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57篇“ 政治现代化“的相关文章
- 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独特创造
- 2025年
- 中国式政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既突出了政治现代化、制度现代化这一内核,又综合了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以及党的建设现代化等多重任务,需要在已往发展基础上进行符合人类政治发展规律和政治现代化发展规律的现代建构。这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政治现代化不断推进,它不同于西方式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建构,体现了政治稳定的极其重要性、政治民主化的中国方案、政治法治化的中国内涵、政治和平化的中国创造等鲜明的中国特色。
- 戴木才
-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
- 人的发展视域下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研究
- 2024年
- 政治现代化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更好满足了人的主体自由需求、制度秩序需求和社会交往需求。中国式政治现代化作为人类政治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始终将人作为实践主体和价值追求,在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秉持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来推动人的主体性和本质力量的发挥,通过社会主义法治来为人的发展构建良好秩序,为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奠定了政治前提。与西方式政治现代化相比,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优越性体现为以人民社会超越市民社会、以共同价值超越普遍价值、以人类解放超越政治解放,成为当代推进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政治路径。
- 贾磊
- 福山政治发展三原则与新加坡政治现代化进程研究
-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追求的目标。新加坡在1819年被斯坦福·莱佛士签订条约后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并于1965年正式脱离英国独立,建立了新加坡共和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独立后的新加坡...
- 蒋童心
-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民主化进程
- 国家建构、政治文化与政治危机——中东国家政治现代化的三维考量被引量:3
- 2024年
- 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独具特色,从国家建构、政治文化和政治危机3个维度可以探究中东国家政治现代化的历史经纬、文化机理和面临的挑战。中东国家在政治现代化的启动、演进和探索过程中,以伊斯兰政治文化、强人政治文化、部落主义政治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政治文化一直是影响这些国家政治现代化的风向标,而以阿拉伯民族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伊斯兰中间主义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政治文化则是反映中东国家政治现代化质量和水平的“晴雨表”。中东国家政治现代化面临着国家认同、政治整合、政策贯彻、民众参与、政治分配、政治合法性等六重危机与挑战。因此,中东国家只有跳出西方政治模式的“窠白”,以自身国情民意为基础,才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政治现代化发展道路。
- 韩志斌马云飞
-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政治文化政治危机
- 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构成要件、生成条件与评判标准——基于对“亨廷顿假设”的批判
- 2024年
- 当前对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的判定更多依赖西方政治理论。中国共产党在创立100多年来的政治现代化实践中,在历时性层面通过政策资源的历史积累和群众政治认同的不断累加,推进政治秩序的有序性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策资源配置结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使得政治生活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不断增强,为政治现代化评判提供了新的标准。这种新的评判标准的出现,打破了以“亨廷顿假设”为典型的西方政治理论话语垄断权,形成了既体现全球政治现代化共性又体现中国政治现代化个性的政治现代化理论,在理论层面彰显了中国政治理论的比较优势,在实践层面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提供了全新实践样本。
- 马光选张健
- 马克思与政治现代化
- 2024年
- 马克思在三次转换分析视角中,以专题化研究“政治解放”为契机,科学确立并系统阐述其政治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政治现代化思想主要聚焦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以及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所进行的直接对接,并在此基础上科学阐明“政治解放”与政治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联。毫无疑问,马克思政治现代化思想是富有历史先进性和时代科学性的思想,是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和时代新高度从而实现了本质新高度的思想。
- 牟成文
-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政治解放
- 新加坡的法治建设对政治现代化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 后发国家现代化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的焦点,二战后东亚、东南亚新兴国家的现代化路径均为研究者提供了深刻启示。作为前殖民地,东南亚各国在摆脱殖民统治后,在不同历史机遇和时代背景下选择了多样化的发展道路。特别是新加坡,作为位于马来...
- 孟澜清
- 关键词:法治建设政治现代化
- 革命进程中的乡村政治现代化——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中心的考察
- 2024年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打破了乡绅控制基层社会的传统政治模式,开启了乡村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山东抗日根据地以完善政权系统、落实三三制政权、推动村选、改造村政、整理村镇财政、开展群众教育为主要举措,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了根据地,实现了根据地政权的重构,使乡村政权逐渐转移到人民群众手中。根据地培养了大量的劳动模范、英雄模范、民兵模范,乡村政治风貌呈现出新民主主义的鲜明特征。基层政权是社会治理的基石,是国家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山东抗日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的经验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和当代价值。
- 赵秀丽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现代化乡村治理山东抗日根据地
-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及世界意义
- 2023年
- 政治现代化是世界各国政府致力实现的发展目标。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在政治治理上起步晚、任务重、困难大。经过不断努力提升和完善,中国政治治理后来居上,成效卓著,不仅对自身政治进程影响深远,而且更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治理现代化的垄断地位,为面临困境的广大非西方国家提供了不同治理思路,在西方政治治理模式一家独大的世界政治中有助于促进东西平衡和世界和平。
- 李庆四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现代化
- 论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主题迭代与发展空间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国式政治现代化,作为对新时代中国政治领域现代转型的概念表达,有着独特的时代特征,成为有效诠释自主性现代政治建设的重要知识框架,是对当前中国政治建设经验的全新总结与提炼。由于政治现代化建设本身是不断演进的历史进程,围绕着重塑国家、国家建设、民主政治与国家治理等议题展开了不同阶段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尤其是“国家治理”命题的提出,不仅旨在实现人民民主形态的成熟与稳固,而且在理念、主体、结构与方式等层面发生了重大转型,为今后政治领域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为“中国式政治现代化”发展空间提供制度靶向。通过准确把握和理解中国式政治现代化道路的时代特征、主题嬗变及发展空间,对政治现代化标准与理论扩容具有重要意义。
- 马元喜杨琴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相关作者
- 王浩斌

- 作品数:609被引量:60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和谐社会 新社会阶层 邓小平
- 包心鉴

- 作品数:508被引量:1,26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理论
- 韩锦标

- 作品数:44被引量:151H指数:7
- 供职机构:淮阴工学院
- 研究主题:高校 政治现代化 知识管理 大学生 核心竞争力
- 李安增

- 作品数:133被引量:44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 刘金源

- 作品数:83被引量:281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劳资关系 工业化 反全球化运动 政党政治 政治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