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4篇“ 排尿情况“的相关文章
- 膀胱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理疗对宫颈癌术后排尿情况以及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膀胱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理疗对宫颈癌术后排尿情况及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1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根据数列分布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术后康复,观察组予以膀胱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理疗。对比两组宫颈癌术后排尿情况、盆底功能[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功能问题影响评估表(PFIQ-7)评分]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尿成功时间(8.81±4.08)min及术后尿管留置时间(15.88±4.52)d短于对照组的(10.74±4.55)min、(18.14±5.17)d,术后尿管拔除后残余尿量(29.84±6.83)ml少于对照组的(60.88±7.31)ml,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FDI-20、PFIQ-7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PFDI-20评分(18.33±5.77)分、PFIQ-7评分(8.42±3.8)分低于对照组的(24.19±6.93)、(15.33±4.27)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1.72%低于对照组的13.5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开展膀胱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理疗,可改善排尿情况,促进盆底功能修复,降低尿潴留发生几率,康复优势显著。
- 钟杏杨朗郑柏凤梁舟婵
- 关键词:宫颈癌排尿情况
- 针刺配合太乙神针关元穴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排尿情况及盆底肌群肌电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太乙神针关元穴对卒中后尿失禁(PSUI)患者排尿情况及盆底肌群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PSUI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太乙神针关元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排尿情况、膀胱功能、盆底肌群肌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24 h尿失禁次数、24 h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膀胱容量、最大尿量、盆底肌群肌电(Glazer)总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太乙神针关元穴治疗PSUI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膀胱功能和盆底肌群肌电,提高生活质量。
- 孙海东邓敏张京兰金海涛马剑然陈慧敏
- 关键词:卒中尿失禁针刺太乙神针关元穴排尿情况
- 雷火灸联合生物电刺激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排尿情况及尿道闭合压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雷火灸联合生物电刺激对宫颈癌(CCA)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排尿情况、膀胱动力参数及尿道闭合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CCA术后尿潴留患者共10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电刺激组(n=51)和联合治疗组(n=51)。生物电刺激组采用生物电刺激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雷火灸联合生物电刺激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排尿情况、膀胱动力参数及尿道闭合压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8%)高于生物电刺激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不尽的患者占比少于生物电刺激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膀胱动力参数(膀胱逼尿肌收缩力、膀胱顺应性)、尿道闭合压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生物电刺激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CA术后尿潴留患者经过雷火灸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后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提高尿道闭合压,促进患者恢复,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刘芙东王翠娟孙立盼
- 关键词:宫颈癌雷火灸
- 前列腺电切患者选择不同时机拔除留置尿管对自行排尿情况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前列腺电切患者留置尿管拔除不同时机对自行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93例,随机分为1组(术后48h之内将尿管拔除)、2组(术后48~72h将尿管拔除)和3组(术后>72h将尿管拔除),每组31例,并对三组尿管拔除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与1组患者相比,2组和3组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组和3组患者相比,2组患者排尿困难程度明显较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组患者相比,2组患者再次置管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组患者相比,2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组和3组相比,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患者在术后48~72h将尿管拔除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不但可保证良好的自行排尿效果,同时可降低再次置管率和尿路感染发生率,可缩短住院时间,建议推广。
- 苏曼曼赵文朵张晴晴
-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留置尿管
- 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患者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患者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浮梁县人民医院10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观察组采用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观察比较2组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盆底肌力均增长,且观察组增长更明显,2组盆底肌肌力疲劳程度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2组膀胱尿量均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2组残余尿量均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应用于产后尿潴留患者中,能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盆底肌力恢复,改善患者排尿情况。
- 朱晓芳胡菊英程美荃
- 关键词:雷火灸神经肌肉电刺激盆底肌力排尿情况
- 针刺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排尿情况改善的临床观察
- 目的:本研究通过针刺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TURP术后排尿情况改善的临床观察,探讨针刺治疗联合盆底功能锻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旨在为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增效提供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方法:利用随机数...
- 陈云月
- 关键词: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灌云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下肢肌力、下肢功能、平衡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均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日均单次排尿量均增多,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肌力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有利于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肌力,增强下肢功能、平衡功能。
- 纪娅
- 关键词: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低频电刺激排尿情况下肢功能
- 针刺配合拔罐疗法对肾虚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排尿情况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拔罐疗法对肾虚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肾虚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排尿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NIH-CPSI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Qmax、Qavg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配合拔罐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及排尿情况显著改善,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刘丁龙
- 关键词:针刺拔罐肾虚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排尿
- 细节护理对产后尿潴留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及排尿情况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分析产后尿潴留患者在行盆底肌治疗仪治疗期间辅以细节护理的临床价值,并评估其对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及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97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基线资料,2组患者均接受盆底肌治疗仪治疗,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细节护理。对比组间的尿动力学指标、排尿情况以及膀胱功能。结果 护理2周及4周后,2组的残余尿量均较护理前减少,平均尿流率均较护理前提升(P均<0.05);观察组的残余尿量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平均尿流率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均<0.05)。护理2周及4周后,2组的膀胱功能各项指标(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和膀胱初感容积)均有所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的恢复效果均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和自主排尿恢复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早,首次排尿量相较于对照组更多,在干预第3天的残余尿量相较于对照组更少(P均<0.05)。结论 产后尿潴留患者行盆底肌治疗仪治疗时应用细节护理,对于减轻尿潴留、促进排尿、改善膀胱功能和尿动力学指标具有关键性作用。
- 刘佳佳林本苗冯珊孙萌萌李珊珊
- 关键词:细节护理尿动力学指标膀胱功能
- 针刺联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对产后尿潴留患者排尿情况、膀胱残余尿量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对产后尿潴留(PUR)患者排尿情况、膀胱残余尿量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88例PU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44例予针刺联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天。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排尿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尿道疼痛评分、盆底肌张力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3%(43/44),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36/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首次尿量较对照组增多(P<0.05)。2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尿道疼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联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PUR,可降低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及尿道疼痛评分,改善盆底肌张力,有助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
- 王俊虎耿泽振杨晓艳
- 关键词:产褥期疾病针刺疗法
相关作者
- 王隽

- 作品数:57被引量:163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结核 肺结核 复治肺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 肺疾病
- 顾艳

- 作品数:67被引量:25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神经外科 脑外科护理 脑外科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王洪莲

- 作品数:5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学 拔除尿管 开胸术后 排尿情况 腰椎
- 顾宇丹

- 作品数:67被引量:50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外科 生活质量 脑出血 护理 干预
- 丁敏

- 作品数:70被引量:87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新生儿 护士 健康教育 山莨菪碱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