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8篇“ 抢救过程“的相关文章
- 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思考
- 2025年
- 脓毒性休克是重症医学科常见急危重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脏为靶器官之一。液体复苏对于脓毒性休克治疗至关重要,但当患者出现脓毒性心肌病时,其循环通常无法通过液体复苏被改善,甚至会造成循环恶化。2023年10月2日民航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1例在补液过程中循环突然恶化的52岁女性脓毒性休克患者。患者主因"左侧面部麻木20余天,加重伴意识不清5 d"入院。入院时,患者昏迷、经口气管插管状态,血压128/82 mmHg(1 mmHg≈0.133 kPa;静脉泵入去甲肾上腺素0.2μg·kg^(-1)·min^(-1));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感染指标升高。主要诊断:脓毒性休克、肺炎、左侧桥臂急性脑梗死等。入院12 h,根据患者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氧摄取率为31%(>30%),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aCO_(2))为7 mmHg(>6 mmHg),血乳酸(Lac)升高,结合下腔静脉宽度为1.0~1.6 cm,提示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予适当补液。补液后,患者尿量由40 mL/h升至100 mL/h,但血压较前未见明显升高,提示不具备容量反应性,故加用多巴酚丁胺3μg·kg^(-1)·min^(-1)强心治疗,心率无明显上升,血压相对稳定。入院21 h,患者收缩压(SBP)由110~120 mmHg骤降至60~70 mmHg,同时心率由100~110次/min降至80~90次/min,故上调去甲肾上腺素剂量至2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剂量至10μg·kg^(-1)·min^(-1),循环仍无法维持,结合胸片未见张力性气胸等,血常规未提示急性失血可能,肌钙蛋白I(TnI)由3778.8 ng/L降至2025.9 ng/L,B型脑钠肽(BNP)由15 ng/L升至1638 ng/L,心肌酶学变化不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彩超未见肺动脉高压,故考虑血压下降由心功能下降引起,提示患者合并了脓毒性心肌病。经上调多巴酚丁胺泵入剂量至20μg·kg^(-1)·min^(-1),并下调输液速度,减轻心脏前负荷,继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升压约1 h后,患者血压上升,循环趋于稳定,抢救成功。经过60 d的治疗,最终
- 董静郑一
-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
- 整体护理干预在急诊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的应用
- 2025年
- 讨论整体护理干预在急诊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11月,样本量估算法下选取50例急诊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随机抽样法下等额25例生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分析各组护理后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病情恢复时间,并调查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率虽然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实际差异不大,P>0.05。病情恢复时间对比后较对照组,研究组各时间值均更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后较对照组,研究组总发生率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后较对照组,研究组各评分值均更高,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在急诊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的应用可促使患者病情及早恢复常规化,并可预防与减少并发症,且患者对此护理模式有较高满意度。
- 黄爱兰
- 关键词:心肺复苏整体护理
- 标准化护理抢救流程在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中采用标准化护理抢救流程对于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新生儿科2022年4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护理抢救流程。结果 出生5min内、10min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生5min、10min的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的NBNA神经行为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抢救流程能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效率和质量,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健康发育。
- 陈悄秦凤玲陆喜蓝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神经行为发育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价值
- 2024年
- 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临床护理价值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马丽俊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抢救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价值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采用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时间指标、抢救成功率、复发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语言功能评估(WAB)、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时间、等待治疗时间、就诊至溶栓间隔时间均缩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急性脑梗死抢救效果,提升其护理价值。
- 林兰姐林美苏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抢救护理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价值
- 2024年
-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以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涞水县医院的98例急性脑梗患者为对象,经双盲法分组,为常规路径组(49例,常规护理路径)和的急诊路径组(49例,急诊护理路径)。对两组抢救成功率实施统计,记录抢救所需时间、就诊至溶栓时间、接诊及分诊所需时间,比较神经功能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观察并发症。结果 急诊路径组抢救成功率为97.96%,比常规路径组85.71%高(x2=4.900,P=0.027);急诊路径组抢救所需时间、就诊至溶栓时间、接诊及分诊所需时间均短于常规路径组(t=6.121、5.008、7.721、8.837,P<0.001);急诊路径组经干预后,其NIHSS比常规路径组低,MoCA评分则高于常规路径组(t=6.554、3.922,P<0.001);急诊路径组并发症发生率(4.08%)较常规路径组(20.41%)低(x2=4.653,P=0.031)。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通过急诊护理路径能将抢救成功率提升,促使抢救时间缩短,可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及神经功能,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刘文丽
- 关键词:并发症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戒毒场所抢救过程中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就在戒毒场所建立优化护理急救流程进行方法和实践意义的思考。方法 对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医疗中心急诊护理工作、急危重症抢救、急救仪器操作、急救护理操作等方面逐步建立并优化护理流程,形成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流程标准,并根据流程标准进行工作时不断发现漏洞,并加以完善。结果 护理急救流程的优化规范了急救护理工作,让工作更加的有条理,间接的提高了急救的效率。结论 通过优化护理急救流程,显示出了护理工作安全、快捷和高效的工作特点,使护理工作更加全面、戒毒场所更加安全。
- 蒋家琳
- 关键词:急救护理流程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诊抢救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比较两组的抢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个环节用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胡宏敏
- 关键词:急诊护理满意度
- 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
- 2023年
- 探讨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选取3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例,在护理工作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助产护理,比较和分析不同护理方式下获得的新生儿窒息抢救率,统计患儿出现的并发症,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93.33%,结果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未出现死亡患者。观察组出现的并发症(6.67%)比较少,护理满意度(86.67%)较高(P<0.05)。结论 在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助产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得到显著降低,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张小凤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助产护理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
- 2023年
-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过程中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份到12月份收治的230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名患者,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以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停住时限、急诊评估时限、应急时限、医院时限及其并发症概率等情况。结果 结果对比,观察组的各方面数据都比对照组好,而且一些并发症的出现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对比,差距更加突出。结论 采取急诊护理途径有助于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能,压缩救治时限,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因此,这种护理路径得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 程兴朋郑新陇
- 关键词: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干预
相关作者
- 赵文静

- 作品数:101被引量:38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 护理 急诊科 ICU 误服
- 林少宾

- 作品数:62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急诊 急诊患者 医院管理 抢救 AMI
- 杜军

- 作品数:175被引量:204H指数:8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 医院管理 急诊患者 主动脉夹层 急诊科
- 徐韬

- 作品数:147被引量:99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 研究主题:儿童 新生儿 新生儿早期 复苏术 新生儿复苏
- 冯树行

- 作品数:45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急诊 主动脉夹层 急诊患者 抢救 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