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24篇“ 政治学研究“的相关文章
2024年中国政治学研究综述
2025年
2024年,政治学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理论研究,在重要议题方面,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国家治理和政治思想史等展开深入研究,剖析其内涵、因素、价值及实践路径等。在学科建设上,历史政治学、田野政治学、计算政治学继续在学科新进展上走在前列,中共党史党建学、纪检监察学、国家安全学等与政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建设开局良好。在研究方法上,以中国为对象,计算研究方法的运用得到深化。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阳军
关键词:政治学理论学科建设研究方法
从非洲研究到比较政治学研究:专访北京大学宁骚教授
2024年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海内外高校,有志于从事政治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发起组建了“政治学评介”这一公益性、学术性公众号,旨在传播有品质的政治学研究成果,分享有价值的学术信息,组织有意义的研究活动,为繁荣和推动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公众号自运营以来,已在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在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杨雪冬教授的倡导和推动下,公众号开辟了“学人专访(学术春秋)”专栏,将以访谈的方式,邀请前辈学人分享他们的学术人生,从多角度展现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和政治学的学术魅力。“政治学评介”曾有幸深入访谈学界前辈北京大学宁骚教授。宁先生在比较政治学、民族政治学、公共政策学和非洲研究这四大领域均有重要贡献,特别是从学科自主、方法自觉的高度,积极推动比较政治制度向比较政治学转变,推动中国政治学的拓展和创新。为感谢宁骚教授对学界的贡献,特刊发此文。
汤峰陆竞宁骚
关键词:比较政治学政治学研究中国政治学公共政策学民族政治学比较政治制度
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研究
2024年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1]30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原创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优势和实践创新。为深入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相关问题,本刊围绕“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主题,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研究员。
张树华宋志浩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学民主
以新范式将政治文化带回政治学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政治文化成为明确的研究对象以来,其内部发展出不同的研究路径。在梳理国内外该领域研究脉络的基础上,可将其概括为文化史范式、国民性范式、政治发展范式和政治人类学范式。一方面,这些研究范式所探讨的政治文化意涵各不相同,且彼此间存在隔阂;另一方面,在社会科学文化转向的背景下,政治学的文化研究还面临着来自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研究范式挑战,表现为对经典政治学概念解构做法与理论的微观化倾向。鉴于此,有必要提出新的范式,以应对上述问题与趋势。这一新范式不仅应充分考虑政治学的学科自主性,同时还应促进政治文化研究的发展。
郎友兴王旭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政治学研究政治文化文化转向
政治学研究方法
本书分为方法总论、经典研究方法、前沿研究方法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以及本土与海外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流变;第二部分讨论了案例研究、比较历史分析、博弈论和回归分析等经典方法的应用逻辑与分析过...
左才
中国式现代化政治逻辑的理论深化与经验阐释--《政治学研究》2024年华北地区中青年作者座谈会综述
2024年
2024年7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编辑部、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政治学研究》2024年华北地区中青年作者座谈会于清华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及主办单位的学者参会。
郑思尧宋文佳
关键词:政治学研究政治逻辑
政治学研究的历史视角
2024年
历史研究的专门化是历史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向,政治学领域的历史研究,是在政治学基本理论的规范下进行的,通过历史研究,人们对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有了深刻的理解。政治学领域的历史研究在本质上属于事实的判断,以历史为视角的政治学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实的政治生活所以如此的原因。历史研究的天然局限是不具有理论发现和理论建构的功能。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不应该回归历史,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不能回归历史。
孙晓春
关键词:政治学历史研究
中国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新进展(2023)
2024年
2023年中国比较政治学研究进一步巩固了本土化的趋势,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在比较政治学理论研究方面,对东西方实践的反思激发了对中国政治的重新发现;在比较政治学方法论方面,走出窠臼、加入方法论前沿探索的势头初见端倪;在比较政治学议题领域,学者们对现实问题的学术关怀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依旧存在学术交锋较少的情况。
周幼平李辛吕同舟
关键词:比较政治学
政治事件”:当代俄罗斯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前沿理论与方法研究
2024年
针对欧美比较政治学存在的理论与政治现实的分离,俄罗斯学者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政治事件”的理论和方法。虽然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预见“政治事件”的发生,但以斯莫尔古诺夫教授为代表的俄罗斯比较政治学学者超越政治学学界已有的事实性知识和解释性知识,提出了“政治事件”的理论和方法。“政治事件”不是对因果、手段和目的之间关系的机制(过程)的研究,而是对作为整体的事件、人们如何行动的研究。需要理解政治事实如何转化为政治知识。在此过程中,现代政治认知中实证与解释的对立,可以通过将事实与价值结合在“政治事件”中来消解,改变对政治实体的非共时性研究。与“政治事件”概念相伴的政治空间和政治时间的出现也极大地拓展了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视野。
那传林
关键词:比较政治学
政治学研究中的叙事正义及其话语张力被引量:1
2024年
叙事研究法是国内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西方验证式研究通过量化、案例验证的方法强调用数据、逻辑和实践过程回应理论,这种方法论揭示了实践中政治学研究基本范式,但容易忽略个体真实的生命历程,肢解原本完整的故事。政治学研究如果完全抛开叙事,就会沉溺于已有的政治原则。叙事正义是在“共识底线”下作出效率或公平的选择,改变的是人们关于“底线”的共同认识,这种底线以相似的生命权衡和环境影响为哲学基础。感受共通性的特征让人可以验证故事的真实性;虚拟叙事仍然可以包含对真理的认识,即共通感的共识;条件叙事可以模拟思想真空,得出一般性结论。传统记言和“事语”是中国记录史实、传播道理的重要文体,现代政治学叙事将感受共识合理化、理性化和规范化,具有更新政治原则的基本功能,凸显了政治学研究中人的“能动性”。
张园园
关键词:政治学方法论叙事

相关作者

周平
作品数:214被引量:2,561H指数:3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中华民族 多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 族际关系 政治学研究
王浦劬
作品数:143被引量:3,746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政治学 政府治理 公共服务动机 中国社会 政治学研究
叶娟丽
作品数:102被引量:816H指数:1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政治学 方法论 行为主义政治学 政治 乡村治理
李元书
作品数:65被引量:550H指数:11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政治社会化 政治参与 政治学研究 政治体系 政治主体
桑玉成
作品数:190被引量:1,044H指数:1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政治发展 全过程 人民民主 民主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