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8篇“ 文学审美“的相关文章
- 期刊编辑组稿与当代文学审美塑形
- 2025年
- 1950—1970年代,期刊编辑的组稿彰显出浓厚的政治功利色彩。组稿对象的确定、政治产出的追求以及文艺界领导的直接介入等,充分表明期刊组稿中“政治”正确的重要性以及“政治”误判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新时期以来,编辑组稿的意识形态性、心理动机以及主体性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组稿对象、组稿内容的选择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同时干扰编辑组稿的因素更多样、更隐蔽,深刻影响了当代文学审美形态的塑形。
- 王迅
- 关键词:当代文学审美形态
- 天人合一与道器相生:钧瓷文学审美意涵的多维阐释
- 2025年
- 围绕钧瓷文学审美意涵展开深入探究,融合道家哲学、儒家伦理与民间叙事理论,从自然窑变、礼器形制、色彩叙事三个维度切入,揭示钧瓷蕴含的天人合一、道器相生的观念,剖析其从“器物”到“文器”的审美转化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承载的宇宙观、伦理观、生命观,为钧瓷研究和传统工艺的现代变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为钧瓷文化的现代变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
- 邢亚龙刘笑含邢天鹏
- 关键词:钧瓷文学审美天人合一
- “文学审美专题”导言
- 2024年
- 文学审美的未来走向如何?这个既宏大又具体的问题,不仅是对当前文学理论界的深刻审视,也是对我们自身学术实践的反思。首先,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在后理论时代,文学性与文学审美的概念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似乎已经难以全面把握当代文学创作的多元化趋势。
- 曾艳钰
- 关键词:当代文学创作文学审美后理论时代文学批评方法学术实践
- 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性与文学审美
- 2024年
- 当代理论解构了文学和文学性,也解构了过去建立在文学性基础上的审美观和审美批评,将文学研究导向了文化研究。当代理论和文化研究虽然否认文学有其本质,摒弃审美,将文学和文学性泛化,但也为拓展文学性内涵、突破传统审美观提供了契机。后理论时代的新形式主义,既重视传统的审美形式,又注重形式所赖以形成的社会历史内容,试图将二者融合起来;文学事件论强调阅读和审美的个性化实践。这些新的文学取向开启了一个文学形式与社会历史融为一体、文学性与审美性相统一、理论与审美实践并重的文学审美面向,更新了我们的文学审美观,也为焕发以审美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文学教育的生机,提供新的可能。
- 查明建
- 关键词:文化研究文学审美新形式主义后理论时代
- 西方文论的审美转向对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新确认
- 2024年
-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异常繁荣,但形式主义所主张的“文学性”并未得到普遍的重视。自结构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之后,众多流派都不以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为研究对象。哈罗德·布鲁姆几乎以一己之力捍卫了文学的审美价值。文学研究的审美转向既是对审美批评的重新建构,也是对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新肯定。
- 张弛
- 关键词:西方文论审美转向审美批评
- 基于文本细读下的《倾城之恋》文学审美艺术特性研究
- 2024年
-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发表后,深受大众喜爱,成为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直接奠定了张爱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该文运用文本细读法来解读张爱玲《倾城之恋》独特的文学审美艺术特性。这部小说之所以深受读者喜爱,一是在于张爱玲是一个很擅长处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作家,其语言成就很高,自成一体,被称为“张体”;二是在于白流苏和范柳原的角色魅力,流苏身上有“新”与“旧”并存的人物特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范柳原虽表面上风流无限、浪荡不羁,但骨子里那种追求真爱的爱情观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三是因作品充满传奇色彩又极具真实性的故事叙述使读者拥有非同寻常的阅读体验。
- 南花霞
- 关键词:文本细读《倾城之恋》文学审美白流苏
- 创意表达:描画文学审美的逻辑起点——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为例被引量:2
- 2024年
-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儿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提升审美品位。本文通过解读该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联结其与文学审美素养的逻辑关系,以创意表达为聚焦点,创设真实的文学阅读主题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儿童将所汲取的文学作品中的创意表达转化、生发为个性化的言语表现,助力其成为富有创造力的表达者。
- 张程晓
- 关键词:文学阅读创意表达审美素养
- 《黄海传》的非虚构写作、文学审美及文化价值探析
- 2024年
- 赵德发的长篇纪实文学《黄海传》融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其非虚构写作以文献爬梳和实地考察为基础,引领读者走进历史和生活现场,并综合多种叙事艺术,通过合理想象、跨文体写作,加强文学审美性。传记犹如海洋的“百科全书”,具有知识普及、记忆书写、文化认同的文化价值。《黄海传》取得多方面突破,在作者创作历程中有特殊的阶段性意义。
- 张娟相政宇
- 关键词:文学审美海洋文化
- 有效鉴赏古诗词,提升文学审美能力
- 2024年
- 解读诗词、领悟诗歌题旨、感受诗歌意蕴,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探寻有效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 李春燕
-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方法审美能力文学素养
- 日本茶道对日本文学审美意识的影响
- 2024年
- 纵观现代文化体系,日本文学占有重要地位。而谈及日本文学及其发展,又不得不提茶道的影响。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日本茶道蕴含哲学、艺术、自然等多元的文化种类与内涵,对日本文学创作与发展有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在简要分析日本茶道与日语语言文学基础内涵以及二者相交融价值的基础之上,研究日本茶道对日本文学审美意识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日本文学审美意识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 马亚琴
- 关键词:日本文学审美意识茶道
相关作者
- 吴功正

- 作品数:140被引量:265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美学 中国美学史 美学史 六朝 文学美学
- 刘锋杰

- 作品数:218被引量:490H指数:1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政治 文以载道 文学 文论 文学政治学
- 欧阳友权

- 作品数:233被引量:1,38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网络文学 网络 文化产业 文学网站 数字媒介
- 冯惠玲

- 作品数:14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文学审美 零距离 研究述论 民间信仰 土家族
- 王文

- 作品数:25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互文 戏仿 文学审美 大学英语教学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