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01篇“ 教育硕士“的相关文章
跨学科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建构
2025年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对高校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养一批创新型、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跨学科教育硕士的培养成为高校教育硕士改革中的重要趋势。目前,我国的跨学科教育硕士培养仍面临培养模式僵化、组织形式单一、教育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构建“1+X”跨学科教育硕士培养新模式、创新跨学科教育硕士培养组织形式、整合跨学科教育硕士教育资源等路径解决问题,尝试为跨学科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建构提供思路。
贺彩霞胡洪强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教育硕士
全日制教育硕士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构建
2025年
全日制教育硕士是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来源,对未来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和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教育旨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目前,各高校在本科教育阶段普遍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而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却鲜有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通过对全日制教育硕士职业生涯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存在自我职业价值观不明晰、教师职业发展定位不准确、职业规划技术与能力比较薄弱等问题,未来应从更加微观的视角建构一种全新的个性化、本土化和实践性更强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汪伟旭田美娟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教育硕士应用行动研究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
2025年
行动研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中。基于对行动研究质量的评估框架的梳理,分析22篇应用行动研究的英语学科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混淆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包括在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等方面的混淆。同时,很多论文还在核心概念界定、理论视角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结论等方面存在方法论问题、方法与技术问题以及逻辑思维问题等。从提高方法论一致性、保证研究方法严谨性和可靠性、强化研究方法学习与训练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周钧赵希斌
关键词:方法论问题
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机遇、问题与对策
2025年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国外对汉语人才需求的增加,给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带来新机遇。目前,国内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学制长短不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够清晰,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科任教师综合素质较低。要想摆脱这些困境,有必要调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学制,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育的国际合作,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教师,以更好地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
熊书頔魏慧萍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践教育
职教领域教育硕士培养的多重逻辑、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2025年
职教专硕是高质量职教师资队伍的坚实后备力量。基于“历史—理论—目标—实践”的逻辑向度,职教专硕培养应当回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紧扣素养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素质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为目标,落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但是当前职教专硕培养存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生源选拔与分类招生相冲突、培养模式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相矛盾、评价机制与多元参评相背离、就业对接与岗位要求相分歧等问题,制约了职教专硕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提出应建立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前瞻性专业,构建凸显专业类型特征的招考机制,打造素养导向的理实融合育人模式,打破路径依赖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加强供需双方的良性互动和有效衔接,以提升职教专硕的整体素质,为职业学校提供优质师资,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陈利敏林佩洁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师资培养
CDIO框架下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
2025年
CDIO框架以全生命周期为载体,构建学习者主动参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实现理论知识获得与实践技能培养紧密结合,为构建教育硕士实践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以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行动学习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为理论依据,CDIO框架下的教育硕士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包括基于实际需求的构思、主动参与的教学设计、实践导向的教学实施和基于实践性反思的运作四个环节。以学习者主动学习为核心特征的教育硕士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关注教师、教育硕士的角色转变,个体学习向群体参与转变,实践性知识获得与技能培养的协调,劣构问题的解决。
甘宜涛黄蓉
关键词:教育硕士实践教学教学实践能力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小学教育方向研究生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2025年
实践教学是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托,对彰显教育硕士培养特色、实现专业化高层次教师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检视现实,发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小学教育方向研究生实践教学还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被弱化、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难融合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不利于提升小学教育方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此,可通过如下措施解决上述问题:突出专业学位性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跨越教育鸿沟,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完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吴支奎黄颖
关键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小学教育实践教学
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价值意蕴、内在逻辑与实践理路
2025年
教育家精神,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价值追求,是推动教育硕士研究生向教育家型教师蜕变的关键驱动力。将其融入培养体系,不仅深化了研究生教育的内涵追求,也强化了职业精神培养与质量提升。在融入过程中,需遵循思想引领与实践体悟的协同逻辑,关注学校教育与终身发展的连贯逻辑,把握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的融合逻辑。基于教育家精神的价值与内在逻辑,应以师德建设为基石,塑造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品质;通过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家理念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进而依托实践平台,构建教育实践与精神培育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助力教育硕士研究生成长为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教育家型教师。
张绍清黄婷婷刘诗波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背景下教育硕士培养的新意蕴新要求新设想
2025年
教育硕士作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键纽带,对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硕士培养不仅是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关键途径,也是我国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推进,教育硕士的培养正面临新的挑战,包括如何涵养教育家精神,以及提升教育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等。针对当前的教育生态,实施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组建区域性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联盟,实施教育硕士班级管理制度,并加强数字技术辅助教学,将有助于破解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诸多难题。
郝连明刘艳清孙爱慧
关键词:教育硕士教育家精神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题目设计的价值意蕴、风险表征及化解进路——以D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2025年
“实践应用”导向是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题目设计的价值诉求,这样既能历练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又能凸显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特色。通过对近年来D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题目设计的缕析发现,题目的拟制存在着泛化为研究“现状”、热衷于追逐教育热点、“矮化”理论的嫌疑和运用案例研究的“自信和误解”等潜在风险表征。为化解其风险,可从回应研究问题、结合教育热点与教育实践、渗透学理意识、突显案例研究特征等方面入手来引导教育硕士研究生设计一个适当的学位论文题目,进而提升学位论文质量。
艾诗根
关键词:教育硕士小学教育

相关作者

徐富明
作品数:187被引量:2,111H指数:24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心理机制 中小学教师 损失规避 锚定效应
杨启亮
作品数:149被引量:2,405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
研究主题: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教师 课程与教学变革
彭万英
作品数:22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全日制教育硕士 高校 全日制教育 硕士研究生 教育硕士
郑长龙
作品数:282被引量:1,97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
研究主题:教学行为 化学实验 化学教师 化学教学 课堂教学
时花玲
作品数:15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硕士 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教育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