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3篇“ 文化创造“的相关文章
科技赋能河南优秀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5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宏阔的全球视野,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河南是历史文化大省,在推动科技赋能优秀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应该有更强的文化自信、更高的历史自觉、更大的历史担当、更多的历史作为。
周海涛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使命历史自觉文化大省历史担当
文化馆艺术疗愈:基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心理健康治理路径研究
2025年
一、文化馆艺术疗愈的初探与特点艺术疗愈是一种通过艺术创造与表达来帮助个体探索内心世界、释放情感、改善心理状态的艺术活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心理健康需求的增长、人民群众对文化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提升,在全球疗愈经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我国文化馆系统立足并拓展职能,开始积极迈入艺术疗愈这一新兴领域,尝试通过跨学科合作、创新服务模式和场景化实践。逐步探素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疗愈体系。
李亚男
关键词:心理状态文化馆
文化自信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策略
2025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我国的立体形象,对于我国发展兴盛有着重要意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构建中华文化新气象的重要途径。在文化自信语境下,应当科学认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面临的困境,树立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理念,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思路:文化新旧融合、结合当代实际拓展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具体策略,通过构建全民文化创新模式、推动文化国际交流、利用数字科技提升传统文化的创新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与传承创新。
张克兰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文化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探赜
2025年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深沉的历史底色。新时代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文化底蕴、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需要在文化内容层面进行“遗形取神”的守正创新,通过尊重传统文化本义、拓展丰富内涵、增补充实内容、丰富表达方式来实现;在文化形式层面进行“取形遗神”的现代转化,采取沿用文化表达、规范完善形式、正确引导监督、创新表达载体等方式来开展。
梁秀文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内容文化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025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精辟论述。他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
郭伟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文化激荡博大精深
追求新的文化创造
2025年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精神文明发展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文化自信的增强,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根基。在中国未来发展中,文化自信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文化自信正是基于当下中国发展的现实和中国历史的延伸所形成的文化基础所产生,是一种内在精神力量的展现,也是文化的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展现。
张颐武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文化自信精神文明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国际传播研究
2025年
“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增强其全球影响力和认同感。在这一框架下,文化传播的内在逻辑体现为从“价值认同”到“价值认异”的理念转型,从“中国之中国”到“世界之中国”的战略调整,从“单向传播”到“深度互动”的沟通方式变化。基于此,应以兼收并蓄的包容意识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价值,以共情沟通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针对性,以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感染力,以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效果,为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陈赟
电子游戏中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2025年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悠久的历史与极具文化内涵的形态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中同样具有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坚定中华体育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2024年国产单机动作类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发行就在海内外反响热烈,本文基于“转文化传播”的理论逻辑,以《黑神话:悟空》作为案例,深入剖析电子游戏基于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媒体融合的环境,通过发挥数字具身的媒介特性,凸显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化特征和构建非语言符号,为中华传统体育身体属性的重构及文化内涵的展现,提供了更具创造性和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空间。
任可欣王翔
关键词:电子游戏
从民为邦本到人民至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2025年
民为邦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重要的国家治理智慧。它贯穿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始终,解决了国家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维护了人民的利益,客观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推动社会进步,但也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解决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长足发展和持续进步问题。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同中国古代的民为邦本思想在价值观上具有高度契合性,但二者属于不同的历史观,前者超越了后者的英雄史观、工具理性、治民原则和王道政治。中国共产党人用群众史观激活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使其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经由“第二个结合”形成的人民至上理念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鲜亮底色,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价值遵循。
左鹏
关键词:民为邦本人民至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5年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活态样本,在时代变迁中,中医药既有深厚文化底蕴亟待传承,又面临现代社会多元挑战。“两创”方针的提出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价值遵循、方法指导,开辟了广阔空间,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也迎来重大机遇。该文在研究中医药文化“两创”的现实意义基础上,针对其“两创”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要从人民需求出发,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医药文化“两创”人才体系,以高质量的内容建设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以载体与形式变革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丁星宇陈众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人民

相关作者

李继凯
作品数:205被引量:340H指数:9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书法文化 文化创造 手稿 管窥 长篇小说
万资姿
作品数:44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创造 分工 网络经济 群众性 政治性
张颐武
作品数:658被引量:1,065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电影 中国梦 大众文化 年轻人
李金齐
作品数:24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主题:文化安全 文化自觉 文化创造 文化 文化战略
韩旭
作品数:4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研究主题:创先争优 人民群众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创先争优活动 胡锦涛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