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36篇“ 新时代文学“的相关文章
- “新时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问题
- 2025年
- 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是文学史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学界普遍将当代文学史分为两个或三个时期。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将当代文学分为上编“50—70年代”、下编“80—90年代”。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将当代文学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年;1978—1989年;90年代。这两部影响深远的当代文学史教材均出版于1999年,对新世纪以后的文学没有涉及。
- 李云雷
- 关键词:文学史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新时代文学
- “新时代文学”:民族复兴时代的中国文学
- 2025年
- “新时代文学”是民族复兴时代的中国文学,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中心,考查“民族复兴”视野的形成轨迹,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思想命题加以辨析。概言之,文化强国、民族复兴可以为新时代文学提供新的主题与新的思想空间;新时代文学可以为文化强国、民族复兴提供新的经验、新的美感以及精神上的力量。
- 李云雷
- 关键词:民族复兴新时代文学中国式现代化
- 新时代文学总体性特征探悉
- 2025年
-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和高度并联系文学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来看待新时代文学的内在特质,人民性、主体性、民族化就格外显豁、特别重要,并且是总体特征中至为关键的构成要素。人民性的文艺道路与文艺方向,既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本质属性,也为文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与光明的前景。主体性的文化立场与精神姿态,使文学工作者葆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劲的精神内力。民族化的表现形式与艺术气派,则在文化建设与文学创作中体现了独有的“中国特色”与应有的“文化辨识度”。人民性、主体性与民族化的彼此依存、相得益彰,构成了走向未来的新时代文学的总体性特征。
- 白烨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文学人民性主体性
- 活用生态资源,拓展新时代文学新景观
- 2025年
- 我就生态文学创作这个小切口,讲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作家若与草木相亲,不愁没有春天。屈原在《离骚》中有这样一句:“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理美之能当?”大概意思是说,连观察过的草木都分辨不得,就更谈不上去鉴赏美玉了。屈原亲近自然,喜欢以香草喻君子美德,他对草木的认识是深刻而独到的,如果探寻中国生态文学之源,一定绕不过《离骚》和《诗经》,虽然古代没有系统的生态文学思想,但有仿生的实践和理念。
- 老藤
- 关键词:《离骚》中国生态文学亲近自然
- 新时代文学写作的新范式——论《远东来信》中的“双重异域”书写
- 2025年
- 异域书写是张新科小说创作中重要的路径之一。在《远东来信》等小说中,张新科通过异域空间中“他者”形象和中国本土空间中“他者”形象的构建,依托“双重异域”书写中塑造的异域人物形象,彰显了与人类心灵和命运息息相通的创作观念,实现了跨越空间阻隔的文化对话、跨越民族隔阂的人性交融。“双重异域”书写特征的形成,与张新科在世界视域下对全人类命运深沉关切的文化情怀脉脉相通。“双重异域”书写,既是作家历史观、文化观在文学创作上的投射,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域,深化了小说的思想深度,也对新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价值,为新时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镜的新范式。
- 许蓓蓓许蓓蓓
- 关键词:他者自我
- 新时代文学在高校审美教育中的价值
- 2025年
- 新时代文学在高校审美教育中价值显著,其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学题材与形式、贴近时代的内容、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审美视角以及开放互动的沉浸式体验,助力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创新能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新时代文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其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是高校审美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基于此,文章重点研究新时代文学在高校审美教育中的价值,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黄鹤周亚玲胡娟
- 关键词:审美教育新时代文学文学题材审美视角
- 新时代文学影视转化中的英雄书写
- 2025年
- 新时代中国文学和影视剧中的英雄主义在延续传统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展现出许多新特质,是一种更具包容性、差异化和主体感的中国精神。这些具有市场与社会效应的影视剧履行认同传播的职能,是主流价值观从分裂、冲突到达成共识和形成动态平衡的过程。本文结合历史与当下,聚焦中国文学改编影视剧中“中国式英雄主义”的呈现方式及演变历程,梳理了中国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发展史,着重分析2010年以来文学改编影视剧中革命英雄、基层英雄、平民英雄和科幻英雄所彰显的超级英雄特征。在对不同类型英雄的分析中,深入剖析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所采用的手法,进一步阐明新时代不同文学类型的新特点,以及其中英雄主义的多重维度、多重面向。打破以往对中国式英雄主义的固有认知模式,透视文学和影视在时代发展中所发生的新变化,揭示其内在发展规律和文化内涵。
- 张慧瑜宋美琪
- 关键词:文学作品
- 文化品格与独立思想——论新时代文学英雄形象塑造的新质
- 2025年
- 新时代文学英雄形象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双重观照下,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批有良好文化品格、有独立思想的英雄人物,他们有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接受意识形态询唤与提升的革命英雄,是有血性、有豪气的本色英雄。
- 张志忠
- 关键词:文化品格文化自信
- 新时代文学赋能精品剧集改编:美学特征与规律探寻
- 2025年
- 精品改编剧集对文学母本精髓及文学基因充分尊重、吸纳并有效转化,文学原作为改编剧集创作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骨血与艺术养分。新时代文学赋能剧集改编的基本构成逐渐从网络文学IP改编独大逐步走向网文与纸媒文学创作交相辉映、各美其美的良好格局。面对从文字到影像的媒介转换,精品剧集创作与改编需要兼顾转译中的叙事调整、传播约束等文化考量,以及原作的精神蕴含、艺术韵味与思想深度。当下精品剧集改编创作理念的自主开放,与新时代电视剧叙事艺术、影像美学的高质量发展相伴相生,“以我为主”的精品剧集改编创作以影像再创与母本“文学性”表达建构起一种镜像互文关系。
- 戴清
- “新时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问题
- 2024年
- 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中重新审视新时代文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开启了新时代文学,从整体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格局。新时代文学突破了新时期文学的审美规范,在诸多方面进行探索,开创了新的思想与艺术空间。
- 李云雷
- 关键词:新时代文学新时期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规范
相关作者
- 李遇春

- 作品数:265被引量:46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旧体诗词 旧体诗 小说 长篇小说 文学
- 刘艳

- 作品数:137被引量:25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严歌苓 海外华文文学 叙事 叙事结构 文学
- 朱静宇

- 作品数:33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比较文学 王蒙小说 《秦腔》 长篇小说 学科理论
- 白烨

- 作品数:144被引量:26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长篇小说 新世纪文学 文坛 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 许蓓蓓

- 作品数:12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 研究主题:宫本百合子 大数据 混合式教学模式 浪漫 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