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92篇“ 抗感染治疗“的相关文章
- 1例脓毒血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与药学监护
- 2025年
- 目的:分析1例脓毒血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与药学监护过程,为临床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和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患者因“发热伴寒战4 d”入院治疗,入院时患者高热(39.5℃),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4%)、C反应蛋白(109.8 mg/L)、降钙素原(30.37 ng/mL)等感染指标明显异常,经头孢曲松+阿奇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治疗数日后,感染症状未见明显好转,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甚至还进行性升高;之后,患者血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综合其他相关结果后,明确为脓毒血症,随即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莫西沙星;3 d后,患者的感染症状和感染指标均明显好转,表明新抗感染治疗方案有效;又2 d后,患者出现全身瘙痒和局部风团样皮疹,综合患者病史和近期用药史,怀疑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莫西沙星所致,考虑患者感染已基本控制,遂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莫西沙星而续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口服,并进行抗过敏治疗;2 d后,患者皮疹消失;又3 d后,患者出院。结论:针对不明原因发热合并感染表现的患者,临床应积极探寻病原体和感染部位,以便针对性抗感染治疗的开展;而在治疗的同时,临床应做好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范芳文
- 关键词:脓毒血症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药师
- 幽门螺旋杆菌胃溃疡抗感染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胃溃疡抗感染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92例Hp胃溃疡抗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和观察组(左氧氟沙星片联合阿莫西林序贯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有效率、胃溃疡面积、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7 d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胃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CRP、SAA及PC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药物安全性无差异(P>0.05)。结论 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阿莫西林序贯治疗Hp胃溃疡能提高患者有效率,缩小胃溃疡面积,降低机体内炎性反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 郝哲
- 关键词:胃溃疡抗感染治疗序贯治疗
- 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检测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 2025年
- 探讨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检测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感染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比组根据经验用药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感染控制情况(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耐药菌检测阳性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感染控制、耐药菌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比组。观察组治疗后的CRP、白细胞计数和体温均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耐药菌阳性率为16.67%,低于对比组的40%(P<0.05);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15±2.45)天和(11.75±3.45)天,均显著短于对比组的(12.35±3.21)天和(15.25±4.12)天(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比组的73.33%(P<0.05)。结论 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检测能够精准指导抗感染治疗,改善感染控制效果,减少耐药菌的发生,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对优化临床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曾程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检测抗感染治疗耐药菌住院时间
- 肠癌术后腹腔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个体化药学监护分析
- 2025年
- 探讨肠癌术后腹腔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个体化药学监护效果。方法 选取50例肠癌术后腹腔感染患者,以是否进行药学监护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未实施药学监护,药学监护组50例为实施药学监护。对比监护效果。结果 治疗后药学监护组炎性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药学监护在肠癌术后腹腔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改善炎性指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杨俊
- 关键词:腹腔感染抗感染治疗
- 临床药师参与1例反复发作性胆管炎患儿抗感染治疗的药学实践
- 2025年
- 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后反复发作性胆管炎(RC)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为RC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患儿胆道感染的情况、实验室检查并结合文献证据协助医师优化RC的抗感染方案,处理因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的二重感染和细菌耐药,同时为患儿提供全面的药学监护。推荐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及复方磺胺甲?唑治疗患儿胆管炎合并血流感染,并建议使用环丙沙星联合甲硝唑作为降阶梯治疗方案。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使用复方磺胺甲?唑、环丙沙星等药物,患儿胆管炎最终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在RC的长期管理中适时改变治疗策略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感染情况。
- 王东亮丁李乙尤一雯
- 关键词:胆道闭锁胆管炎抗感染治疗
- 集束化抗感染治疗对急诊感染性休克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影响研究
- 2025年
- 探讨集束化抗感染治疗对急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9月-2024年9月我院收治急诊感染性休克患者3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抗感染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体征指标、临床相关指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抗感染治疗有利于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率,可临床应用。
- 赵静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呼吸机联合抗感染治疗重症医学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作用分析
- 2025年
- 观察分析重症医学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ARDS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抗感染基础上应用呼吸机治疗。比较患者呼吸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实验组呼吸功能指标提高,炎症因子水平降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 重症医学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对理想。
- 李广久
- 脑干出血伴肺炎1例抗感染治疗用药分析
- 2025年
- 1病例介绍患者男,41岁,因“突发意识丧失2h”于2022年6月24日转诊至郑州人民医院。此前,患者曾被诊断为“脑梗死”,具体治疗不详。此次入院诊断为:脑干出血、脑梗死、肺炎、痛风及高血压病3级。入院时,患者体温39.2℃,伴有恶心、呕吐4次及肢体抽搐,脉搏106次/min.
- 武天坤李清曼杨宏辉蒋喜巧
- 关键词:脑干出血脑梗死肺炎抗感染用药分析
- 1例肺部感染合并颅内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与药学监护
- 2025年
- 目的:分析1例肺部感染合并颅内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与药学监护要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和结果:该肺癌患者因发热(39℃)、头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综合降钙素原水平和肺部CT检查结果,初步考虑为肺部感染,遂予阿奇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但次日又出现意识不清、唤之不醒等症状,为进一步治疗而我院神经内科;临床综合患者发热、神志模糊、颈抵抗等症状,以及血象和脑脊液检查结果,判断患者还存在颅内感染,遂经验性予万古霉素+美罗培南;3 d后,患者感染症状和相关指标均明显好转,且脑脊液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提示肺炎链球菌,临床考虑美罗培南对肺炎链球菌有较强抗菌作用,遂停用了万古霉素;6 d后,患者再次出现颅内感染表现,考虑肺炎链球菌对美罗培南耐药,遂又加用万古霉素;之后,感染得到控制,但患者出现严重耳鸣和听力下降,临床考虑这可能与万古霉素有关,遂再次停用万古霉素,而改用利奈唑胺,并予对症治疗;但治疗1周后,患者颅内感染反而加重,遂将治疗方案调整为莫西沙星+头孢曲松;之后,患者的感染症状和相关指标逐渐好转,而出院随访显示其听力也部分恢复。结论:颅内感染是较为复杂和严重的感染,临床在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和对血脑屏障的通过情况,并且要做好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和处置准备,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 甘菊文孙伟邓晓兰刘华廖晓飞
- 关键词:颅内感染肺部感染药学监护肺炎链球菌听力损害
- 糖尿病足感染发病机制及抗感染治疗研究进展
- 2025年
-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复发率和截肢率高,带来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它的临床表现多样复杂,从皮肤病变到组织坏死和系统性感染,愈合慢且易复发,神经病变使早期识别困难。糖尿病足感染发病机制包括高血糖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削弱白细胞功能、影响细胞因子等,还促进AGEs形成致慢性炎症;以及局部微环境变化,如微循环障碍和神经病变致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良,为病原体提供条件。本文介绍了临床诊断标准及实验室和影像学评估,临床标准包括观察足部及评估溃疡等,实验室检查有微生物培养等,影像学评估能揭示结构变化。引起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具有多样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糖尿病足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有足部解剖结构、代谢紊乱、血管和神经病变、生活习惯与环境及药物治疗等多个因素。血糖控制和日常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感染有着重要意义,如控制HbA1c水平可降感染风险。治疗原则有血糖控制、伤口护理及必要时手术等。
- 蔡钦云孔亮严雪冰
- 关键词:糖尿病足发病机制病原菌分布
相关作者
- 陈旭岩

- 作品数:143被引量:59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急诊 急诊医师 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 脓毒症
- 张晋萍

- 作品数:182被引量:80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师参与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 李莉霞

- 作品数:111被引量:30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师参与 药学监护 术后感染 药学服务
- 钱鑫

- 作品数:74被引量:197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药师参与 抗感染治疗 临床药学
- 刘又宁

- 作品数:781被引量:6,845H指数:3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抗菌药物 SARS 急性肺损伤 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