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8 篇“ 新型布尼亚病毒 “的相关文章
81例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1例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口服利巴韦林10 mg·kg^(-1)抗病毒 治疗,同时白细胞计数<4.0×10^(9)·L^(-1)者,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小板计数<10×10^(9)·L^(-1)者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计数>30×10^(9)·L^(-1)者,加用丙种球蛋白,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收集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的临床特征、预后情况等,并比较治疗14 d后不同预后患者实验室指标、核酸定量情况。结果:81例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患者中,男性占比37.04%、女性占比62.96%,且98.77%的患者居住在丘陵或山林地区的农村地区;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为主,70~79岁是高发感染年龄段,夏季感染发生率最高;81例患者经治疗14 d后,有63例治愈、18例病死;病死者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血清钙、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较治愈者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rsferase,ALT)、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oping I,cTnI)、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钾离子、肿瘤坏死因子、D-二聚体、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降钙素原、γ-谷氨酰转氨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肌酐、核酸定量较治愈者高(P<0.05)。结论: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以居住在丘陵或山林地区的农村70~79岁女性为主,夏季高发,病毒 载量等与患者预后有关。 何丹丹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 预后情况 脂氧合酶Lipoxygenase在制备抗新型 布尼亚 病毒 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脂氧合酶Lipoxygenase在制备抗新型 布尼亚 病毒 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内外实验发现:脂氧合酶能够破坏新型 布尼亚 病毒 的结构,降低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率,进而缓解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引发的多组织器官损伤,从... 刘玮 张小爱 黎浩 郑小杰 李爽 张运发一种抗新型 布尼亚 病毒 N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核衣壳蛋白(N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NO.1所示;所述重链可变区的编码DNA序列如NO.2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NO.3... 陈雨欣 宁明哲 朱益佳 郑齐锶一种LAMP联合CRISPR/Cas12b一步法检测新型 布尼亚 病毒 的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AMP联合CRISPR/Cas12b一步法检测新型 布尼亚 病毒 的试剂盒,属于基因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的试剂盒主要包含sgRNA、LAMP引物、突变的Cas12b蛋白、单链DNA报告分子、酶、缓冲体系和质控品... 刘松梅 庞娅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气溶胶传染患者引发脓毒症的救治实例2025年 新型 布尼亚 病毒 引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新发传染病。目前,对其发病机理和传播途径,认知仍不充分。患者多因蜱虫叮咬感染,人际传播不容忽视。这起救治实例揭示了病例2医生因气溶胶接触被感染,凸显防控挑战。当前虽有治疗手段,但尚无特效疫苗与药物。相关部门应强化科普,提高大众防护意识,医护人员务必严格落实防护措施,以降低院内病毒 传播风险,守护公众生命健康安全。 张建国 张玉 陶志敏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脂氧合酶通过负调控自噬抑制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 2025年 目的 探究脂氧合酶(LOX)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SFTSV)感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CCK-8法测定LOX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活性的影响;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内及上清中病毒 RNA的复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观察HUVEC中SFTSV的感染率;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内病毒 核蛋白(NP)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5'-单磷酸腺苷(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变化,采用脂质代谢组学分析LOX处理SFTSV感染的人肝癌细胞系(Huh 7)后,细胞内代谢物的表达差异。结果 CCK-8结果显示LOX浓度低于8 mg/mL时,对HUVEC无明显细胞毒性。随着LOX浓度增加,胞内病毒 RNA和NP蛋白的表达量逐渐降低,病毒 感染能力逐渐减弱。SFTSV感染后LC3Ⅱ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激活自噬反应;与未处理组比较,经过LOX(2 mg/mL)处理后,SFTSV感染细胞的自噬程度减弱。经过LOX处理后,SFTSV感染细胞的中LC3Ⅱ表达水平和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mTOR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 LOX通过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负调控自噬反应,从而抑制SFTSV复制。 李爽 郑小杰 张运发 张灵玉 杨童 黎浩 张小爱 刘玮关键词:脂氧合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及其应用,所述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预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收集病例信息和检测数据,比较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存活组与死亡组的数据指标,获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 向旭 戴跃青 李松 刘为勇猫咬伤致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患者的护理 2024年 总结1例猫咬伤导致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通过不典型伤口追溯感染源;建立白细胞危象预警机制;中医手法治疗顽固性呕吐;实施闭环感控管理;预防创伤后综合征。患者住院7 d出院,恢复良好。 王灯 曾妃关键词:布尼亚病毒科感染 白细胞减少 蜱咬伤 中医护理 肾移植术后感染新型 布尼亚 病毒 1例报告 2024年 新型 布尼亚 病毒 (SFTSV)是2009年由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并分离出的布尼亚 病毒 科白岭病毒 属新病毒 ,感染该病毒 可引起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疾病,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1]。SFTSV通过蜱虫传播,在我国大部分省市流行,感染主要分布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发病人群以中老年农民为主,可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2-4]。 陈伟峰 谢振华 陈亮亮 唐莉 魏军军 张曙伟 翁国斌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 多器官功能障碍 发病人群 肾移植术后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城乡结合部 重庆市首例新型 布尼亚 病毒 感染案例报道 2024年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新型 布尼亚 病毒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由蜱虫叮咬所导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病情进展较快,临床症状以发热伴血小板和血细胞减少、伴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为主,部分患者可伴有神志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1]。2009年SFTSV首次在中国被发现,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临床报道较少。 邬文燕 智深深 胡谢飞 李丽娟 张媛媛 姚海 李维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型布尼亚病毒 新发传染病 血细胞减少 胃肠道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相关作者
陈华忠 作品数:109 被引量:279 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研究主题:新型布尼亚病毒 布尼亚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并发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李世波 作品数:50 被引量:184 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舟山医院 研究主题:新型布尼亚病毒 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科感染 血小板膜糖蛋白 叶凌 作品数:34 被引量:80 H指数:5 供职机构:岱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型布尼亚病毒 布尼亚病毒 汉坦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王贵强 作品数:332 被引量:4,542 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丙型肝炎 肝炎 张严峻 作品数:166 被引量:905 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引物 诺如病毒 荧光定量 逆转录酶 棉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