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2篇“ 放流增殖“的相关文章
基于沿河流向自动力分位的鱼类放流增殖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沿河流向自动力分位的鱼类放流增殖设备,包括:首点定位脚架;尾点定位脚架;第一钢绳辊体结构,包括定位钢绳,定位钢绳卷绕式装配于首点定位脚架,且定位钢绳与首点定位脚架固接相连,定位钢绳与尾点定位脚架固接相...
王伟伟蔺玉珍
太湖鲢鳙放流增殖效果评价和容量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根据2008—2014年鱼类放流及渔获量统计数据,结合太湖鱼类监测数据,对太湖鲢鳙放流增殖效果和容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4年的调查采集到鱼类67种,隶属10目19科46属。鲢、鳙放流量和鲢、鳙增殖产量相关性显著,最佳拟合模型分别为Y_鲢=exp(8.109-47.351/X_鲢),r^2=0.978,P=0.001;Y_鳙=exp(9.223-292.226/X_鳙)r^2=0.955,P=0.004;鲢、鳙增殖量与湖泊增殖总量相关性显著(r_鲢=0.903,P_鲢=0.036<0.05;r_鳙=0.947,P_鳙=0.015<0.05);2008—2014年鲢和鳙年增殖量每年从太湖水体中析出总氮40.88~235.26 t,总磷9.96~65.34 t,减少水体总氮浓度7.9~45.7μg/L,减少水体总磷浓度1.90~12.69μg/L,每年从水体中消耗藻类1.73万~8.99万t;放流鲢、鳙对太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有一定的调节作用;2008—2014年放流鲢、鳙增收与节支费用总量合计61 071.86万元。综上所述,鲢鳙放流在太湖取得明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果;提出了目前湖泊生态和管理现状下鲢鳙合适的放流量和增殖容量:鲢放流量应控制在约130~150 t,增殖容量约2 400~2 700 t。说明鳙的放流量应控制在约1 000 t,增殖容量约8 000 t。
张彤晴唐晟凯李大命沈振华曹萍刘小维
关键词:太湖鱼类资源放流增殖
高白鲑人工繁育及大型水域放流增殖技术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采用人工繁殖技术繁殖高白鲑亲鱼286尾(雌雄亲鱼比为1∶1.29),获得总卵数23.71万粒,受精率达到93.26%。采用购置、建设萨维仪、平列槽、孵化温室等设施渔业技术进行苗种培育,孵化率达到83.16%,苗种养殖成活率达到81.29%,培育出高白鲑苗种14.95万尾。探索出一条有效利用大型湖泊浮游动物资源的途径,对改善大中水域鱼类区系组成和经济鱼类种群结构具有借鉴作用,总结出高白鲑人工繁殖技术。
王素梅石天喜苗丽娜姜翠萍张立群
关键词:高白鲑增殖
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人工繁育及大型水域放流增殖技术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HCG、S-Gn RH-A和DOM混合注射催产技术以及人工授精技术,催产细鳞鱼亲鱼400尾(雌雄比为3∶2),获得总卵数58.4万粒,催产率达到86.25%,受精率达到97.32%。通过购置、建设平列槽、温室、专用培育池等设施渔业进行苗种培育,孵化率达到91.13%,苗种养殖成活率达到89.37%,培育出细鳞鱼苗种39.2万尾。结果认为:采用当年孵化的苗种在网围中养殖、越冬后再放流模式可有效提高放流苗种存活率,转化增殖效果明显,是大型水域捕食性鱼类增殖和低值野杂鱼转化增值的有效途径。
白亚荣武二栓宗振东苏爽张笑晨王素梅苗丽娜张志鹏张立群
关键词:细鳞鱼增殖
红鳍原鲌人工繁育及大型水域放流增殖技术
2015年
采用LHRH-A2、HCG和DOM混合注射催产技术及人工授精技术催产红鳍原鲌亲鱼,催产率达到82.13%,受精率达到95.18%。采用脱粘孵化技术和设施渔业技术进行苗种孵化培育,孵化率达到89.72%,苗种养殖成活率达到85.81%。采用当年孵化的苗种在网围中养殖,越冬后再放流模式可有效提高放流苗种存活率,转化增殖效果明显。该文旨在为红鳍原鲌人工繁殖、大型水域增殖和转化增值低值鱼类提供参考。
白亚荣宗振东武二栓宋志刚张利刘慧乌兰托娅王哲奇李丽东
关键词:增殖
松溪河鲢鳙鱼放流增殖效果评估试验被引量:2
2014年
松溪河位于闽江三大支流建溪的上游,为闽江流域水系。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松溪县水技站与福建省淡水所共同承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闽江水域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项目,在松溪河实施,取得了鲢鳙鱼回捕率22.3%、投入产出比1:1.51的成效,现将项目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黄恒章
关键词:增殖放流鲢鳙鱼增殖效果溪河流域水系投入产出比
中华绒螯蟹江河高效放流增殖和回捕技术
2014年
福建省漳平市中华绒螯蟹江河放流增殖是从1989年开始尝试,1991年境内九龙江北溪主干流流域全面由渔民承包投苗放流增殖,至2009年,九龙江北溪及支流200公里,每年投放蟹苗450万一500万只,产量45—55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陈丁开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放流增殖江河回捕生态效益
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大、小规格苗种放流增殖效果对比分析
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是保护和修复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作为山东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的主要对象,自1984年开始放流一直持续至今(除1987年由于苗种紧张等原...
耿宝龙
关键词: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增殖效果
香鱼在浙江宁海黄坛水库形成陆封种群放流增殖的关键技术及其效果被引量:2
2014年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为东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特产的一种名贵的一年生的经济鱼类。因其肉质细嫩,能散发出阵阵清香味而无腥,用火焙干后呈金黄色,色、香、味俱佳,有它独特的风味而被称之为八月香、油香鱼、留香鱼。香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秋季在河口繁育并孵化的仔稚鱼随水流人海,在沿海生长与越冬,翌年春季从海里上溯至江河溪流中肥育生长,年年循环往复,因此香鱼只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台湾省的人海的江河溪流中。
李明云陈炯苗亮吴光耀俞爱家
关键词:香鱼放流增殖种群水库洄游性鱼类
中国对虾放流增殖效果调研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1984年,山东省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中国对虾放流增殖事业,累计放流苗种157亿尾,回捕产量33927t,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邱盛尧朱日进王代君
关键词:放流增殖中国对虾增殖效果

相关作者

王绪峨
作品数:15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海蜇 放流增殖 发育 脊尾白虾 幼体
张锡佳
作品数:79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海蜇 文蛤 增养殖 池塘养殖 增养殖技术
张云尚
作品数:14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海蜇 放流增殖 菲律宾蛤仔 对虾 可行性
宋向军
作品数:28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研究主题:海蜇 刺参 放流增殖 海参 池塘养殖
马建新
作品数:17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海蜇 放流增殖 扇贝 重金属 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