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2篇“ 播种模式“的相关文章
适用于不同作物间作播种模式下收获的小型收割机
本发明提供适用于不同作物间作播种模式下收获的小型收割机。涉及小型收割机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驱动机构、输送机构和大豆切割机构;所述安装板的外壁固设有两个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的相对一侧转动连接有切割架,所述切割架的底部中...
高宏艳赵沛义任永峰张立华高宇杜二小张鹏邸云飞王海霞刘小月
适用于不同作物间作播种模式下收获的小型收割机
本发明提供适用于不同作物间作播种模式下收获的小型收割机。涉及小型收割机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驱动机构、输送机构和大豆切割机构;所述安装板的外壁固设有两个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的相对一侧转动连接有切割架,所述切割架的底部中...
高宏艳赵沛义任永峰张立华高宇杜二小张鹏邸云飞王海霞刘小月
播种模式对新疆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为确定北疆小麦适宜的播种模式,以北疆主栽冬小麦品种新冬18号和新冬41号及春小麦品种新春44号和新春48号为材料,设置晚播冬小麦(10月8日播种,用B1表示)、极晚播冬小麦和冬播春小麦(10月28日播种,用B2表示)以及春播春小麦(4月4日播种,用B3表示)三种播种模式,比较分析了播种模式间小麦的生育进程、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经济系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B2处理的冬小麦较B1处理晚熟约7d,生育期缩短162d,出苗率、最高总茎数、LAI、总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及总耗水量分别降低27.6个百分点、17.1%、11.5%、9.6%、3.7%和15.9%,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7%,平均经济系数和产量与B1处理无显著差异;B2处理的春小麦较B3处理早熟7d,生育期延长约4 d,出苗率、最高总茎数、LAI和总耗水量分别降低28.1个百分点、7.6%、5.2%和12.3%,总光合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经济系数、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分别提高6.3%、4.0%、4.5%、24.0%和8.7%;B2处理下冬小麦较春小麦晚熟约4d,生育期延长约3d,出苗率和最高总茎数的平均值分别降低7.9个百分点和7.6%,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极晚播冬小麦和冬播春小麦的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其中产量与晚播冬小麦差异均不显著,熟期接近.综合考虑高产和节水及早熟的需求.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极晚播和春小麦冬播是北疆地区小麦的适宜播种模式.
赵鑫琳邢俊刚薛丽华孙诗仁章建新毛智民
关键词:播种模式冬小麦春小麦干物质积累
不同播种模式棉花套种孜然分析探讨
2024年
多年来,南疆干旱区以种植棉花为主,为促进职工群众增收,兵团第二师三十四团结合本地区冬春季整地、灌水、铺膜、播种等农业生产作业特点,进行了棉花套种孜然栽培技术的大量实践和探索,推广应用了三种不同播种模式棉花套种孜然栽培技术:棉花冬灌“春不复水”顶凌铺膜错时套种孜然(模式一)、孜然“干播湿出”棉花“膜下滴水春灌”错时套种(模式二)、“膜下滴水春灌”棉花同时套种孜然(模式三),三种模式均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文对三种棉花套种孜然种植模式的灌水、整地、铺膜、播种时间、田间管理、种植成本、用水量、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以供南疆干旱区参考。
宁丰顾义陈鹏祥刘丽霞陈前文
关键词:棉花孜然套种干旱区
南疆风沙区不同保护播种模式紫花苜蓿的产量、品质及综合效益研究
2024年
新疆南疆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因苗期生长缓慢、受风沙影响成活率低,普遍采用小麦保护紫花苜蓿播种的方式。为探索一种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且适合当地推广发展的最优种植模式,本研究以新疆南疆地区紫花苜蓿主要种植模式为切入点,选择当地常见的紫花苜蓿5种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营养价值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2020年播种青贮玉米,2021年实施春小麦套种紫花苜蓿的种植模式(M5)在紫花苜蓿干物质总产量、粗蛋白含量以及经济效益方面的增益效果更为明显,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王丹徐珍珍李明孟翔褚浩晴陈述明谢开云
关键词: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
不同播种模式和机型的大蒜播种效果试验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针对不同播种模式及不同类型大蒜播种机作业效果差异性不明确现状,开展不同播种模式及机型的播种效果试验。通过在平作、垄作播种模式下的非正芽机播与人工播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蒜头产量、规格及产值变化;通过对正芽机播、非正芽机播、人工播种在平作模式下的产量、规格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下的产出效果。结果表明,在非正芽播种方式下,机械垄作播种较机械平作播种增产9.3%,较人工垄作播种增产7.4%,机械平作播种较人工平作播种增产3.1%;垄作模式蒜径规格增加明显,机播垄作较平作播种方式5 cm及以上蒜径规格增加14.7%。正芽机播较非正芽机播平均增产1.65%,不同型号非正芽播种机产量差异不显著;大蒜横径规格在5 cm及以上时,正芽机播效果最好,占比为85.3%,较非正芽机播平均提高12.3%,非正芽机播与人工播种方式产出规格差异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大蒜机械化播种技术与装备选用提供参考。
吴小伟钟志堂史新明刘萍戴尔建王凯
关键词:大蒜播种模式播种方式
高原夏菜辣椒旱地不同播种模式比较试验研究
2022年
高原夏菜辣椒是近年来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寒旱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类型,但是目前定西市菜农依然依赖于传统的粗放种植模式,产量低而不稳,上市时间较晚,经济效益不佳,为了改变甘肃省定西市旱地辣椒种植模式粗放、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不佳的落后局面,以当地普遍种植的辣椒品种陇椒16号为试验品种,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定西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开展旱地辣椒不同播种模式比较试验,研究旱地辣椒的不同播种模式对辣椒出苗期、出苗率、保苗数、株高、单株结椒数、盛收期、产量和净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旱地采用全膜双垄侧播种模式和全膜起垄垄上播种模式种植的旱地辣椒均比平膜播种模式(CK)种植的旱地辣椒不但可以提前2周左右大量上市,能够领先抢占市场,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而且产量均比平膜播种模式(CK)种植的旱地辣椒明显增产,其中全膜双垄侧播种模式增产效果最好,建议今后在定西市旱地辣椒种植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吴强康彩琴
关键词:播种模式
河套灌区盐碱地咸水滴灌食葵适宜播种模式探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明确河套灌区盐碱地咸水滴灌条件下适宜的食葵播种深度和造墒水盐调控初次灌水量等关键参数,提出与盐碱地咸水滴灌相适应的食葵种植模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的方式,布置了4个播种深度(2、4、6cm和8 cm)和3个造墒水盐调控初次灌水量(21、28 mm和35 mm),分析了以上农艺种植措施对食葵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1)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最终出苗率先增加后降低,播种深度在4 cm时最终出苗率最高,达到93%;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逐渐减小,地下部分生物量逐渐增大。(2)当播种深度为4 cm时,造墒初次灌水量为28 mm和35 mm条件下的最终出苗率相近。随着灌溉水量增加,根系周围土体脱盐效果逐渐提升,21、28 mm和35 mm灌水量0~10 cm土层土壤平均脱盐率分别达到了37.5%、54%和62%。【结论】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匮乏的重度盐碱地区,食葵种植可以采用播种深度为4 cm,初次灌水量为28 mm的种植模式,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保证食葵的较高出苗率。
崔光旭朱文东李二珍苗俊侠李建忠李伟李晓彬万书勤
关键词:食葵出苗播种深度咸水滴灌盐碱地
运城市单双粒播种模式下花生品种比较试验
2022年
为探讨适合运城市种植的花生品种及播种模式,进行不同品种单双粒播种模式下花生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普通型花生品种豫花25和中粒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白沙1016均适合进行单粒播种,适当调整株距,增加单位面积穴数,可充分发挥其单株生产力;珍珠豆型小粒花生品种四粒红和青花6号宜进行双粒播种,双粒种子生产力大,出苗率高,相反单粒播种,虽然单株生产力大,但出苗率低,严重影响产量。单粒精播应适当调整株距,以发挥其最大单株生产力,对进一步提高花生高产栽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夏芝兰刚杨六六侯保国吴翠翠潘转霞曹彩荣李朋波
关键词:花生高产高效
北疆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对比及播种模式试验初报被引量:2
2021年
为研究高油酸花生在新疆的适应性及发展优势,2018—2019年引进4个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展了不同品种的单双粒试验,通过特征特性观察、产量鉴定、品质分析,明确高油酸花生在新疆生产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个品种中,花育917两年都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好的特性,无论单粒还是双粒单产均较对照达显著水平,以单粒模式为最佳,并适期早播。
王纯武马海新李新梅海那尔·毛地热合曼米克拉依·吾甫尔鲜开梅
关键词:单粒播种适期早播

相关作者

王海山
作品数:100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甘薯 马铃薯 秋葵 栽培技术 早熟马铃薯
尚书旗
作品数:632被引量:1,643H指数:26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花生 收获机 联合收获机 花生秧 花生联合收获机
全伟
作品数:37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
研究主题:抗氧化活性 肉牛 科技特派员 化学成分 播种模式
黄丹
作品数:18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芒果 杧果 桔小实蝇 种群动态 播种模式
卢彩云
作品数:338被引量:76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秸秆 免耕播种 排种 播种 开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