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06篇“ 抗剪承载力计算“的相关文章
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方法
2025年
由角钢和缀条焊接而成的空间钢构架替代传统绑扎钢筋骨架形成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结构构件。本文根据已有的试验结果,在考虑空间钢构架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跨比、尺寸效应等因素的情况下,基于变角桁架模型提出了适合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梁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另外,在分析影响空间钢构架约束作用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引入综合影响系数以及缀条贡献增强系数w,提出了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梁简化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刘龙震
关键词: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简支梁抗剪承载力
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承载力计算方法
2025年
为改善组合梁负弯矩区易开裂的问题,提出超高性能混凝土-窄幅钢箱组合梁结构,基于极限平衡法以及分项叠加法得到了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承载力计算方法。为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以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层厚度以及钢纤维为变量,设计了1根普通混凝土窄幅钢箱组合梁和3根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试件,对试验梁进行跨中反向加载试验,得到组合梁负弯矩下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混凝土窄幅钢箱组合梁,当翼板采用UHPC材料时,翼板中的裂缝分布较为规律,且随着UHPC板厚度的增加,裂缝的分布逐渐呈现竖向等间距分布的特点,当保持翼板的厚度不变,将UHPC层厚度增加50 mm,其屈服荷载增加12.5%,极限荷载增加8.3%,极限荷载对应的挠度值减小了22%。通过分析各试件的屈服挠度以及极限挠度可知,随着UHPC翼板厚度的增加,屈服挠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组合梁弹性阶段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将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分项叠加法所得的计算结果更能有效地反映UHPC层、普通混凝土层、钢箱、配筋以及充填部分混凝土对于承载力的贡献,且结果较为精确。
黄荆莫时旭郑艳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剪承载力负弯矩
一种装配式复合连梁承载力计算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复合连梁承载力计算方法及装置,属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计算装配式复合连梁承载力的初始公式;在初始公式中引入修正系数,得到目标公式,修正系数包括用于描述复合连...
邓庆张世斌李志江罗明星路亚妮谷倩
直加劲肋钢管混凝土矮墩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2025年
大截面钢管混凝土矮墩的性能好,但目前缺乏纵向直加劲肋钢管混凝土矮墩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经试验结果验证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水平单调荷载下55个方形钢管混凝土矮墩的承载力,基于斜压杆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斜压杆宽度和极限压强度变化连续的内填混凝土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修正钢板有效截面面积并考虑钢材应变强化效应,提出了外包钢板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本研究建议的钢管混凝土矮墩承载力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其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值的平均值为0.980,标准差为0.033。建议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为钢管混凝土矮墩震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诸葛翰卿杜锐李帅领
关键词:抗剪承载力
带钢底板UHPC梁承载力计算方法被引量:2
2024年
为研究带钢底板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性能和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的方法,设计制作了7片试验梁开展试验,试验参数包括接缝配置、纵向腹筋设置和跨比;结合极限平衡理论和分项线性叠加思想,建立了考虑箍筋、钢纤维、UHPC基体及钢板贡献的带钢底板UHPC梁承载力计算建议公式,并与法国规范计算公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接缝梁的破坏形态均为接缝处错位的切破坏,主裂缝沿靠近跨中的接缝一侧斜向发展,而完整梁的破坏形态与跨比有关,随着跨比的增加从压破坏向弯破坏转变;接缝的存在会降低带钢底板UHPC梁的承载力,且随跨比的增大而减小,设置纵向腹筋则可有效提高其承载力与变形能力;采用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的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平均比值为0.91,变异系数为0.16,采用法国规范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平均比值为1.08,变异系数为0.29,因此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离散性较小,可适用于带钢底板UHPC梁的承载力计算
晏班夫刘千王凯涂兵柯璐
关键词:抗剪承载力湿接缝
铝合金-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计算方法
2024年
为了改善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在使用中腐蚀生锈、钢筋混凝土劣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铝合金-混凝土组合梁的结构形式,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分析了铝合金-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在不同参数下的变化规律。根据改进拉压杆计算模型得到混凝土的应力传递路径,采用叠加法提出考虑铝合金梁腹板和腹部混凝土贡献的铝合金-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值比值的平均值为1.018,标准差σ为0.151,表明该计算公式离散性较小,具有可行性,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李成华杨萌吴芳
关键词:铝合金结构抗剪承载力
RCS混合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2024年
为研究适用性强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对近年来的RCS节点切破坏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将试验结果与中国规程方法、Nishiyama方法、Parra方法和ASCE指南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各方法的参数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对比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其中Parra方法结果离散性最小,中国规程方法计算最为简便。参数分析表明:4种方法对不同配箍率和不同位置节点均有较好适用性,但对小轴压比节点(轴压比0~0.2)与柱贯通节点预测均偏于保守;中国规程方法对于混凝土强度高于60 MPa的节点预测结果偏于危险,同时对有直交梁节点承载力预测偏于保守。建议在公式中引入混凝土强度系数和直交梁约束系数,用以考虑两者对承载力的影响。
陶宇宸肖志斌肖志斌
关键词:抗剪承载力高强混凝土
基于软化效应的型钢混凝土节点承载力计算被引量:1
2024年
根据现有试验资料,对规范YB 9082—2006《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JGJ 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中型钢混凝土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规范计算结果偏于保守,且离散性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项取值过于简化,导致计算结果离散性大。基于软化效应,考虑主拉方向对主压方向强度的弱化影响,对混凝土强度、配箍率、型钢约束强度、轴压比等因素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承载力计算公式中混凝土项的修正公式,结果表明,所提公式可以合理考虑各因素的影响,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降低离散性。
赵航肖青战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
基于试验数据库的UHPC梁承载力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24年
为研究钢筋UHPC梁的承载力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了钢筋UHPC梁的试验数据库;然后,以此为基础对法国NF P18—710规范、瑞士SIA 2052指南、日本JSCE—2006指南、GB 50010—2010规范、JGJ/T 465—2019规范和DBJ 43/T 325—2017规程中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评估和分析;最后,修正了法国NF P18—710规范的承载力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各规范公式均不同程度地保守估计了钢筋UHPC梁的承载力,其中无腹筋UHPC梁的各规范ξ_(m)为1.71~2.71,有腹筋UHPC梁的各规范ξ_(m)为1.52~2.09;国外规范中,法国NF P18—710规范的ξ_(m)分别为1.52~1.71,预测结果误差最小且安全储备较合理;与法国NF P18—710规范预测结果相比,瑞士SIA 2052指南的ξ_(m)为1.70~1.95,预测结果更为保守;日本JSCE—2006指南对于无腹筋UHPC梁预测结果与法国NF P18—710规范相比较为接近,而对于有腹筋梁预测结果偏差较大;国内规范中,GB 50010—2010规范的预测结果最为保守,ξ_(m)为2.13~2.71;JGJ/T 465—2019规范和DBJ 43/T 325—2017规程在GB 50010—2010规范基础上考虑了钢纤维对承载力的影响,预测精度有所提高。其中,JGJ/T 465—2019规范的ξ_(m)为1.59~1.74,DBJ 43/T 325—2017规程的ξ_(m)为1.66~1.81。基于规范计算模型误差分析,提出了考虑跨比影响的UHPC基体承载力系数和考虑钢纤维影响的钢纤维承载力系数的取值方法,修正了法国NF P18—710规范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较好地预测钢筋UHPC梁的承载力
邱明红晏班夫李钊姜远根张阳邵旭东
关键词:桥梁工程抗剪承载力误差分析
一种考虑内置钢管补强的开洞梁承载力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内置钢管补强的开洞梁承载力计算方法,属于建筑结构领域,针对内置钢管补强的开洞梁,先确定开洞梁的参数,然后采用两点分级加载方式对开洞梁进行加载试验,并利用传感器采集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获取主应力轨迹图,确...
王勇韩冠旭滕飞吁达张亚军李泽峰赵杰古傲林刘豪杰黄昱萌谭泳琳

相关作者

王磊
作品数:293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桥梁 桥梁工程 存储介质 预应力损失 钢绞线
张建仁
作品数:469被引量:2,240H指数:23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桥梁工程 锈蚀 桥梁 斜拉桥 时变可靠度
薛建阳
作品数:805被引量:3,530H指数:37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型钢混凝土 抗震性能 型钢 再生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邓宗才
作品数:431被引量:2,592H指数:27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混凝土 超高性能混凝土 预应力 活性粉末混凝土 弯曲韧性
刘晓星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FRP FRP约束 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 抗剪承载力计算 受剪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