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2篇“ 文化心态“的相关文章
- 从文徵明《兰亭修禊图》探析明代士大夫的文化心态
- 2025年
- 明代文人士大夫对魏晋时代的隐逸观念与文人雅集活动的推崇是“兰亭修禊”书画创作的重要原因。《兰亭修禊图》体现了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人们从中可以窥见明代中晚期文人结社雅集、书画交往的一个侧面。此类具有典型观众指向的创作既是明代文人士大夫体现个人志趣、结交同道文士的社交艺术行为,又反映了明代精英阶层面在对大众文化冲击时微妙的文化心态改变与应对手段。
- 杜思源
- 关键词:文徵明明代绘画文化心态
- 从题咏眉山三苏祠诗看清人的崇苏文化心态
- 2024年
- 作为士大夫瞻仰纪念宋代苏轼家族的文化圣地,三苏祠在清代文化史上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清代诗人拜谒眉州三苏祠者络绎不绝,并留下了大量题咏三苏祠的诗篇。其中王士禛、陈维崧、蒋琦龄、张问陶、石韫玉、钱载、李德仪、何绍基、张之洞、俞陛云等是代表性人物,他们或是专程前往三苏祠匆匆拜谒,或是仕宦途中过境眉山亲临致祭,或是行船岷江遥祭三苏,或是主政四川教育间亲身参与三苏祠建设,留下的相关诗篇是研究清代三苏文化影响及其三苏祠变迁的重要“诗证”。清代诗人三苏祠题咏的史料价值与思想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多角度真实摄录了清代三苏祠的盛衰演变,同时也反映了清代士大夫崇苏慕贤的文化心态,以及三苏在清代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 马强
- 关键词:清代诗人文化影响
- 陈衍的文化心态及其诗学观探析
- 2024年
- 对于生活在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而言,他们必然存在着文化认同的问题。民国建立后,陈衍与政治保持着距离,但他的思想文化立场仍留恋于旧传统、旧道德,这导致他难以完全接受和融入新的文化环境。本文从陈衍的文化心态入手,分析他的诗学观,可以看到其对诗学理论革新以及守卫传统所作出的努力。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下,陈衍的诗学理想难以实现,他只能与其他旧式文人一样,退居于传统诗学的封闭空间内,在易代风雨中构建起一个自足的精神家园。
- 王奕欣
- 关键词:文化心态诗学观
- 《诗经·蒹葭》中的水意象及秦人的文化心态
- 2024年
- 《诗经·蒹葭》中的水意象不仅是主人公追寻道路上的自然障碍,更象征着制约秦人对中原礼乐文化接受的精神阻隔。秦人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一种开拓进取、务本尚实、柔韧灵活的文化精神。与强调仁义的中原文化精神相比,秦人的这种精神更符合当时的生存需要,然而不习周礼则无法跻身于诸侯之列,这使得秦人在文化选择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蒹葭》所展现的正是秦人东进过程中对中原主流文化既仰慕又抗拒的文化心态。
- 吴桂辉曹悦
- 关键词:水意象文化心态《蒹葭》
- 晚清文人王韬域外游记中的女性书写与文化心态
- 2024年
- 晚清文人王韬于1867年12月西游英国,1870年到达法国,1897年,他将西行和东行见闻分别写成《漫游随录》与《扶桑游记》。不同于常规游记,王韬在书中记录了自己在西方和东方遇到的不同身份的女性,并对她们进行差异化书写。王韬将“东西”与“强弱”具体转化为“男女”问题,通过探讨女性的理想发展路径隐喻晚清中国的出路。事实上,这反映了晚清知识分子于过渡时代中面对不同文化的复杂心态,寄寓着对民族复兴的想象与渴望。
- 王炎锋黄晓丹
- 关键词:域外游记性别书写文化心态
- 庾信“大一统”精神的文化心态发微
- 2024年
- “大一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越是在分裂割据的时代,该特征就越发显著。在南北朝数百年的乱局中,庾信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但在其“穷南北之胜”的创作佳绩背后,长期存在着背负“贰臣”政治污点的人格争议。以往研究多将其文学思想与政治行为之间的矛盾解释为文情与人品的裂痕,但从“大一统”精神的角度出发,这一矛盾其实可以统一。庾信凭借其文学侍从的一贯身份,以时代氛围和社会剧烈变革为依托,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深刻的忧患意识与强烈的批判意识;并在“义归乎翰藻”的文学理想指导下,坚持了儒家之“义”在文学创作中的核心地位。庾信的思想主张和创作实践,充分遵循了以“大一统”为内核的儒家文化精神,这在渴望重建大一统王朝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鲜明的文化先锋意义。
- 多洛肯万雨萌
- 关键词:庾信南北朝史家意识
- 粤东诗人李黼平的诗学意图与文化心态
- 2024年
- “借复古以革新”是李黼平的核心诗学观。李黼平在创作实践中选择“家三唐而户汉魏”亦不废宋、明、清诗的取法路径,体现出较为通融的复古观念。同时,他志在南乐之复,承续明代“南园”前后五子所确立的雄直诗风,以期破除清中叶诗坛柔靡乔丽的不良风气。李黼平还试图将唐宋诗歌的典雅传统,与岭南诗派所独具的“雄直气”相结合,以弥补南音粗厉之弊。探析李黼平的诗学意图与文化心态,不仅有利于理解李平以学为诗、兼济才情的创作理路,而且有助于揭示嘉道岭南诗学内涵与发展动向。
- 陈月莲
- 关键词:清代诗学
- 取舍之间:梁启超的文化观及其文化心态评析
- 2023年
- 民族文化复兴是一个历史话题。清末民初,在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中,梁启超形成以融合中西为基调的文化观,疾呼复兴民族文化。对中西文化的“取”与“舍”,如何定位存在心态上的纠葛与反复,是梁启超文化观的基本特征。如何对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发展前景报以文化自信,同时开放胸怀,理性看待外来文化,是复兴民族文化需要面对的两个基本问题。在这方面,梁启超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 杜品赵亚楠高海鹤
- 关键词:文化观文化自信文化自卑
- 中高职班级现代管理体系化建设促进健康文化心态研究
- 2023年
- 用现代教育和管理理念指导班级管理体系化建设,强化健康文化心态管理目标设计,形成激发学生学习自发活动和成长内生动力机制。在发展中改变心理倾向,克服学习困难障碍,养成健康文化心态,丰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德育教育效能的管理培育路径。
- 高志江
- 敦煌独舞《飞天》表演中文化心态的应用探究
- 舞蹈艺术作为创造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我们了解文化发展提供了一扇窗口。而舞蹈表演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更是民族文化力的展现。文化交流中起到导向作用的文化心态在舞蹈表演中也有着影响舞蹈共情和塑造文化认同的作用。...
- 冯丽
- 关键词:文化心态舞蹈表演文化认同
相关作者
- 王军

- 作品数:205被引量:88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制冷系统 文化心态 混凝土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 张晓平

- 作品数:38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小说 文化心态 高等教育 文化 张爱玲小说
- 贺仲明

- 作品数:265被引量:946H指数:1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乡土小说 文学 文学批评 文化 文学创作
- 李天道

- 作品数:190被引量:252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美学 构成论 美学精神 《周易》 美学
- 唐海宏

- 作品数:79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考述 生平 抗战时期 续书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