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60篇“ 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低血糖被引量:13
2009年
低血糖是常见的代谢紊乱,迄今为止没有明确的通用定义。Koh等调查发现对其定义的标准各有不同,在1~4mmol/L之间。其标准混乱的原因在于,正常的血糖值因新生儿个体差异而不同,与出生体质量、孕周、机体存储情况、喂养方式、能量获得情况以及疾病状态等相关。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远期的预后与特定的血糖水平或低血糖持续时间存在因果关系。现普遍认为应把握“可控制性阈值”。
段江张传仓封志纯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出生体质量代谢紊乱疾病状态因果关系
从孕妇分娩因素探讨影响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2025年
目的 分析孕妇分娩相关因素,探讨影响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2年4月984例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新生儿是否出现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110例与非低血糖组874例。比较两组产妇围产期相关信息[产妇年龄、孕次、产次、产妇体质量指数、有无妊娠期高血压、有无妊娠期糖尿病、文化程度、工作情况、新生儿性别、胎龄、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出生体温以及产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产妇FBG、2 h PG及HbA1c预测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价值,最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低血糖组产妇年龄≥35岁(35.45%)、妊娠期高血压(21.82%)、妊娠期糖尿病(29.09%)、早产儿(52.73%)、新生儿体质量(68.18%)、新生儿体温(55.45%)占比显著高于非低血糖组的22.20%、10.18%、9.73%、19.68%、25.97%、35.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组产妇FBG、2 h PG、HbA1c水平[(7.95±2.61)mmol/L、(8.64±2.36)mmol/L、(6.73±1.94)%]显著高于非低血糖组的[(4.24±0.70)mmol/L、(5.16±1.06)mmol/L、(4.91±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证实,产妇FBG、2 h PG及HbA1c均能用于新生儿低血糖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895、0.830,95%CI分别为0.873~0.961、0.853~0.937、0.771~0.889,敏感度分别为0.800、0.800、0.700,特异性分别为0.992、0.916、0.971,临界值分别为5.945 mmol/L、6.565 mmol/L、6.09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产妇年龄≥35岁(OR:4.687,95%CI:1.678~13.092)、妊娠期高血压(OR:4.850,95%CI:1.551~15.166)、妊娠期糖尿病(OR:1.963,95%CI:1.226~3.143)、早产儿(OR:3.960,95%CI:1.934~8.108)、新生儿体质量(OR:1.749,95%CI:1.223~2.501)、新生儿体温(OR:1.895,95%CI:1.194~3.008)及产妇FBG�
黄林花郑敏珠赵燕凤
关键词:分娩新生儿低血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联合早期哺乳对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效果研究
2025年
探讨母婴早期皮肤接触联合早期哺乳对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8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和早期哺乳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出生后6h、12h、24h血糖水平和母乳喂养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0%,明显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6h、12h、24h血糖水平分别为3.23±0.39、3.51±0.44、3.89±0.38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2.85±0.42、3.06±0.51、3.24±0.46mmol/L(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发生低血糖相关严重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联合早期哺乳干预可有效降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新生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韦荟荟曾凡芬唐丽姣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母乳喂养
1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置入PICC时导管异位的护理
2025年
总结1例新生儿经右下肢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异位至对侧髂静脉复位成功的护理。通过疼痛管理、体位调整、外力压迫阻断等措施的落实,导管复位成功。治疗过程顺利完成,保证了患儿的安全用药。
高建莉霍红炜李悦薛珊珊
关键词:PICC导管异位护理
脐带血miR-29b、PTEN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 分析脐带血微小RNA-29b(miR-29b)、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表达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42例低血糖新生儿,根据头颅MRI结果是否存在脑损伤分为新生儿低血糖症组22例及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组(NHBI组)20例,另选取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3组脐带血miR-29b、PTE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miR-29b、PTEN与血清胰岛素(IN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糖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脐带血miR-29b、PTEN对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新生儿低血糖症组、NHBI组血清miR-29b相对表达水平均于对照组(P<0.05);PTEN相对表达水平,NHBI组>新生儿低血糖症组>对照组(P<0.05)。miR-29b与PTEN的3′UTR区域存在结合位点。新生儿脐带血miR-29b与PTEN、INS、NSE呈负相关(P<0.05),与血糖、NBNA评分呈正相关(P<0.05);PTEN与血糖、NBNA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INS、NSE呈正相关(P<0.05)。新生儿脐带血miR-29b联合PTEN预测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AUC值高于其单独预测的AUC值(P<0.05)。结论 脐带血miR-29b、PTEN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在其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周婷沙宁张宇升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脐带血PTEN
GDM患者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GDM孕产妇300例临床资料,根据其新生儿情况分为正常组56例和低血糖组244例,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该模型区分度。使用反复取样方法从1000个样本中对线性模式进行检验。结果:两组孕周、产前体质指数(BMI)、预估胎儿体质量、接受产前学习、分娩期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分娩方式存在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前BMI高、分娩期血糖控制不佳以及分娩方式为剖宫产是GDM产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孕周大、预估胎儿体质量高以及接受产前培训次数多是新生儿低血糖的保护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该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69,且该模型与真实情况一致性良好。结论:在GDM孕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发生诸多影响因素中以孕周、产前体质指数、胎儿预估体重、产前教育、分娩期血糖状态、分娩模式建立的GDM孕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度的预测模式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潘迎宾隋莹莹刘春颖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
生物养育法在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 分析生物养育法在降妊娠期糖尿病(GDM)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0月于我院产房分娩的80例GDM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喂养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第1、3 h的低血糖发生率、临界低血糖发生率及产妇母乳喂养舒适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第1、3 h的低血糖发生率、临界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显著(t=7.792、5.556、9.785、6.588,均P<0.05);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舒适度比较差异显著(χ^(2)=21.245,P<0.05)。结论 GDM新生儿中采取生物养育法可明显降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较常规干预更能提高母乳喂养舒适度,符合生物状态,值得应用。
丁小超
关键词:GDM新生儿低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主要指孕妇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后才患有糖尿病。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三胎政策的开放,GDM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1]。美国儿科学会和儿科内分泌学会均明确指出母亲患有GDM是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高危因素[2-3]。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4]。大多数专家推荐不论胎龄和体质量,凡生后24 h内新生儿血糖于2.2 mmol/L,称为新生儿低血糖[5],小于2.6 mmol/L则需要进行临床干预。
张程诚葛圆魏高阳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
快速康复护理对降妊娠期糖尿病择期剖宫产分娩后新生儿低血糖几率的影响
2025年
分析择期剖宫产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接受快速康复护理价值。方法 90例GDM产妇就诊于2022年8月-2023年9月,均剖宫产分娩,随机分组。A组快速康复护理,B组常规护理。结果 A组产妇术后康复指标、新生儿低血糖率、产妇血糖指标、产妇不良情绪评分、产妇生存质量评分、产妇并发症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用于择期剖宫产分娩的GDM产妇护理中,可稳定血糖、促进产妇康复,高效可行。
李丹丹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快速康复护理剖宫产分娩新生儿低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症状管理和整合式照护临床循证实践
2025年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的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症状管理和整合式照护策略构建。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GDM产妇分娩的3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按清远市人民医院现有的新生儿低血糖管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低血糖症状管理和整合式照护策略。比较两组医护人员知识考察成绩,两组患儿的血糖水平和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循证证据应用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新生儿低血糖相关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30 min、1 h、2 h、4 h、8 h及12 h血糖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因低血糖新生儿科率及新生儿低血糖处理后再次发生率均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GDM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症状管理和整合式照护策略不仅能够减少低血糖新生儿发生率,同时还能调节新生儿血糖指标水平,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开展满意度及认知度。
邓海燕成金焕唐金燕张洁怡
关键词:新生儿

相关作者

杨梅
作品数:26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C肽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 糖化血清白蛋白
杨慧霞
作品数:1,145被引量:13,633H指数:6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 妊娠 糖尿病
周英凤
作品数:251被引量:4,344H指数:3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研究主题:循证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循证实践 护理 循证
刘艳云
作品数:13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丹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 管理指南 治疗新生儿 早产儿
王莉
作品数:110被引量:514H指数:1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