)获取时序地表残余变形,此外通过克里金插值法获取了整个研究区完整的形变信息,监测到研究区平均变形速率在-148.44~38.05 mm/a,最大累积形变量达-1 418.42 mm。分别得到废弃采空区和正在开采矿井工作面的形变特征,正在开采煤矿采空区呈漏斗形变形,废弃采空区沉降呈多点分散形,变化不均匀。经过对沙吉海矿区详细的野外调查,验证了SBAS-InSAR结果的可靠性。最后,结合野外验证结果分析了煤矿采空区围绕沉降中心呈漏斗形演化的过程。研究成果可为老旧采空区治理提供参考,对采空区变形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王智纯陈川李顺达高玲玲王聪聪
关键词:煤矿采空区
新疆西准噶尔花岗岩中Cu-Au-Mo元素的分布规律与找矿靶区预测
西准噶尔位于西伯利亚、东欧和华北—塔里木板块之间,是地球上最大的显生宙增生造山带——中亚造山带(CAOB)的一部分。该地区经历了多阶段的地壳增长和变形过程,形成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例如与花岗岩岩体有关的Cu、Au和Mo矿床...
Lindagato Philemon
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西准噶尔
新疆西准噶尔沙勒克腾地区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后碰撞构造环境的约束被引量:1
2023年
西准噶尔白杨河上游沙勒克腾山及周缘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岩石学、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西准噶尔白杨河上游沙勒克腾山及周缘花岗岩可划分为沙勒克腾、查干恩干、阿拉乔古、坦子不拉克4个序列,各序列岩石组合分别为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闪长玢岩、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斑岩。沙勒克腾序列锆石U-Pb年龄为302.1±1.4 Ma(n=26,MSWD=1.5),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具有低硅(SiO_(2)=68.07%~70.49%)、贫碱(K_(2)O+Na 2O=7.23%~8.18%)、富铝(Al_(2)O_(3)=14.12%~15.69%)、富钛(TiO_(2)含量0.43%~0.48%)、富钙(CaO含量1.71%~3.31%)特征;相对亏损Nb、Ta、Sr、P、Ti,富集Zr、Hf。查干恩干序列锆石U-Pb年龄为296.7±2.1 Ma(n=26,MSWD=0.41),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具有相对高硅(SiO_(2)=74.21%~74.37%),富碱(K_(2)O+Na 2O=8.84%~9.19%)、富铝(Al_(2)O_(3)=12.59%~12.85%),低钛(TiO_(2)=0.19%~0.22%)、低钙(CaO=0.64%~1.24%)特征;稀土元素含量低,亏损Sm、Tb、Y、Yb、Lu、Sr,富集Zr、Hf。沙勒克腾序列、查干恩干序列、阿拉乔古序列、坦子不拉克序列分别属于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铝质碱性高分异I型花岗岩、弱过铝质碱性I型花岗岩、S型花岗岩。研究表明,白杨河上游库勒克腾山及周缘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挤压应力体制向伸展应力体制转换期,查干恩干序列的侵位标志着区域应力体制进入伸展阶段,进而限定研究区进入伸展应力体制的时限应不晚于296.7±2.1 Ma,为西准噶尔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后碰撞构造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王元元杨小强阿种明吕俊维伏多旺张叶军
关键词:西准噶尔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金铬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2023年
近年来,在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发现了多处金、铬铁矿(化)点,找矿效果显著。为近一步指导找矿工作,结合该区内已取得的地质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区地质特征,并深入分析该区成矿规律,优选找矿远景区,以期能为新疆西准噶尔地区金铬多金属矿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钱程
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远景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科迪巴依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模式
2023年
科迪巴依金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里县的东部,地处西准噶尔地区哈图金矿成矿带的西段。该矿床地质勘查圈出了4条金矿化蚀变带(编号Ⅰ—Ⅳ),金矿赋存于褐铁矿化碎裂化凝灰质粉砂岩中。Ⅱ2、Ⅲ1为主矿体,长度360~750 m,厚度1.0~3.4 m,金品位w(Au)=0.46×10^(-6)~6.51×10^(-6)。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显示,科迪巴依金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和岩浆岩分布等因素的控制,属于接触交代型金矿床。结合矿区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陈孝聪华北唐小东王锋李文杰
关键词:控矿因素找矿模式
RF-RTM成像方法研究新疆西准噶尔地区线性台阵下方地壳结构
2023年
本文基于2017年7月8日至2017年8月2日在西准噶尔地区布设的一条100 km的线性台阵,从记录的三分量波形数据中计算出P波接收函数,采用接收函数逆时偏移(RF-RTM)方法获得了台阵下方地壳结构成像结果。结果表明测线下方扎伊尔山和准噶尔盆地结构差异较大:扎伊尔山下Moho界面平均深度为42 km,横向连续且起伏较小;准噶尔盆地下方地壳结构成像结果较复杂,盆地基底延伸至3 km深,盆地下方Moho界面沿着测线走向(北西-南东)深度逐渐加深,在测线最南东端达到50 km;另外,在准噶尔盆地下方35 km深处可看出一明显的速度异常界面,推测可能是由古生代大洋岩石圈残片造成。上述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西准噶尔地区的大陆岩石圈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理解。
姜小欢黄荣黄荣卢占武卢占武罗银河徐浩
关键词:接收函数逆时偏移西准噶尔地壳结构
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被引量:1
2023年
达尔布特断裂是西准噶尔地区规模最大的左行走滑正断层,通过对研究区大量地质调查成果分析总结,判定达尔布特断裂基本形成于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并在二叠纪强烈活动形成规模。据断裂两侧错移的哈拉阿拉特组和碱性长石花岗岩岩体作为被切割地质体标志,估算出达尔布特断裂总滑移量为57.54~115.56 km。总结认为达尔布特断裂形成演化经历了碰撞俯冲、碰撞后伸展、碰撞后陆内挤压、碰撞后伸展4个阶段。
杜勇王国灿晏文博杨习俊叶修锋
关键词:左行走滑滑移量

相关作者

李永军
作品数:294被引量:1,458H指数:25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西准噶尔 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 西秦岭
朱永峰
作品数:186被引量:1,525H指数:2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西准噶尔 地球化学研究 金矿 包古图 成矿作用
申萍
作品数:158被引量:821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西准噶尔 金矿床 新疆西准噶尔 中亚成矿域 斑岩铜矿床
潘鸿迪
作品数:66被引量:271H指数:11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西准噶尔 新疆西准噶尔 斑岩铜矿床 中亚成矿域 地球化学
王冉
作品数:99被引量:837H指数:20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研究主题:西准噶尔 地质意义 蛇绿岩 地球化学 新疆西准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