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7篇“ 控释掺混肥“的相关文章
- 越冬芹菜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底施效果研究
- 2025年
- 以“奥尔良”芹菜为试材,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法,研究了90 d聚氨酯(CU90-1)、90 d再生塑料(CU90-2)、120 d聚氨酯(CU120)3种包膜尿素分别与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掺混减量一次性底施(N-P_(2)O_(5)-K_(2)O=234-86-252 kg·hm^(-2))及常规底追结合施肥(CF,N-P_(2)O_(5)-K_(2)O=763-192-616 kg·hm^(-2))对芹菜产出、品质、养分吸收量、土壤无机氮残留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以期为越冬密植高产芹菜绿色和轻简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F对照相比,CU90-1、CU90-2和CU120处理分别显著提高芹菜株高74.6%、84.4%和69.7%(移栽后69 d),27.3%、25.7%和20.4%(移栽后110 d);分别增产14.1%、9.0%和20.1%,分别降低硝酸盐51.2%(P<0.05)、50.0%(P<0.05)和15.9%(P>0.05);节约化肥成本2.61万元·hm^(-2),增加经济效益4.30万~6.38万元·hm^(-2);分别提高氮(N)、磷(P_(2)O_(5))和钾(K_(2)O)偏生产力至常规施肥的3.56~3.92、2.45~2.70倍和2.66~2.93倍。试验结束后,3个控释掺混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常规施肥39.23%、20.76%和23.41%(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常规施肥25.87%、30.73%和59.23%(P<0.05)。综合来看,90 d聚氨酯包膜尿素掺混肥在芹菜产出、品质提升及土壤微生态改良方面的综合效果最佳,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绿色、轻简技术模式。
- 张雪莲刘瑜金强王维瑞文方芳张梦佳
- 关键词:控释掺混肥无机氮
- 控释掺混肥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及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
- 2025年
- 为了实现化肥减施增效和冬小麦生产的轻简化,于2020—2022年在德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园进行连续2年控释掺混肥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T_(0))、习惯施氮(底肥∶追肥=1∶1,T_(1))、优化施氮(底肥∶追肥=1∶1,T_(2))、一次性底施50%控释氮+50%尿素掺混肥料(T_(3))、一次性底施70%控释氮+30%尿素的掺混肥料(T_(4)),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氮素累积量随生育期延长而增加。与习惯施氮(T_(1)处理)相比,控释掺混肥(T_(3)和T_(4)处理)在各个生育期的冬小麦含氮量和吸氮量差异不显著,产量分别增加4.1%、-5.4%(2021年)和5.9%、-1.0%(2022年)。与T_(1)处理相比,T_(3)和T_(4)处理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3%~27.1%和-8.6%~30.3%,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6.9%~34.8%和10.9%~17.6%,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24.9%~27.1%和13.6%~18.8%。控释掺混肥(T_(3)和T_(4)处理)较习惯施氮(T_(1)处理)的净收益分别增加4.5%~7.0%(2021年)和0.4%~8.5%(2022年)。冬小麦产量与有效穗数、千粒重、吸氮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综合产量、产值及净收益考虑,一次性底施50%控释氮+50%尿素掺混肥料处理可作为适宜推荐的简约施肥方式。
- 李子双李洪杰杜梦扬周晓琳高玮王玉霞董艳芳陈延华王薇张煜王富建曹兵
- 关键词:冬小麦控释掺混肥氮肥利用效率
- 一种控释掺混肥配料用计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释掺混肥配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控释掺混肥配料用计量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下料机构和导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上料部和出料部;出料部设置在上料部下方;上料部包括电机;出料部包括下料板;所...
- 李元华王振耐王玉丽王峋
- 盐碱地用有机无机控释掺混肥成分快速测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碱地用有机无机控释掺混肥成分测定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取样筒,所述取样筒的内部设置有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隔板、第一电动推杆、储料盒、挡板、第二电动推杆...
- 董长升姜宝玉王志禹战玲玲周国卿万志川
- 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和气态氮损失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为阐明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气态氮损失的影响,本研究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设不施氮对照(CK)、常规施氮(FFP)、优化施氮(OPT)、含30%控释尿素的控释掺混肥(CRBF30)和含50%控释尿素的控释掺混肥(CRBF50)共5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的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气态氮损失(氨挥发和N2O排放)的差异。结果发现,控释掺混肥(CRBF30和CRBF50处理)较FFP处理夏玉米增产1.4%~2.9%(P>0.05),在减氮和一次性施肥的条件下实现了夏玉米稳产。与FFP处理相比,CRBF30和CRBF50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8.4个和11.1个百分点,其中CRBF50处理差异显著(P<0.05);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8.87 kg·kg^(-1)和9.86 kg·kg^(-1)(P<0.05)。与FFP处理相比,控释掺混肥(CRBF30和CRBF50处理)的氨挥发强度和累积氨挥发损失分别降低71.9%~73.5%(P<0.05)和71.59%~72.66%(P<0.05),N2O排放强度和累积排放量分别显著降低了34.5%~41.4%(P<0.05)和33.7%~37.5%(P<0.05)。综上,施用控释掺混肥可兼顾夏玉米稳产、氮肥高效利用并降低氮素气态损失。
- 曹兵高玮李洪杰王学霞王玉霞谷佳林谷佳林李子双
- 关键词:夏玉米控释掺混肥氮肥利用效率氨挥发N2O排放
- 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7
- 2024年
- 为探究控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对华北平原麦玉(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于2020~2022年在德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田间试验.冬小麦和夏玉米均设不施氮对照(CK)、农户习惯施氮(FFP)、优化施氮(OPT)、CRU1(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在冬小麦和夏玉米上的掺混比例分别为5∶5和3∶7)、CRU2(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在冬小麦和夏玉米上的掺混比例分别为7∶3和5∶5)共5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施肥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可显著提高麦玉轮作系统单季和周年作物产量(P<0.05).与FFP相比,CRU1和CRU2处理的夏玉米、冬小麦和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0.4%~5.6%、−5.4%~4.1%和−1.1%~3.9%(P>0.05);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8.6%~43.4%、2.05~6.24 kg·kg^(−1)和4.24~10.13 kg·kg^(−1);周年净收益提高了0.2%~6.3%.施氮显著增加了麦玉轮作体系的土壤N_(2)O和CO_(2)的周年排放(P<0.05),但对CH4周年排放没有影响(第1年FFP处理除外).CRU1和CRU2处理的土壤N_(2)O周年排放总量较FFP处理显著降低了23.4%~30.2%(P<0.05).施氮显著增加了麦玉轮作体系的周年全球增温潜势(GWP)(P<0.05),但各施氮处理通过提高作物产量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与FFP相比,CRU1和CRU2处理的周年GWP降低了9.6%~11.5%(P<0.05),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降低了11.2%~13.8%(P>0.05).综上所述,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掺混肥在减少氮肥和人工投入、提高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促进华北平原粮食作物清洁生产的有效氮肥管理措施.
- 高玮王学霞谢建治陈延华倪小会倪小会董艳芳王甲辰曹兵
- 关键词:控释掺混肥氮肥利用效率温室气体排放
- 控释掺混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施用量大、氮肥利用率低、氮素损失严重等问题,探讨不同配比的控释掺混肥减氮和一次性施肥对周年作物产量、氨挥发损失和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确立麦玉轮作体系轻简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方法】于2022—2023年,在山东省德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田间试验。冬小麦和夏玉米均设不施氮对照(CK)、农户习惯施氮(FFP)、优化施氮(OPT)、CRBF1(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在冬小麦和夏玉米上的掺混比例分别为5∶5和3∶7)和CRBF2(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在冬小麦和夏玉米上的掺混比例分别为7∶3和5∶5),共5个处理。基施和追施肥后,监测了氨挥发量、强度和损失率。分析了作物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并计算了施肥经济效益。【结果】与FFP处理相比,CRBF1和CRBF2处理的夏玉米、冬小麦和周年产量差异不显著;CRBF1和CRBF2处理夏玉米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8.87~9.86 kg/kg,CRBF2处理玉米氮肥回收率提高了48.4%(P<0.05);CRBF1和CRBF2处理冬小麦季氮肥回收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30.3%~37.2%、5.22~5.77 kg/kg和6.52~7.06 kg/kg(P<0.05)。与FFP和OPT处理相比,CRBF1和CRBF2处理的肥料+施肥人工投入减少381~960元/hm^(2),周年净收入增加1208~2654元/hm^(2)。CRBF1和CRBF2处理的周年氨挥发损失量、损失强度和损失率较FFP处理分别降低了69.7%~71.9%、72.0%~74.5%和90.0%~94.1%(P<0.05)。【结论】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在冬小麦、夏玉米季按照5∶5、3∶7,或者按照7∶3、5∶5的比例掺混一次性基施,均可在减少氮肥用量和施肥劳力投入的条件下,确保周年作物产量稳定,提高生产效益,并显著降低氨挥发损失,是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高产高效、轻简施肥的有效氮肥施用技术。
- 曹兵高玮李洪杰杜梦扬王学霞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谷佳林董淑祺李子双
-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氨挥发氮肥利用效率
- 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为阐明控释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该研究以郑单958(夏玉米)和济麦22(冬小麦)为供试材料,设不施氮对照(CK)、常规施氮(FFP)、优化施氮(OPT)、含30%控释尿素的控释掺混肥(夏玉米)和含50%控释尿素的控释掺混肥(冬小麦)(CRBF1)、含50%控释尿素的控释掺混肥(夏玉米)和含70%控释尿素的控释掺混肥(冬小麦)(CRBF2)共5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的冬小麦、夏玉米及周年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可显著提高麦玉轮作系统单季和周年作物产量(P<0.05)。与FFP相比,CRBF1和CRBF2处理的夏玉米、冬小麦和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1.4%~3.0%、1.9%~3.4%和1.6%~3.1%(P>0.05)。施氮显著增加了麦玉轮作体系的土壤N_(2)O和CO_(2)的周年排放(P<0.05)。CRBF1和CRBF2处理的土壤N_(2)O周年排放总量较FFP处理显著降低了27.7%~34.6%(P<0.05)。施氮显著增加了麦玉轮作体系的周年全球增温潜势(GWP)(P<0.05)。CRBF1和CRBF2处理的周年GWP较FFP处理降低了4.2%和5.7%,其中CRBF2处理差异显著(P<0.05)。施氮降低了麦玉轮作体系的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CRBF1和CRBF2处理的周年GHGI较FFP处理降低了5.6%~8.6%(P>0.05)。与FFP相比,CRBF1和CRBF2处理的10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降低30.6%~34.3%(P<0.05),减少了硝态氮淋失风险。综上所述,控释掺混肥在稳定作物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硝态氮残留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麦玉轮作体系的轻简高效氮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 曹兵高玮李洪杰王学霞王玉霞周晓琳陈延华陈延华赵萌倪小会邹国元赵萌
- 关键词:温室气体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硝态氮残留
- 一次性基施控释掺混肥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且需求量仍在不断增长;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稻米品质和低碳生产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氮肥的施用与水稻生产密切相关,一次性基施控释掺混肥可以有效简化施肥流程,提高氮素利用率。但是,一次性基施控释...
- 孟轶
- 关键词:水稻产量稻米品质温室气体排放施肥模式
- 一种改良土壤酸化的功能型控释掺混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土壤酸化的功能型控释掺混肥,包括氮肥:30~40%、磷肥:10~20%、钾肥:10~20%、石灰石:5~15%、硫酸钾控释剂:2~5%、堆肥和复合肥:10~20%、固氮菌和磷解菌等微生物:0.5~1%...
- 宋书会王超何祖宇李普旺杨子明杨爽江涛刘运浩周闯
相关作者
- 陈宝成

- 作品数:97被引量:42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土壤养分 控释掺混肥 控释肥 水稻 小麦
- 张民

- 作品数:664被引量:4,833H指数:33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控释肥 控释肥料 包膜控释肥料 包膜控释肥 控释氮肥
- 曹兵

- 作品数:15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控释掺混肥 氮肥利用效率 氨挥发 轮作体系 水稻
- 陈延华

- 作品数:16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控释掺混肥 氮肥利用效率 氨挥发 轮作体系 塑料
- 倪小会

- 作品数:7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控释掺混肥 氮肥利用效率 氨挥发 轮作体系 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