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2篇“ 指背筋膜蒂皮瓣“的相关文章
筋膜蒂皮修复软组织缺损60例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筋膜蒂皮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2022年对60例端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近节或中节筋膜蒂皮旋转,旋转部留有三角形或矩形皮蒂的方法修复。结果术后60例皮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5~24个月,皮外形美观,手功能恢复良好;供皮区游离植皮,术后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端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筋膜蒂皮修复,对患者伤害小,成功率高,外形美观,值得推荐。
陈星程启华赵国育曾招升熊恒
关键词:指背筋膜蒂皮瓣软组织缺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筋膜蒂皮修复作用及并发症分析
2024年
研究和分析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筋膜蒂皮修复作用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来院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前40例设为对照组,后4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腹部带蒂皮修复术治疗,观察组行筋膜蒂皮修复术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手术标水平、临床疗效、手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标更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外形美观等各手功能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手应用筋膜蒂皮修复术,尽管手术时间更长,但可加快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手功能,减少并发症。
李晓皓
关键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发症
桃红四物汤加味对筋膜蒂皮修复端缺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加减方对提高筋膜蒂皮成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端缺损患者,进行筋膜蒂皮修复创面,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连续服用桃红四物汤7 d,对比两组皮的术后第1,3,7,14天肿胀程度,术后14 d皮成活率、皮血循环优良率,以及术后3个月皮挛缩程度。结果:两组在皮肿胀情况方面,术后第1天无明显差异,第3~14天治疗组肿胀程度均小于对照组;术后14 d,治疗组皮质量优良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成活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对比皮挛缩情况,治疗组优良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筋膜蒂皮修复端缺损术后使用桃红四物汤,可改善皮静脉回流,明显减轻皮肿胀,预防皮发生严重挛缩,提高皮成活质量。
官龙洲潘希彬张翠花钟云祥谢延华曾梅珍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筋膜皮瓣瘀血
改良筋膜蒂皮修复腹软组织缺损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改良筋膜蒂皮修复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足外科收治14例腹缺损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27~63岁,平均49岁。腹缺损创面面积1.6 cm×1.4 cm~2.5 cm×1.6 cm,以患筋膜为蒂部设计皮,旋转点不超过中节骨的中点水平。倒L形切断远侧间关节水平筋膜组织后翻转筋膜蒂及皮,修复腹缺损。近节供区以前臂全厚皮片移植修复。记录皮术后存活情况,随访观察皮外观、两点辨距觉,根据关节总活动度法对手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4例皮全部成活,皮大小1.8 cm×1.6 cm~2.7 cm×1.8 cm,其中1例皮远端出现水泡,抽液换药后自行愈合。14例均获得5~12个月随访,平均8.9个月。皮外观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外观满意,末次随访评定手功能:优9例,良5例。皮两点辨距觉8~11 mm,平均9.9 mm。结论改良筋膜蒂皮切取简单、重建效果满意,可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秦宏玖马能峰王海生马涛张敏胡才智徐磊
关键词: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指动脉
筋膜蒂皮修复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筋膜蒂皮修复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腹部带蒂皮进行修复,观察组选择筋膜蒂皮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P<0.05)。观察组手感觉、外形美观及关节活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筋膜蒂皮进行修复,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同时提高手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少,预后改善良好,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孔维河
关键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
筋膜蒂皮修复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筋膜蒂皮修复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00例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均在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对所纳入研究的患者均进行筋膜蒂皮修复,并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患者在手术后,经过观察,共有96例患者的皮成活,4例患者的皮存在部分坏死的情况,皮的成活率为96%;在恢复过程中,共有36例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出现了局部水泡,10例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瘀血现象。进行处理后恢复正常;在经过功能锻炼和恢复后,皮的颜色红润,质地柔软,手皮肤缺损处的形态和功能良好;在满意度的调查中,所纳入研究的100例患者有81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16例患者表示满意,3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7%。结论:在对手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中应用筋膜蒂皮修复,能够更好的提高皮存活率,恢复患者的手部功能,且有着操作简单、安全的优势,是修复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虞海流蒋尚海
关键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三种外增压技术改善筋膜蒂皮修复效果的临床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3种外增压技术用于筋膜蒂皮转移修复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对80例(80)端缺损患者采用筋膜蒂皮进行移植修复,并将其随机分成A、B、C、D 4组,A组(20例)对皮行动、静脉联合增压;B组(20例)行动脉外增压;C组(20例)行静脉外增压;D组(20例)不予以增压(无增压组)。术后1周,观察各组筋膜蒂皮的并发症情况,以及6~8个月远期体修复后的外形、功能、皮感觉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8个月,所有患者的皮均成活。感染、肿胀的发生率4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青紫、水疱的发生率:A组为5%(1例)、无;B组为无、5%(1例);C组为25%(5例)、65%(13例);D组为30%(6例)、60%(12例)。其中A、B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而C组又明显低于D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满意度、关节总活动度、静态两点辨别觉、寒冷耐受情况的评分以及供区愈后的优良率:A组分别为(51.21±9.02)%、(190.58±11.21)°、(9.21±2.80)mm、(60.22±7.98)分、95%;B组分别为(50.33±5.78)%、(185.22±13.05)°、(11.52±4.25)mm、(63.52±6.22)分、90%;C组分别为(48.32±3.58)%、(184.57±12.66)°、(13.92±2.98)mm、(67.12±3.53)分、75%;D组分别为(43.32±2.18)%、(164.52±10.10)°、(16.92±4.28)mm、(70.32±5.43)分、78%。上述的各个数值A、B、C组均优于D组(P<0.05);其中在患者满意度、关节总活动度及供区愈后优良率方面,A、B、C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态两点辨别觉、寒冷耐受情况方面,A组明显优于B、C组(P<0.05),而B组又优于C组(P<0.05)。结论 3种外增压技术用于筋膜蒂皮移植修复端缺损的疗效均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而动、静脉联合外增压较动脉外增压和静脉外增压的治疗方式获得了更好的皮感觉及手外形,是3种外增压技术
郭礼平巨积辉王凯金光哲周荣
关键词:指端缺损
吻合神经的同对侧筋膜蒂皮修复侧方皮肤缺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吻合神经的同对侧筋膜蒂皮修复侧方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对8例手侧方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同对侧筋膜蒂皮修复创面,术中保护好神经并移植于皮内,再将神经断端与创面远端的神经断端相吻合。结果本组8例(8)患者的移植皮植皮均成活,5例术后出现水疱,经抽吸减张后皮颜色恢复红润,供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皮外观及质地较好,无明显色素沉着,蒂部不臃肿;皮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为10~12 mm。供区瘢痕不明显,关节活动良好,皮肤无明显感觉障碍。结论采用吻合神经的同对侧筋膜蒂皮修复手侧方皮肤缺损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李友巨积辉唐林峰张广亮杜伟伟
关键词:指损伤吻合神经筋膜皮瓣
筋膜蒂皮与腹部带蒂皮在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筋膜蒂皮与腹部带蒂皮在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8例,根据自愿原则结合病情制定手术方案,采用筋膜蒂皮修复的44例为组,采用腹部带蒂皮修复的44例为腹部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预后效果、手功能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比较,组手术时间[(61.20±12.12)vs(51.21±10.36) min]长于腹部组,住院、术后恢复时间[(6.74±1.10)vs(13.25±2.58)、(3.10±0.52)vs(3.68±0.43) d]均短于腹部组(P<0.05);组优良率93.18%高于腹部组的72.73%(P<0.05);术后6个月组关节活动评分[(94.25±5.11)vs(86.20±4.54)分]、手感觉评分[(93.10±4.58)vs(81.23±5.36)分]、外形美观评分[(97.12±2.33)vs(80.55±4.53)分]高于腹部组(P<0.05);组并发症发生率6.82%低于腹部组的22.73%(P<0.05)。结论:筋膜蒂皮具有术后恢复快、手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势,是修复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安全有效方案。
武延朋
关键词:腹部带蒂皮瓣指背筋膜蒂皮瓣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发症
筋膜蒂皮修复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筋膜蒂皮修复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治疗的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腹部带蒂皮修复治疗,观察组予以筋膜蒂皮修复。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耐磨占比较大,手屈伸功能受限占比较小,住院时间相对较少,皮两点辨别距离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膜蒂皮修复术用于手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有效性、安全性较高,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手功能恢复。
王亚珂
关键词:手指软组织缺损指背筋膜蒂皮瓣创面修复

相关作者

陶忠生
作品数:113被引量:29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人工真皮 显微外科 足部皮肤缺损
冯亚高
作品数:185被引量:42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巨积辉
作品数:999被引量:2,305H指数:2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瓣 第二趾 指损伤
张向宁
作品数:70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足部皮肤缺损 拇指背侧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王达利
作品数:360被引量:1,590H指数:18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 皮瓣修复 创面修复 穿支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