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篇“ 抗原成分“的相关文章
一种用于去除软骨下骨抗原成分的离心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去除软骨下骨抗原成分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包含离心管本体和过滤构件;其中,所述过滤构件,可拆卸的挂接于离心管本体内;所述过滤构件,包含过滤兜和挂接件;所述过滤兜,为网兜造型,其底部和侧边均具有网孔...
段王平马永胜刘洋林啟泰杨文铭邢煜刚李鹏翠卫小春
不同离心参数对口蹄疫病毒有效抗原成分回收率的影响
2024年
为了减少在疫苗生产中口蹄疫病毒液及有效成分的损失,试验通过加装在线浊度仪,测试不同离心参数对病毒离心的效果。结果:排渣时间设定为20 min,排渣浊度在50 NTU时病毒颗粒(146S)的回收率最高,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原辅材料的利用率。
张旭山脱浩亮芮弦石正发崔慧雅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疫苗生产
一种移植前减少骨软骨移植物抗原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植前减少骨软骨移植物抗原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新鲜的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物进行一次以上的溶剂清洗后,离心分离。本发明使用高速离心方法在不损伤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情况下更好地清除移植物中的抗原物质,可以...
段王平马永胜刘洋林啟泰杨文铭邢煜刚李鹏翠卫小春
旋毛虫抗原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年来,放疗和化疗等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断发展,但副作用大、生存率低等弊端仍是治疗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肿瘤生物治疗是指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肿瘤进行防治的新疗法[1]。国内外研究者发现,天然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存在于多种生物中,除多种动、植物外,一些寄生虫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目前报道的主要有弓形虫[2]、疟原虫[3]和粪类圆线虫[4]等,从19世纪70年代起,旋毛虫的抗肿瘤研究就进入了研究者们的视野。
李美辰潘靖丹吴合亮张晶晶徐雯雯杜娈英
关键词:旋毛虫抗原抗肿瘤
一种百日咳多种抗原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百日咳多种抗原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所述的多种抗原为百日咳毒素(PT)抗原、丝状血凝素(FHA)抗原和百日咳黏附素(PRN)抗原,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百日咳菌株发酵培养,分别收获培养液上清和菌体沉淀...
胡业勤田聪潘聪曾赟周昉陈雯朱德武段凯李新国瞿明霞
一种百日咳多种抗原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百日咳多种抗原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所述的多种抗原为百日咳毒素(PT)抗原、丝状血凝素(FHA)抗原和百日咳黏附素(PRN)抗原,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百日咳菌株发酵培养,分别收获培养液上清和菌体沉淀...
胡业勤田聪潘聪曾赟周昉陈雯朱德武段凯李新国瞿明霞
Analysis on molecular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four hapten flavonoids in Shuang-huang-lian powder injection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被引量:2
2017年
Baicalein, baicalin, scutellarin and Chrysin-7-O-β-D-glucuronide are the major flavonoids of the Shuang-huang-lian powder injection. These flavonoids are thought to be haptens that can induce allergic reactions.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these haptens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as investigated by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and molecular modeling method. The SPR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se compounds could specifically bind to the BSA with one binding site and 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 (KD) values were determined. Molecular modeling explored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under simulate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The result of molecular modeling indicated that flavonoids could bind with BSA in the hydrophobic pocket of sub-domain II with hydrogen bonding as the main acting force.
江海秀管颜青张笑天韩雅郭宁宁王弘陈世忠
关键词:SPRBSA
同种螺旋神经节和蜗神经抗原免疫致豚鼠听神经病样病变的抗原成分分析
2016年
用同种螺旋神经节和蜗神经抗原免疫19只豚鼠,依据听觉电生理测试和DP OAE试验结果,判断听神经病豚鼠模型。采用豚鼠血清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方法,比对分析模型豚鼠与非模型豚鼠针对组织抗原中不同蛋白条带抗体反应情况,探寻可能的致病抗原成分。结果表明:6只豚鼠出现听神经病样表现,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出现针对相对分子质量3.1×10^4蛋白条带阳性反应。内耳病理观察亦显示其主要免疫炎性损伤部位位于螺旋神经节。实验提示相对分子质量3.1×10^4蛋白成分可能是导致自身免疫性听神经病的主要内耳组织抗原成分
谭长强罗晨曦黄和
关键词:听神经病免疫印迹法
双黄连注射液中半抗原成分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建立双黄连注射液(金银花、黄芩、连翘)中半抗原成分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将黄芩苷(BA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BAL-BSA,免疫家兔获得针对BAL的特异性抗体。以BAL为包被抗原,优化用于检测抗血清效价的间接ELISA法的各项实验条件,并采用优化后的ELISA法检测双黄连注射液中的半抗原成分。结果完全抗原BAL-BSA免疫获得的高效价兔抗血清可以很好地识别BAL;所建立的ELISA法检测结果与双黄连注射液中BAL的量、临床ADR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合成的BAL-BSA完全抗原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与免疫原性;双黄连注射液致敏的主要抗原决定簇与BAL的结构有关;所建立的间接ELISA可用于检测注射液中与BAL结构相关的微量抗原成分
尹婕尹利辉胡昌勤金少鸿
关键词:黄芩苷双黄连注射液半抗原过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抗原决定簇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生产用菌种CMCC58003Fim2、Fim3抗原成分的血清学检测
2013年
目的检测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生产用菌种CMCC58003(简称CMCC58003)的Fim2、Fim3抗原成分。方法运用玻片凝集试验法进行检测。结果现有5个批次CMCC58003的Fim2、Fim3抗原成分的玻片凝集试验均为阳性。结论 5个批次CMCC58003的Fim2、Fim3抗原成分的血清学检测结论为合格。
罗勇赖军严东珍高慧潘海龙
关键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相关作者

陆学东
作品数:316被引量:1,47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检出 病毒 呼吸道病毒 耐药基因 呼吸道感染
尹跃平
作品数:248被引量:75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梅毒 淋病 奈瑟球菌
陈守义
作品数:198被引量:706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华支睾吸虫 克隆 恶性疟原虫 分子分型 基因编码
李琦涵
作品数:272被引量:57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肠道病毒71型 单纯疱疹病毒 疫苗 HSV-1 恒河猴
吴勤学
作品数:135被引量:31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研究主题:麻风 麻风菌 麻风杆菌 银屑病 分枝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