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994篇“ 文化内涵研究“的相关文章
湖南茶歌文化内涵研究——以“挑担茶叶上北京”茶歌为例
2025年
湖南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其中茶歌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我国政府对茶文化的高度重视为茶歌文化研究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湖南茶歌文化内涵研究作为茶歌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湖南茶歌研究的全面性以及精神内涵。基于此,本文以《挑担茶叶上北京》为例,将该茶歌的文化内涵挖掘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笔者对湖南茶歌文化内涵现状、湖南茶歌文化特性进行了梳理分析,从生态内涵的挖掘、历史内涵挖掘、艺术文化内涵的拓展、经济文化内涵的提升等方面对《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初浅挖掘,以期为湖南茶歌的文化内涵传承与发展提供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野。
范凯晗周跃斌沈程文
关键词:文化内涵研究文化特性
岭南传统建筑嵌瓷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研究
2025年
嵌瓷是岭南地区传统的建筑装饰表现形式之一,其历史悠久。以岭南潮汕地区的嵌瓷艺术为核心,从嵌瓷的表现形式窥探嵌瓷的工艺特点,然后分析嵌瓷的地域文化内涵,希望促进嵌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左晨
关键词:岭南建筑装饰文化内涵
黎平侗族刺绣纹样特征与文化内涵研究
2025年
侗族刺绣是侗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以黎平为田野考察点,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对侗族刺绣的纹样类型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纹样的造型、色彩与构成特征,进而分析出侗族刺绣纹样具有图腾崇拜的表征、民族身份的认同、侗族妇女的情感寄托的文化内涵,以期为侗族刺绣纹样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杨再旺
关键词:文化内涵
“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研究
2025年
作为新中国多个重要工业与文化事业的发源地,吉林省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推动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重要课题。深入挖掘“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将这些红色资源转化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因此,对“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文旅融合、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刘美辰
关键词:红色资源文化内涵
云南青铜艺术的造型、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研究
2025年
文章通过对云南青铜器的造型表现、纹饰设计和象征意义的深入解读,揭示了其背后所蕴含的宗教信仰、社会结构与民族文化特征,总结了云南青铜艺术的造型、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
李平平
关键词:审美特征文化内涵
《西湖二集》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文化内涵研究
2025年
《西湖二集》是明代小说中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征及人性的多面性。本文从不同维度分析了主要角色的性格特质及其命运轨迹,突出了这些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变迁过程。此外,还深入探讨了儒家哲学、宿命观念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对书中人物形象构建的影响,展示了这些文化因素如何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为研究明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见解。
解晋娜
关键词:文化内涵
课程思政视阈下古典舞身韵文化内涵研究与教学途径
2025年
本文以课程思政视阈下古典舞身韵文化内涵研究对象,探讨古典舞身韵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艺术价值。通过深入挖掘古典舞身韵的文化内涵,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包含坚持以价值塑造为灵魂、挖掘古典舞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师树立正确人才观、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等内容,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王亚莹
关键词:古典舞身韵文化内涵
基于考古发现的汉代箭箙形制特征及文化内涵研究
2025年
本文依托汉代箭箙的考古遗存与文献记载,系统分析了其类型、背负方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影响。通过考古类型学分析,将汉代箭箙划分为方形与圆筒形两大主要类型,从形制、色彩、纹样等方面,对出土的箭箙文物进行分析。汉代箭箙不仅推动了汉代军事文化的发展,还对军事装备的标准化与多样化发展产生了影响。
樊梦雪
关键词:考古发现形制特征文化内涵
中国画色彩的独特性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2025年
通过对中国画色彩发展过程的整理,剖析中西方绘画中色彩体系的显著差异,详细解析了中国画色彩的独特表现形式,如墨分五色、随类赋彩等概念。接着,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画色彩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梳理,进一步挖掘中国画色彩与五行观念、民族审美心理、民俗文化等的紧密关联,阐述了其在传达情感和象征意义方面的重要作用。
陈思奕
关键词:中国画随类赋彩民族文化
从生理表征到心理隐喻:汉语词汇“眼红”嫉妒义项的出现与文化内涵研究
2025年
文章聚焦汉语词汇“眼红”,深入探究其嫉妒义项的生成机制与文化内涵。通过对古代医籍、文学作品、近现代语料的系统分析,揭示其语义演变路径。最初“眼红”仅描述眼睛发红的生理现象,基于嫉妒情绪引发的生理应激反应与该生理表征的相似性,借助认知隐喻映射,逐步产生嫉妒义项。通过对“眼红”从生理表征到心理隐喻的演变分析,为汉语词汇语义学展现出具体的多义生成案例,为文化语言学揭示了语言与文化的深度互动,对深入理解汉语词汇演变规律与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张明辉丰凯鑫
关键词:隐喻嫉妒文化内涵

相关作者

李丽
作品数:34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彩画 建筑装饰 地域性 建筑彩画 建筑
吴星辉
作品数:36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钢铁战士 台灯 包装盒 茶叶 煅烧
王洪云
作品数:91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中药专业 傈僳族 化学成分研究 齿瓣石斛
应伟伟
作品数:16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宠儿》 《美狄亚》 互文性 文化内涵研究 主体性
姬刚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形制特征 建筑形制 建筑文化 建筑 文化内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