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 篇“ 文化特异性 “的相关文章
情境多样性与文化 特异性 对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二语词汇学习与学习情境关系密切。语言学习情境的核心特征是变异,即学习者往往在多个不同情境中反复学习二语词汇。目前,尚不清楚学习情境多样性如何影响二语词汇学习。探讨该问题对于揭示二语词汇学习的内在规律,开发相应的词汇学习方... 李欣关键词:二语词汇学习 文化特异性 认知视角下颜色隐喻的文化 特异性 研究——以汉藏语基础颜色词为例 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依据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思路,采用认知隐喻学与框架语义理论,对汉藏语言中6种基础颜色词做了系统的分析与比较研究,基于汉藏颜色词的文化 共性与差异性 比较,进而描述了颜色词的色彩范畴语义,论证了颜色隐喻下由颜色词所反映的汉藏文化 特异性 动因。 迭目德英 多杰卓玛关键词:颜色词 隐喻 文化特异性 英汉“hand/手”的隐喻对比视阈下体验哲学与文化 特异性 阐释 被引量:1 2015年 以英汉身体隐喻中"hand/手"的隐喻为突破口,分析产生这些表达式的隐喻机制、产生的体验基础及它们所反映的文化 特异性 。通过对比分析英汉"hand/手"的隐喻更有利于我们了解人类认知的过程和方式,了解英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 ,促进不同语言文化 民族间的跨文化 交流。 胡晓榕 王洋关键词:隐喻 体验哲学 文化特异性 “刀郎舞”舞蹈形态与情境对文化 特异性 之呈现 被引量:2 2013年 "刀郎舞"是刀郎人生命情调的充分显现,舞蹈风格粗犷苍劲、潇洒飒爽,顿挫中不失流畅。本文依托舞蹈生态学的形态特征提取以及因子分解的方法,从"刀郎舞"的形态入手,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提取,并将舞蹈形态置于发生情境中进行整体考察,以求对蕴含于其中的文化 特异性 进行阐述。 塔来提.吐尔地 古扎丽.肉孜关键词:刀郎舞 情境 文化特异性 “上(UP)”空间隐喻视阈中体验哲学与文化 特异性 理据探微 被引量:2 2013年 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本文在收集和归纳英汉语"上(UP)"的空间隐喻基础上,尝试探索"上(UP)"的空间隐喻在英汉语中的认知模式和分布格局,挖掘其内在的体验哲学根基及其文化 特异性 渊源,剖析"上(UP)"的空间隐喻背后深刻的隐喻理据。 戴敏关键词:空间隐喻 体验哲学 文化特异性 理据 英汉情感隐喻视阈中体验哲学与文化 特异性 的理据探微 被引量:60 2010年 认知语义学者莱考夫与约翰逊在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这标志着隐喻研究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进入到崭新的认知科学领域。学界已普遍意识到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手段,更是一种独具魅力、以一事物描写另一相关事物的思维方式。本文在大量收集和归纳英汉语言情感隐喻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探索情感隐喻在两种语言中的认知模式和优势分布格局,挖掘其内在的体验哲学根基及各自的文化 特异性 渊源,剖析其背后深刻的理据。 孙毅关键词:情感隐喻 体验哲学 文化特异性 理据 英汉颜色隐喻对比视阈下体验哲学与文化 特异性 的交互阐释 被引量:6 2009年 认知语义学者莱考夫与约翰逊在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这标志着隐喻研究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进入到崭新的认知科学领域。学界已普遍意识到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手段,更是一种独具魅力、以一事物描写另一相关事物的思维方式。有必要在搜集和归纳大量表示颜色概念的隐喻表述的基础上,验证隐喻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存在共性与个性,探索颜色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认知模式和优势分布特点,进而挖掘其内在的体验哲学根基及深层的文化 动因。 孙毅 王薇关键词:颜色隐喻 体验哲学 文化特异性 系统功能视角下文化 特异性 与不对等翻译 2007年 语言差异是文化 差异的折射之一,翻译过程中的诸多不对等翻译正是以各民族的文化 背景差异为其深厚的根源,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如词汇空缺、词义联想、句法、语篇等。文章通过探讨以民族文化 个性为基础的不对等翻译,揭示了跨文化 交际中的种种障碍。 喻晓静关键词:文化特异性 THE CULTURE-SPECIFIC SCHEMATA AND ESL READING METHODOLOGY 被引量:2 2007年 The relationship of culture-specific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EFL/ESL reading methodology is to be explored. We illustrate this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ly based and culturally biased nature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with sample reading passages which have actually caused comprehension problems for EFL/ESL students. A reader's failure to activate an appropriate schema (formal or content) during reading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schema, content schema in particular, culturally specific, which hinders him greatly from perfecting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brought forth for both ESL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张立汉字原型具象效应及其汉民族文化 特异性 实验研究 王凤姿关键词:汉字 心理原型 文化 文化特异性
相关作者
孙毅 作品数:563 被引量:2,043 H指数:24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隐喻 球磨机 体验哲学 隐喻机制 料层 苏彦捷 作品数:327 被引量:1,992 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心理理论 儿童 共情 错误信念理解 自我 林磊 作品数:22 被引量:143 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 学业成绩 婴儿 儿童心理学 母亲 于海莹 作品数:1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功能 心理 文化特异性 中国社会 胡晓榕 作品数:38 被引量:35 H指数:3 供职机构:咸阳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地方高校 隐喻 英语 薛宝钗 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