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0 篇“ 新生儿RH溶血病 “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 Rh溶血 病 本文对新生儿 Rh溶血 病 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Rh基因、Rh多肽、RH D基因多态性、Rh溶血 病 流行病 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及预防等进行了阐述。 徐放生关键词:新生儿疾病 免疫性溶血 基因多态性 血清抗体、血红蛋白、胆红素、心肌酶及肝酶联合对新生儿 Rh溶血 病 的诊断效果 2024年 目的研究血清抗体、血红蛋白、胆红素、心肌酶及肝酶联合对新生儿 Rh溶血 病 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53例新生儿 Rh溶血 病 患儿,按照疾病 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20例和轻症组33例,检测并比较血清抗体、血红蛋白、胆红素、心肌酶及肝酶水平,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重症组血红蛋白低于轻症组,胆红素、肌酸激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血红蛋白(β=-0.136,OR=0.873,95%CI:0.814~0.936)是新生儿 Rh溶血 病 的保护因素(P<0.05);胆红素(β=0.031,OR=1.032,95%CI:1.012~1.052)、肌酸激酶(β=0.093,OR=1.098,95%CI:1.039~1.160)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β=0.120,OR=1.128,95%CI:1.042~1.221)是新生儿 Rh溶血 病 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血清血红蛋白、胆红素、心肌酶及肝酶联合检测在新生儿 Rh溶血 病 诊断中的AUC分别为0.938、0.817、0.815、0.929、0.977,均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血清血红蛋白、胆红素、心肌酶及肝酶联合检测在新生儿 Rh溶血 病 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欧阳福连 黄郁波 董显燕 肖宜春 钟涛关键词:新生儿RH溶血病 抗体 血红蛋白 胆红素 心肌酶 肝酶 合肥地区的新生儿 RH 溶血 病 背景与目的:RH 新生儿 溶血 病 会导致严重黄疸、肝脾大、水肿等,严重会引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且发生胆红素脑病 可能性大,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 疾病 ,但是基于该疾病 的特点,在早期进行围产期管理科可大大降低发病 率及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 毕少华关键词:RH溶血 不规则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二孩”母婴结局与新生儿 Rh溶血 病 的关联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二孩"的母婴结局与新生儿 Rh溶血 病 (Rh-HDN)的关联。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检查的512例"二孩"新生儿 及其母亲作为研究组,同期530例"一孩"新生儿 及其母亲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新生儿 及其母亲的Rh血型、不规则抗体及抗体效价,记录Rh-HDN发生情况;比较2组Rh-HDN的发生率,对Rh-HDN患儿的治疗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发现12例(2.34%)母亲不规则抗体阳性,对照组发现2例(0.38%)母亲不规则抗体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现Rh-HDN 10例(1.95%);对照组发现Rh-HDN 1例(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Rh-HDN患儿,5例治愈出院;5例预后不佳,好转出院;1例拒绝治疗自行出院。结论:"二孩"比"一孩"出现Rh-HDN的概率大;"二孩"孕妇产前应注重不规则抗体筛查,Rh 5种抗原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金方思 陈通 黄颖 林甲进关键词:新生儿RH溶血病 不规则抗体 RH血型 新生儿 Rh溶血 病 血清抗体、血红蛋白、胆红素峰值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 Rh溶血 病 患儿的血清抗体、血红蛋白(Hb)、胆红素峰值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 Rh溶血 病 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需要接受换血治疗分为重症组37例和轻症组23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入院时血清抗体分布情况及Hb和胆红素峰值水平,并记录重症组患儿换血后的Hb和胆红素峰值水平。结果重症组患儿出生后黄疸发生时间为(14.95±3.85)h,明显早于轻症组的(20.31±3.02)h,黄疸持续时间为(8.51±2.16)d,明显长于轻症组的(6.04±1.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的血清抗-D、抗-E、抗-cE、抗-C、抗-c、抗-Ce所占比例分别为62.16%、18.92%、8.11%、5.41%、2.70%、2.70%,轻症组分别为60.87%、21.74%、4.35%、4.35%、4.35%、4.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入院时Hb水平为(91.57±6.04)g/L,明显低于轻症组的(130.14±7.40)g/L,胆红素峰值水平为(451.92±36.74)μmol/L,明显高于轻症组的(241.33±20.5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重症组患儿的Hb水平为(125.82±8.25)g/L,明显高于换血前,胆红素峰值水平为(211.39±24.03)μmol/L,明显低于换血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 Rh溶血 病 血清抗体主要以抗-D、抗E为主,病 情较重患儿的Hb水平表达降低,胆红素峰值水平表达升高,有助于评估病 情程度。 王倩菲 杨金英关键词:新生儿 RH溶血病 血清抗体 血红蛋白 换血 抗-E抗体引起新生儿 Rh溶血 病 1例 被引量:3 2020年 新生儿 溶血 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 性疾病 ,可表现为黄疸、水肿及贫血,严重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1-2]。现将曾收治1例抗-E抗体引起的新生儿 Rh溶血 病 报道如下。1病 历资料1.1病 史患儿,女,生后14 h,主因“皮肤黄染4 h”入院。患儿系G5P3,孕40^-1周,顺产,无窒息抢救史,羊水清,阿氏评分为9分、10分、10分。生后10 h出现黄染,进行性加重,经皮测胆红素19 mg·dL^-1,以“新生儿 黄疸原因待查”收入院。 杨文 李敏 古蕾 周玲 徐迁 程美乐关键词:神经系统后遗症 溶血性疾病 原因待查 阿氏评分 血浆置换治疗换血失败的新生儿 Rh溶血 病 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估血浆置换在换血失败的重症新生儿 Rh溶血 病 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 科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血浆置换治疗换血失败的新生儿 Rh溶血 病 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4例Rh溶血 病 患儿,生后均有重度贫血和严重呼吸衰竭,合并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予以高频振荡通气+吸入NO治疗。生后24 h内胆红素达换血水平,经1次以上换血后胆红素进行性升高,于生后26~94.5 h进行1~2次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下降56.4%,网织红细胞比值下降80%,抗体滴度下降8倍以上,平均住院天数18.8 d,神经系统预后良好。结论重症Rh溶血 病 患儿换血治疗失败后可行血浆置换,可有效控制溶血 ,有望成为溶血 危象新生儿 的抢救措施。 张榕 李正秋 张帆 肖勇 黄维清 张敏 贺芬萍 曹亮 郑琪 陈牡花 彭小明关键词:血型不合 RH血型系统 血浆置换 预防胎儿及新生儿 Rh溶血 病 的母体干预研究 背景:Rh(D)阴性孕产妇分娩Rh(D)阳性婴儿或因其他原因暴露于Rh(D)阳性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RBCs)时有出现抗-D抗体的风险。这些母亲的Rh(D)阳性胎儿和新生儿 有发生胎儿及新生儿 溶血 病 (... 谢晓绘关键词:新生儿 胎儿 RH溶血病 新生儿 Rh溶血 病 与IgG1、IgG3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研究Rh血型系统新生儿 溶血 病 与IgG1、IgG3的相关性。方法研究Rh-HDN患儿64例。新生儿 出生后抽取患儿及其母亲外周静脉血,检测患儿母亲Rh系统抗体、患儿IgG亚型以及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分析患儿不同IgG亚型与其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Rh系统抗体对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Rh系统抗-D占65.63%,抗-E(包括Rh-E、Rh-cE)占26.56%,引起新生儿 Rh-HDN发病 的IgG抗体亚型主要为IgG1(23例,35.94%)、IgG1、3(35例,54.68%)两类。IgG1、3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IgG1或IgG3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患儿IgG1水平和IgG1、3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患儿IgG3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抗-D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非抗-D组(P<0.05)。结论新生儿 Rh溶血 症患儿黄疸严重程度与Ig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对于疑有Rh溶血 症的患儿,进行IgG1或IgG1、3水平的检测,对该类患儿早期治疗有指导意义。 高婉卿 郑必霞 杨劲 李凌波 孙喜东关键词:RH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 IGG1 IGG3 抗-D 新生儿 Rh溶血 病 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新生儿 Rh溶血 病 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200例Rh血型不合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运用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诊断;研究组运用人性化方法进行诊断。两组均根据诊断采取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临床新生儿 Rh溶血 病 诊断方法 ,运用人性化诊断方法对临床Rh血型不合孕产妇进行诊断,有助于提升临床新生儿 Rh溶血 病 诊断准确率,为临床疾病 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提升临床疾病 治疗有效性,可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郇庆东关键词:RH溶血病 新生儿
相关作者
林甲进 作品数:125 被引量:440 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新生儿溶血病 RH血型 血清学 ABO血型 RH(D)阴性 朱碎永 作品数:95 被引量:380 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新生儿溶血病 RH血型 ABO血型 血清学 血型 郭琳 作品数:49 被引量:157 H指数:7 供职机构:合川区中医院 研究主题:P66SHC 新生儿 疗效观察 氧化应激 高氧诱导 康兰 作品数:39 被引量:97 H指数:6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P66SHC 高氧诱导 氧化应激 肺泡上皮细胞 母婴分离 董文斌 作品数:241 被引量:738 H指数:1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肾损伤 窒息 窒息后 新生儿 血清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