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61篇“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相关文章
-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及其历史作用
- 202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开国领袖毛泽东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了开山辟路的艰辛探索,取得了彪炳史册的重大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内政上,筑牢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稳定根基。新中国建构了政治制度,提供了建设发展的政治保障;革新了生产关系,奠定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济基础;繁荣了思想文化,注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在外交上,赢得了新中国建设发展的良好环境。新中国意志坚定地确立了外交政策的原则立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灵活机动地开创了外交工作的崭新局面,与世界多国建立稳定外交关系,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重要作用。在国防上,增强了维护中国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防建设的加强,有效提升了中国实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探索,开创了新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范式,建构了新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重要根基。
- 季春芳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生产的历史回顾与重要启示
- 2025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农村社会进行了彻底改造。在权力逐渐下沉到农村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领导农业生产。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生产的最初路径,实现了对农业生产资料的再分配,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农业生产的制度建构,通过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了再组织;统购统销是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农业生产的直接手段,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后,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农业生产的历史,对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邓世平余钰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生产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经济工作的历史考察
- 2025年
- 城市经济工作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影响着城市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和城市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城市中心”“生产城市”等话语指引下,基于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接管城市后的城市任务与城市工作的现代化导向等综合历史境遇,中国共产党开启了领导城市经济工作的新阶段。党将城市经济实际情况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相结合,架构起变革城市经济性质、明确城市经济政策、稳定城市经济秩序、打通城市经济脉络等完整逻辑的城市经济工作内容布局,进一步回答了城市经济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实现了马克思城乡经济关系的创新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经济工作的强大能力,开启了以人民为主体的中国式城市经济发展道路。
- 刘吕红岳恒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
- 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原省爱国卫生运动述论
- 2025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国家卫生困难局面,中央发起了爱国卫生运动。平原省爱国卫生运动以改造环境卫生、防治传染病、助力粉碎敌人的细菌战等为主要内容。通过这场爱国卫生运动,该省有效地改善了环境卫生、降低了各类传染病的发生率,提高了人民群众思想觉悟,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 赵新苗柳森
- 关键词:疾病防治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
- “按劳取酬”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工人工资改革的历史考察
- 2025年
-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东北地区大城市和大工厂的全面接管,制定一套符合“按劳取酬”原则的工资制度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中国共产党率先在东北地区工人工资改革领域进行了“按劳取酬”的探索。通过对工人工资制度的调整,在工资等级制度方面,实现了由多级制向八级工资制的转变;在工资形式方面,逐步从计时制过渡到计件制;在奖励工资制方面,则实行了以生产为指标的单项奖制度。这些探索逐步使工人的个人经济收益与其劳动能力及劳动付出直接挂钩,为全国范围内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度积累了经验。回顾与梳理这场改革,能够为当今职工工资的调整与完善,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提供有益的启发。
- 苗庆科
- 关键词:工资改革按劳取酬新中国初期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防治麻风病的实践与经验
- 2025年
- 南京国民政府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失误造成新中国成立初期麻风病肆虐,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阻碍新中国政治与社会进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克服医疗资源匮乏的困难,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措施,通过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积极动员社会参与、加强防治体系建设等手段,逐步形成“查、收、治、管、研”五位一体的综合性麻风病防治体系。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成功,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进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进程。
- 冯兵赵一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麻风病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的探索与启示
- 2025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旧社会的思想余毒和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威胁,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批判错误思想、开展思想改造、发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舆论宣传等措施,实现了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这些探索经验对新时代党引领社会思潮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必须筑牢思想根基,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立破并举,坚决抵制和批判错误的社会思潮;坚守前沿阵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舆论宣传,健全新闻舆论的传播与引导机制。
- 赵子林林嘉琪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潮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防治钩虫病的举措与经验——以四川地区为例
- 2025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钩虫病猖獗,民众生产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通过联合社会医疗力量组织壮大防治队伍,构建自上而下的防疫机构网,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钩虫病大规模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在保障四川民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同时,形成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防疫体制及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组织动员群众参与;因地制宜,构建科学有效的防治机制等钩虫病防治经验。这一时期四川防治钩虫病的努力,是中国医疗卫生工作史的缩影,此项工作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医疗保障,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是新生人民政权进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有效探索,成为新生人民政权建立后稳定社会秩序,获得民心的重要因素。
- 冯兵刘若涵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钩虫病
- 新中国成立初期俄文学习运动的历史考察
- 2025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共中央全面学习苏联的号召下,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俄文学习运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中央专门成立俄文编译局、召开俄文教学工作会议,统一规划高校俄文学习运动。在中央引领下,中苏友好协会、各地机关部门和工业生产单位,以集体学习方式开展业余学习。全面的俄文学习运动始于1949年,1951年第一次全国俄文教学会议召开后进入高潮,1953年第二次全国俄文教学会议后调控规模、提高质量,1956年中共八大后,随着从以俄为师向以苏为鉴的转变,俄文学习热度降低、回归正常。俄文学习运动的开展,是以俄为师的表现,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 王国欣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 新中国成立初期疫苗接种工作中的群众动员
- 2025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疫病肆虐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开展了疫苗接种工作,并在其间进行了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灵活多样的宣传动员、新旧对比的情感动员等一系列群众动员。由于党的群众动员领导到位、方法得当,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得以顺利施行,并由此增进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群众动员的实践。这些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更好地开展群众动员提升全民疫苗接种率,推进国家健康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胡靖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疫苗接种群众动员
相关作者
- 李洪河

- 作品数:64被引量:2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新中国成立初期 建国初期 鼠疫 中国共产党 卫生防疫事业
- 范连生

- 作品数:73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建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历史考察 抗战时期 少数民族地区
- 王先俊

- 作品数:110被引量:351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
- 李剑

- 作品数:80被引量:194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中医 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 针灸 中医政策
- 荆蕙兰

- 作品数:114被引量:259H指数:8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 高校 视阈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