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53篇“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相关文章
- 我国改革实践对劳动价值论是证实还是证伪?——兼论要素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分配制
- 2023年
-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劳动是人世间一切创造的源泉,活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科学技术发展是劳动创造性不断提高的集中表现,自然资源和作为资本的生产资料是劳动创造性得以发挥的条件。因而那种用“要素价值论”来取代“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我国改革实践坚持和发展了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马克思资本理论。此二者是根本一致的。因而那种认为我国改革实践证伪了“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也是不能成立的。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是“劳动价值论”所内含的社会主义分配意蕴,但它并非指劳动所得只归劳动者所有。因而不能以这种曲解为理由,用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去否定“劳动价值论”和对“要素价值论”加以证实。
- 陶富源
-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证伪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探讨
- 2021年
- 马克思从商品概念出发,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揭示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与劳动共同参与了作为物质财富内容的使用价值的创造,但是却不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批判了庸俗经济学家的非劳动生产要素与劳动同样创造价值的错误观点,认为价值的源泉只能是一般人类劳动。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财富创造和价值形成,并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更能激发起参与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新的生产要素的出现更应该给予其分配中的应有地位,促使要素所有者积极参与物质财富的创造。
- 夏熹
-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分配
-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政策探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统计,贫富差距问题仍然是我国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且,中国的相对收入差距虽然在逐渐缩小,但是绝对收入差距还在持续拉大,在中国社会不公的现象依然不容乐观。当下,人民并没有认清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并且错误地认为收入差距将会越拉越大,而且很多人把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现在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上,认为应该对我国现行的分配方式进行调整来解决现在的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对我国现行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政策进行深刻的分析,从而能让人民更好地认识收入分配不均的根本原因,能够更好地坚定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随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不断变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政策将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必将有利于增加居民的劳动收入,也将逐渐缩短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增加动力,促进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 李波
- 关键词:按劳分配
-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生产要素分配的分析视角被引量:8
- 2017年
- 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化国家呈现出不同的关系与演进路径,本文从金融与劳动力资源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分配的视角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新兴市场化国家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低下阻碍了要素的自由流动,导致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非对称演进:金融资源被优先分配于非农业部门从而加速了产业高级化过程,但劳动力和金融资源因此而被错配,产业合理化进程受阻。低效率的金融市场导致生产要素配置的非帕累托最优,对二元经济的形成与固化起到推动作用。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产业合理化程度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建立更加有效率的金融市场来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有助于目前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 顾永昆刘永甜
-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立与统一被引量:1
- 2015年
-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分歧之一。以往学者的研究,总是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对立,但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来源和其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并不在于"私人占有",而在于"由谁来占有"。"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可以实现相统一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坚持自然资源的国有化,任何私人使用都必须有偿取得,且出让自然资源所获得的利益归全民所有,则除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间接形式的"按劳分配"。在此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而不应当将两者相对立。
- 谢民
- 关键词:收入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 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分配理论--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和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收入的分配理论等,都内含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一理论前提。马克思价值理论对按生产要素分配合理性的阐述比西方经济学的要素价值论对现实更具有解释力,那就是劳动是价值的源泉,非劳...
- 崔朝栋
- 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 公交企业驾驶员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工资总额管控的探讨
- 2015年
- 本文拟在编制公交企业工资预算时对驾驶员的平均工资进行生产要素的分解,在实际分配时,根据各项生产要素的变动来调整预算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以及时适应劳动效率、劳动强度的变化而不断优化调整人均工资水平,达到驾驶员工资总额的控制,在兼顾公平与效率及按劳分配的发放原则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黄徐许伟郑玉洁
- 关键词:公交驾驶员工资
- 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马克思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比西方经济学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更为科学。马克思按劳分配的精髓和实质就是按劳动要素的贡献分配。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劳动要素的主导作...
- 崔朝栋;
- 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我国分配制度的与时俱进
- 2014年
-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对剩余价值进行分配这一问题。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新型格局的形成,对传统的按劳分配格局造成猛烈的冲击,促使其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在理论上深入研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以及在实践中使这种新的分配制度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成了分配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
- 张静
- 关键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所有制
- 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分配的性质,以及不同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形成条件、作用和影响。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改革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科学性。学习这一理论,有助于人们增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自觉性,有助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
- 田家官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私有化
相关作者
- 卫兴华

- 作品数:722被引量:2,28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政治经济学 经济理论 劳动价值论
- 蔡继明

- 作品数:304被引量:2,064H指数:2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城市化 广义价值论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 张作云

- 作品数:71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当代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金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 刘解龙

- 作品数:92被引量:530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劳动价值论 精准 按生产要素分配 扶贫 循环经济
- 余陶生

- 作品数:26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劳动价值论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活劳动 社会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