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3篇“ 抗病性评价“的相关文章
蒲公英白粉病病原菌鉴定及种质资源抗病性评价
2025年
为明确蒲公英白粉病病原菌及蒲公英种质资源抗病性,调查蒲公英白粉病田间发病症状并利用显微镜观察白粉病病原菌侵染过程,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解析白粉病病原菌种类及生理小种;评价蒲公英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结果表明:病原菌在侵染蒲公英叶片时有4个关键时期:接种后5 d为分生孢子萌发期,10 d为分生孢子形成高峰期,15~20 d为次生菌丝形成高峰期,30 d为分生孢子梗形成高峰期。通过感白粉病蒲公英病样中分离和纯化获得白粉病病原菌BFBJ,病原菌BFBJ能在蒲公英叶片上产生明显的白粉状霉斑及竹节状纵横交错的菌丝分支;通过微生物多样与宏基因组云分析,病原菌BFBJ为叉丝单囊壳菌(Podosphaera macrospora)。对92个蒲公英资源人工接种蒲公英白粉病病原菌BFBJ,按照病情指数划分为7个抗白粉病级别,其中40个种质资源的抗级别为易感(S)或高感(HS);37个种质资源的抗级别为中感(MS)或中抗(MR);9个种质资源的抗级别为抗病(R);5个种质资源的抗级别为高抗(HR);1个种质资源的抗级别为免疫(Ⅰ)。试验成功从感病蒲公英植株中分离和鉴定病原菌,通过种质资源抗病性评价获得1个免疫资源和5个高抗资源,可用于后期抗病育种研究。
冯薇吴哲孟然李赵嘉鲁雪林张丽娜王秀萍
关键词:蒲公英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定抗病性评价
6份玉米Suwan改良系抗病性评价与育种应用
2025年
对西南地区300份玉米育种材料进行筛选与鉴定,从中选取12ED-27、QB2182、QB2218、QB4122、QB5910和QB6231共6份Suwan种质改良系,根据农业农村部《玉米抗病鉴定技术规范》病害鉴定标准,将玉米丝黑穗病、穗腐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大斑病和小斑病等6种病害进行人工接种,并对其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6份Suwan改良系对常见的6种病害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抗,不同材料间对不同的病害抗存在差异。其中,QB6231高抗(HR)丝黑穗病,12ED-27高抗(HR)穗腐病,QB5910高抗(HR)茎腐病,QB2182、QB2218和QB6231高抗(HR)小斑病,QB2182和QB5910高抗(HR)大斑病。这些材料可在西南地区直接或改良利用。
王天宇郭向阳黄露王黎明祝云芳吴迅王安贵刘鹏飞
关键词:玉米改良系抗病性育种应用
一种基于先天免疫生理响应指数的辣椒抗病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先天免疫生理响应指数的辣椒抗病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涉及作物抗病性评价技术领域。本发明对辣椒幼苗外源施加flg22或几丁质,对处理后的辣椒幼苗的先天免疫生理响应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所述先天免疫生理响...
巩雪峰陈鑫许艺宋占锋陈琼李红侯思皓
核桃黑斑病病原鉴定及不同核桃品种的抗病性评价
2024年
为了明确河南省温县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以及不同核桃品种对该病的抗,以当地核桃病果上分离频率较高且具强致病的代表细菌(菌株编号WB-Wen2)为对象,结合菌落形态观察与gyrB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进行鉴定,并采集20个核桃品种的果实,在室内开展抗病性评价。经鉴定,温县核桃黑斑病病原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通过对接种后果实上的病斑直径进行系统聚类分析,20个品种中仅元林、中林1号、中林5号表现抗病,其余17个品种均表现感病,在果实生长后期需注意防控。
吴曼曼孙书豪王霞朱文亭周晨霞张建雨仵春孙炳剑卢绍辉
关键词:核桃黑斑病品种抗病性聚类分析
85份赏食兼用型番茄果实农艺状鉴定及抗病性评价
2024年
为了筛选综合状优良的番茄种质,本研究收集了85份赏食兼用型番茄种质材料,对其进行7个主要农艺状表型遗传多样分析,利用分子标记鉴定5个抗病基因(Ty-1、Ty-2、Ty-3、Tm-2^(a)、Ph-3)。结果表明,供试番茄5个果实农艺状遗传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20%~87%之间,多样指数在4.13~4.90之间。通过抗病性分子标记检测,成功筛选出2份含有3种抗病基因的材料,以及14份含有2种抗病基因的材料。不同番茄种质资源在农艺状和抗病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它们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潜力。
李子薇吕霞张应华彭梦玲许彬
关键词:果实性状抗病性鉴定
巍山县不同玉米品种田间白斑病抗病性评价
2024年
为厘清巍山县推广种植的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白斑病的抗病性情况,对巍山县种植较多的92个玉米品种开展田间抗病性评价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尚单3721、华玉17、民生1567、足玉610、晨光688、水金玉66、水金玉6号、富裕109这8个玉米新优品种在巍山县表现出抗玉米白斑病且高产的优良特;而饲用玉米品种布谷鸟33、金博士817、川单99和鲜食玉米品种太阳花6号、天贵糯932、大玉糯4号对玉米白斑病抗病性要明显优于其他同类供试品种。在巍山县玉米生产工作中推广种植对玉米白斑病高抗以及抗品种,可有效防止玉米白斑病扩散蔓延及大面积暴发成灾,为巍山县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张仕伟马艳杨丽官崇圭杨家虎李凤文王丽琴杨庆文
关键词:玉米品种白斑病抗病性评价
胡萝卜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品种抗病性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根腐病是内蒙古胡萝卜主产区的一种严重病害,为鉴定病原菌和筛选抗病品种,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了病原菌,用肉质根接种法进行了致病测定,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对20个主产区常用品种进行了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胡萝卜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从供试品种中筛选到1个高抗品种(华耐七号),促进了胡萝卜根腐病抗病基因挖掘和抗病品种的选育。
王葆生张艳萍刘晓蕊狄洁增扈顺王永
关键词:胡萝卜根腐病镰刀菌抗病性
十八份欧洲玉米群体选系主要农艺状及抗病性评价
2024年
本文以欧洲早熟玉米群体选育的十八份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主要农艺状及大斑病、丝黑穗病的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十八份自交系中大部分材料在主要农艺状和抗病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E2106、E2111、E2114、E2116等4份材料在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方面表现较突出;E2101、E2105、E2112、E2113、E2117等5份材料在产量和抗病性方面表现均比较突出,其中,E2117、E2105等2份材料高抗大斑病的同时,产量分列第2位和第3位,这些材料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着重加以利用;E2109产量位列第1位,但在抗丝黑穗病方面表现一般,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选择的加以利用。
陈海军
关键词:玉米农艺性状抗病性
杨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防治药剂筛选及杨树抗病性评价被引量:2
2024年
为防治杨树叶枯病,利用单因素试验,对中荷64杨(P.×euramericana cv.‘N3016’)上分离获得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进行了生物学特及室内防治药剂筛选研究,并开展了不同品种杨树抗叶枯病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适宜碳源为玉米粉,适宜氮源为酵母提取物,适宜培养温度范围为25~30℃,适宜pH为8,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致死温度为52℃。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防治药剂筛选,结果显示,选用的5种生物制剂防治效果优于2种化学药剂,各药剂抑制作用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哈茨木霉(3亿菌落/g)、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g)、质量分数为10%的多抗霉素、质量分数为3%的中生菌素、质量分数为2%的宁南霉素、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质量分数为75%的百菌清,将哈茨木霉(3亿菌落/g)和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g)作为防治链格孢菌的适宜药剂。选用7个黑杨派品种杨树,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法,开展了杨树抗叶枯病综合评价,确定中荷64杨为高感品种,中辽1号杨和欧美杨177为中感品种,渤丰1号杨、渤丰3号杨、辽育3号杨和欧美杨111为高抗品种。
冯连荣矫丽曼张妍王乃锐王诗琦彭儒胜宋立志池玉杰
关键词:杨树叶枯病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抗病性评价
陕229×7182小麦遗传群体对黄矮病抗病性评价
小麦黄矮病(Wheat yellow dwarf disease,WYD)是小麦重要的病毒病害之一,其发生主要由蚜虫介体(Aphid vector)传播。小麦黄矮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北、华北、黄淮麦区,陕西、甘肃、...
王岩滨
关键词:小麦黄矮病

相关作者

王晓燕
作品数:324被引量:515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蔗 白叶病 褐锈病 分子检测 蔗区
李文凤
作品数:368被引量:792H指数:18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蔗 褐锈病 白叶病 云南甘蔗 甘蔗害虫
罗志明
作品数:293被引量:703H指数:16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蔗 甘蔗螟虫 甘蔗害虫 白叶病 蔗区
张荣跃
作品数:271被引量:363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蔗 白叶病 褐锈病 分子检测 植原体
单红丽
作品数:270被引量:381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蔗 白叶病 褐锈病 分子检测 植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