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61篇“ 支架血管成形术“的相关文章
血液生化指标与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细胞的损伤、增生和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迁移,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总胆红素、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指标,近年来被认为是预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讨论这些指标参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支架内再狭窄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张思源高晓飞郭妍王迪王媛王洪财王玉良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内膜增生
支架血管成形术对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支架血管成形术在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的病例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取栓,研究组采用支架血管成形术,两组均观察至后3个月。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及预后。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血管成形术能够有效促进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血管再通,保护其神经功能免受损伤,利于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周雄俊
关键词:急性支架血管成形术神经功能
CDT对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TASCⅡD级AIOD患者近中期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导管定向溶栓(CDT)减容治疗对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TASCⅡD级主髂动脉闭塞症(AIOD)近中期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腔内治疗的105例(158条患肢)TASCⅡD级AIO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不同式分为溶栓组(n=13)、支架组(n=53)及联合组(n=39)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中射线暴露时间、支架置入长度、围手期出血事件发生率、后随访期间一期通畅率、免于不良事件发生率、各时段ABI、Rutherford分级改善程度等。结果:共100例患者(148条患肢)成功开通靶病变,患肢手成功率93.6%(148/158)。52例经CDT治疗的患者围期间未见CDT相关出血事件发生,其中41例(78.8%)患者TASCⅡ分级降低,52例经CDT治疗的患者中有39例联合金属裸支架置入,置入支架长度明显短于原始病变长度(t=5.019,P=0.000)。联合组射线暴露时间少于支架组(P=0.000)。36个月随访时支架组及联合组一期通畅率优于溶栓组(Log-Rank=5.409、6.748,P=0.020、0.034),60个月随访时联合组一期通畅率优于溶栓组(Log-Rank=4.414,P=0.036)。不同手方式患者在随访36、60个月时免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前ABI值相比,后各组ABI值均提升(P<0.05),随访6个月时联合组和支架组ABI值优于溶栓组(P=0.014、0.046),联合组与支架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各组Rutherford分级均较前降低(P=0.000),联合组和支架组比溶栓组后Rutherford分级改善程度更优(P=0.001、P=0.021),支架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6)。结论:CDT辅助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TASCⅡD级AIOD患者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刘宗玮戴向晨
关键词:主髂动脉闭塞症裸支架
选择性动脉溶栓并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与静脉溶栓在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于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实施选择性动脉溶栓并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与静脉溶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8月于吉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60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奇偶排列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选择性动脉溶栓并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6 h、3 d、7 d,试验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3 d、7 d,试验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后7 d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实施选择性动脉溶栓并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方式,有利于优化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廖彬王丹丹李秀秀
关键词: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超早期急性脑梗死
颈内动脉次全闭塞型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支架血管成形术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次全闭塞型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颈内动脉次全闭塞型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药物组与介入治疗组,每组30例。单纯药物组给予常规用药治疗,介入治疗组行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血管狭窄程度、血管再通率、治疗后1年血管再狭窄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发症发生与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介入治疗组血管狭窄程度与血管再通率均优于单纯药物组(P<0.05)。介入治疗组治疗后1年血管再狭窄率低于单纯药物组(P<0.05)。介入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纯药物组,且预后良好率高于单纯药物组(P<0.05)。治疗后6个月,介入治疗组NIHSS与mRS评分均低于单纯药物组(P<0.05)。结论: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次全闭塞型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可有效改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改善预后,安全性好。
何云黄晓松杨松林
关键词:脑梗死支架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支架内亚急性闭塞再通治疗二例
2020年
所有颈动脉血管支架成形术(CAS)并发症中,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在所有国内发表的此方面研究中不足1%[1],且仅为个案报道及小样本文献回顾分析,没有具体描述急性、亚急性血栓事件以及颈动脉支架内完全闭塞的血运重建策略。不同于急性颈动脉支架血栓形成(aCSTH),CAS后亚急性血栓形成(sCSTH)致颈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治疗有其特殊性。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例CAS后sCSTH致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文献回顾进一步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可行治疗措施。
蒋烽烽鲍翔刘晓波徐渭余丹枫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个案报道颈动脉血栓形成急性闭塞亚急性血栓
对进行支架血管成形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对进行支架血管成形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进行支架血管成形术的2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ADL)的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ADL评分及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进行支架血管成形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胡正琼张胜艳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血管成形术综合护理
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假性闭塞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观察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CAS)治疗颈内动脉假性闭塞(APO)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8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观察患者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狭窄复发率等.结果 14例患者后未见颅内缺血事件,1例患者后死于心肌梗死,3例患者复查B超提示支架内再狭窄,行球囊扩张支架,复查见支架形态良好,未见再狭窄和血栓形成.1例患者后消化道出血停止抗凝治疗后出现肢体乏力,CT提示同侧脑梗死,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继续口服药物抗凝.结论 CAS治疗APO创伤小、临床效果好,但需把控处理时间窗,选择Ⅰ期处理还是Ⅱ期处理,同时围手期药物治疗也很重要.
倪建琦魏小龙许浏
关键词:疗效
超早期急性脑梗塞对比介入选择性动脉溶栓并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与静脉溶栓疗效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临床研究超早期急性脑梗塞对比介入选择性动脉溶栓并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与静脉溶栓疗效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84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将病人归类为介入选择性动脉溶栓并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研究组):40例患者采用动脉溶栓方案治疗;静脉溶栓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方案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1)经过治疗后发现介入选择性动脉溶栓并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凝血指标对比静脉溶栓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2)经过治疗后发现介入选择性动脉溶栓并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NIHSS评分对比静脉溶栓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对超早期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动脉溶栓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起效时间短。
丁佳
关键词:动脉溶栓静脉溶栓
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急诊行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行动脉取栓治疗的4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接受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评价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共纳入56例患者,其中前循环36例(64.3%)、后循环20例(35.7%)。20例前行静脉溶栓治疗,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为(39.9±13.2)min。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至指定位置,技成功率为100%(56/56)。55例(98.2%)患者实现了改良脑梗死溶栓2b、3级再通,1例患者再通失败。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2.0(0.0,6.0)分,较入院前[12.5(6.0,20.0)分]改善(Z=-4.073,P<0.05)。后7例(12.5%)发生颅内出血,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3.6%)。39例(69.6%)后3~5 d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检查,支架通畅33例(84.6%)、再闭塞4例(10.3%)、支架内中度狭窄2例(5.1%);17例(30.4%)未行头颅CTP检查。90 d随访显示,34例(60.7%)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分),9例(16.1%)死亡,13例(23.2%)失访。结论对于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急诊行支架血管成形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后短期支架内再闭塞不容忽视。
冯明陶李锦张洪剑许奕黄清海刘建民杨鹏飞洪波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相关作者

赵振伟
作品数:216被引量:862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栓塞 血管内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弹簧圈
邓剑平
作品数:89被引量:309H指数: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栓塞 血管内治疗 弹簧圈 动脉瘤
李水彬
作品数:46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脑卒中后 脑卒中 疗效观察 疗效分析
成钢卫
作品数:18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预后 脑缺血 脑梗死 支架血管成形术
高国栋
作品数:654被引量:2,315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伏隔核 颅脑损伤 颅内动脉瘤 脑缺血再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