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9篇“ 新世纪诗歌“的相关文章
自然书写与新世纪诗歌的生态美学转向
2024年
与古典诗歌对山水田园的书写不同,现代诗歌在处理自然题材时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为综合的现代性美学转向。新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诗人们笔下的自然,一方面被城市工业所侵蚀和异化,另一方面,也被现代语言和技术所规训,如此呈现出来的自然,就变成了被“内在的人”所发明的风景。而在自然被现代城市与工业“伤害”的同时,环境与生态问题相应地突显了出来。因此,诗人书写自然,也就由文学审美功能微妙地转变到了社会批判功能上。这一切都是基于现实关怀和情感转向在诗歌自然书写中的实践,它指向了对传统与现代性的双重反思,也关涉着自然书写探索的未来向度。
刘波
关键词:新世纪诗歌自然书写生态问题美学转向
“伟大的诗”远去了吗?——兼论新世纪诗歌的跨媒介特质
2024年
即便以较为宽容的诗学标准为参照,辛欣的《伟大与猥琐》一诗仍然应该被认定为“口水诗”,原因是诗中作者较为突出的戏谑态度与经典文学的严肃写作观念形成对立。但是,在这首诗戏谑的表达中,我们悄然间发现了关于“世界”的信息,“可这个世界无法使我/心无杂念地/去想一件神圣的事/诸多的诱惑/使我想着想着/就想歪了”①。
鄢冬
关键词:经典文学新世纪诗歌戏谑写作观念
生命·生存·生活——论非亚新世纪诗歌写作
2024年
非亚新世纪诗歌写作致力于在生活中提取诗意,以鲜活的生命感知力、丰沛的生命想象力、深刻的生存哲思为通道,不断调整着诗歌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在生活中激发、攫取诗意和写作诗歌成了非亚安顿自身的关键桥梁,由此呈现出的圆融饱满的创作气质也为当代诗歌带来了的美学感受。
吴雅诺
新世纪诗歌场域、作者身份与当代性呈现
2024年
近年来,当代诗歌现场暗流涌动,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重释了既有的诗群概念,“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区分不复有效,有关“未来诗学”的论争重申了“90年代诗歌”呈现与遗留的诗学问题。当前,互联网平台已然成为当代诗歌发生与传播的主要空间,诗人群体则因观念的分歧和写作面貌的差异而不断分化、重组。线上诗歌热点频现,线下的诗歌市场总体显得低迷,而诗歌出版却处于升温状态。这一切敦促我们从诗歌场域和诗人身份出发,考察与思考当代诗的“当代性”。具体而言,当代诗歌的显著趋向表现为民生关切、传统重塑、跨界行动、文体自觉等,而所面临的挑战又体现在媒介语境下对诗人创造活力的考验、诗歌批评的滞后以及科技激发的创造可能性等方面。
周瓒
关键词:场域身份跨界
新世纪诗歌的传统元素研究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一直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话题。新世纪诗歌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在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融合中不断发展繁荣。传统元素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在新世纪诗歌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针对...
刘珈含
关键词:新世纪诗歌古典意蕴写作手法
新世纪诗歌对杜甫的现代性化用与再造
2023年
作为经典的古代文学遗产,杜甫其人其诗深度影响了中国历代作家与诗人。在持续演变的过程中,杜甫跨越千年历史时空,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古典诗人的独特“传统观”。在新世纪,“有意识地重发现乃至发明杜甫”成了一种诗学现象。
刘波
关键词:历史时空文学遗产杜甫新世纪诗歌
新世纪诗歌的变与不变——以冯晏、哑石、臧棣为例
2023年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面貌相较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却也并不是人们预期的那种“跨越”式的巨变。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诗歌自身在观念、实践上的分歧,经由“盘峰论争”的激辩而变得越发明显;另一方面,21世纪历史语境的变迁使得诗歌的主题、写作趋向等,呈现出某种微妙的含混性。曾经风格化、辨识度较高的写者慢慢趋于平实、稳健,不经意间令人惊讶地滑入了“语词惯性”乃至“同质化”的泥潭。于是,对那些写作多年的诗人而言,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就不仅是怎样保持继续写下去的动力,而且更有如何寻求变的困境。
张桃洲
关键词:新世纪诗歌历史语境变与不变
作为文学遗产的传统与现代性再造——论新世纪诗歌中的杜甫书写被引量:2
2023年
作为经典的古代文学遗产,杜甫其人其诗深度影响了中国历代作家与诗人。在持续演变的过程中,杜甫跨越千年历史时空,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古典诗人的独特“传统观”。在新世纪,“有意识地重发现乃至发明杜甫”成为了一种诗学现象。各个代际的诗人在的时代语境下不约而同地回望杜甫,致敬杜甫,对其作品与“诗圣”形象进行不同程度的现代性改写和化用,对杜甫的当代性进行再发现和再创造。杜甫作为古典诗歌传统的现代价值被再度激活,正在有效地融入多元化的文学生产机制,且内化成了一部分诗人写作中强力的诗学精神,从而构成了当代诗歌发展更为深层次的美学资源。对杜甫的探索仍在进行中,这也让我们能从更综合的角度来探索现代诗与古典传统的承续关系。
刘波
关键词:杜甫新世纪诗歌现实主义精神
新世纪诗歌批评与百年诗文体理论建设——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十一届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3年
2022年11月2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的“新世纪诗歌批评与百年诗文体理论建设——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十一届研讨会”在南大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刘欣周书阳
关键词:新世纪诗歌新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现代诗文体理论
临窗者与存在之思——论冯晏新世纪诗歌写作
2023年
检视冯晏新世纪诗歌创作,能够发现,“窗”作为一个修辞性的、饱含精神超越意味的媒介,在其诗意生成过程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窗”在冯晏诗中多表现为“敞开”之态,因而,从“形象的诗意”角度来说,它也就颇有“以空间的敞开性克服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之意。此外,“临窗者”向外探视这一行为本身,又寓示了作者对“自我”身份的判断和体认。且通过感知他者,冯晏生命诗学的建构进而开拓了一种更为宽广的写作向度,尤其是充溢在她身上的“为他者的自我”的诗性感知模式,正体现出其诗作触摸历史、对话当下的实验可能。
杨舒婷王东东
关键词:存在之思

相关作者

刘波
作品数:171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诗歌 诗歌写作 新世纪诗歌 诗意 诗歌批评
张德明
作品数:170被引量:729H指数:14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诗歌 新世纪诗歌 中国新诗 诗歌创作 叙事策略
王士强
作品数:86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诗歌 新世纪诗歌 诗歌写作 主持人 朦胧诗
宋宝伟
作品数:34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新世纪诗歌 诗歌批评 写作 先锋诗歌 诗学
罗振亚
作品数:268被引量:470H指数:9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诗歌 现代诗派 新诗 中国新诗 先锋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