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2篇“ 抑制消减杂交“的相关文章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2020年
目的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和克隆视网膜神经节(RGC)样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提取RGC样细胞总RNA为检测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总RNA为驱动子,进而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方法获得消减杂交产物。结果本消减文库共挑取克隆120个,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其中含有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有20个。在这些阳性克隆中,PCR扩增片段大小分布于250~1500 bp。共得到5个差异基因片段,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与视觉信号转导、神经细胞再生等功能有关。结论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有效地克隆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
牟大鹏王世瑶苏冠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消减杂交
黄独冻后培养胚性愈伤组织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初步探讨黄独胚性愈伤组织冻后黑暗培养修复超低温保存伤害的分子机理,本研究构建了黄独冻后黑暗培养胚性愈伤组织和冻后光周期培养胚性愈伤组织两个c DNA文库(正,反向抑制消减杂交),并对其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正、反向消减文库有效富集了差异基因,消减效率达到要求,插入片段集中于100~500 bp之间,插入片段大小符合要求,重组率大于95%,文库质量较好。正、反向消减文库在基因表达谱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黄独冻后黑暗培养胚性愈伤组织文库在山药储藏蛋白dioscorin、线粒体蛋白、衰老相关蛋白和水解酶等基因与冻后光周期培养胚性愈伤组织文库有较大差异。正、反向消减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了解黄独胚性愈伤组织冻后黑暗培养修复超低温保存伤害的分子机制提供帮助,有利于进一步分离和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克隆部分与黄独胚性愈伤组织冻后黑暗培养有关的全长基因。研究其表达模式,为探索黄独胚性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后植株再生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洪森荣周成城王星宋涵邱丽君吴辉钟露熊思敏罗霞刘行
关键词:超低温保存胚性愈伤组织抑制消减杂交
马铃薯病毒诱导应答基因抑制消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马铃薯病毒积累引起的种薯退化是马铃薯生产中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以马铃薯病毒病携带植株叶片c DNA为试验组(Tester)、脱毒种苗叶片c DNA为驱动组(Driver),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了马铃薯病毒诱导应答基因的c DNA文库;为验证文库构建效果,从文库中随机挑取了98个阳性克隆经PCR验证后测序,获得了45条高质量的有效非重复序列;经与Gen Bank进行同源比对后发现,其中14条非重复序列属于马铃薯病毒基因序列,22条与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9条无同源参考基因;选取文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2个ESTs(expressed sequence tag,表达序列标签)用qRT-PCR技术分析发现,其表达量受马铃薯病毒侵染的诱导。结果表明,该SSH文库构建较为成功,为进一步筛选与马铃薯病毒致病、防御相关的应答基因,解析马铃薯与病毒互作的分子机理,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培育抗病毒马铃薯奠定了基础。
李忠旺陈玉梁欧巧明叶春雷裴怀弟刘新星王红梅罗俊杰
关键词:马铃薯病毒应答基因抑制消减杂交
重金属胁迫下稀有鲫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筛选与分析
2016年
重金属包括镉和铅等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从基因水平研究鱼类应答重金属胁迫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稀有鲫Gobiocypris rarus对镉处理反应的正、反向抑制消减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消减效率达210倍,通过对正、反向文库中部分表达序列标签进行序列测定,获得9条表达丰度较高的表达序列标签,平均长度为438 bp。利用快速扩增c DNA末端技术克隆获得核糖体蛋白s18(Rps18)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长度为525 bp,其中编码区459 bp,编码152个氨基酸,3’非翻译区38 bp,5’非翻译区28 bp。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Rps18基因在铅胁迫下的表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有鲫肝组织中Rps18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较明显。
王春伶张富铁曹文宣王剑伟
关键词:重金属抑制消减杂交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分离酱香风味的相关基因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酱香酒的微生物资源和解释酱香风味的形成机制,以产酱香的枯草芽孢杆菌E20菌株为试验方(tester)、不产酱香的枯草芽孢杆菌10075菌株为驱动方(driver),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ed hybridization,SSH)比较其在基因组的差异,对获得的差异片段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文库基因测序初步获得77个差异基因片段。获取准确的注释有65个代谢物,平均相似度98%。其中,26个为酶。这些酶与乙偶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S)基因、乙酰乳酸脱羧酶(alsD)基因及其相关代谢存在一定的联系,还与美拉德反应相关的反应物存在一定的关系。
朱德丽谢和李茂琴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抑制消减杂交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在昆虫差异表达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是建立在抑制PCR的基础上用于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技术。对SSH技术在分离筛选昆虫不同级型、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性别及外界的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SSH技术在分离昆虫差异表达基因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樊莹董霞
关键词: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昆虫差异表达基因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苹果同源四倍体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寒富苹果是沈阳农业大学育成的二倍体、抗寒大苹果品种,通过秋水仙素诱导获得寒富苹果同源四倍体在田间表现明显矮化等特性。为了探寻苹果同源四倍化后表型差异的分子机理,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分别建立寒富四倍体上调和下调表达cDNA文库。分别从这两个cDNA文库中各随机挑取200个阳性克隆测序,发现其中有211条序列与已知植物基因同源性大于80%,定量RT-PCR验证了部分uni ESTs的表达趋势和表达水平。初步筛选获得了与植株矮化相关的BKI1和DWF4基因,与植物光合特性相关的光系统II中的关键基因Psb Z;发现了四倍体中表达显著上调的Chitinase基因,推测四倍体可能在真菌病害的胁迫中表现更为优良的抗性。本研究为探究同源多倍体差异表型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薛浩张志宏傅俊范王丰马跃
关键词:抑制消减杂交矮化
抑制消减杂交筛选和鉴定镉胁迫下白骨壤的重金属耐受性相关基因
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作为红树林的先锋树种,广泛分布于海岸河口的低潮带,其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为探索红树植物对重金属耐受性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最佳的研究对象。红树林生态系统虽然承受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胁迫...
张骥诚
关键词:差异表达基因抑制消减杂交白骨壤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鉴定绵羊肉质性状相关ESTs
2015年
目前产肉量仍是主导肉用绵羊生产的首要因素,而盲目追求产肉量和产肉效率可能导致肉嫩度、多汁性、风味和色泽等性状下降,如何有效利用我省现有的优良绵羊种质资源,提高绵羊的肉质性状是一个紧迫的问题。通过传统的选择育种很难提高肉质性状,首先缘于肉质是低遗传力性状,遗传背景复杂。
李亚男李春雨
关键词:肉质性状ESTS产肉量生产性状多汁性
大豆再生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被引量:6
2014年
大豆再生受基因型限制,高效稳定再生体系建立难、遗传转化效率低,影响生物技术的应用。为获得与大豆再生相关基因,解析大豆再生基因分子机制,从而建立高效、稳定再生体系,为生物技术在大豆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文章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以东农50子叶节为材料构建消减杂交cDNA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取917个阳性克隆,PCR鉴定插入片段大部分集中在100~750 bp,利用BLAST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序列相似性比对,经过同源性比对归并后得到411个高质量ESTs片段,功能分析表明,这些基因与信号转导、葡萄糖、蛋白质大分子生物合成代谢,光、叶形态发生相关;调控细胞凋亡、细胞自身防御、细胞壁分化;参与各种激素及细胞分裂素介导的信号通路。
武小霞孙晶苏安玉李静刘明张彬彬李冬梅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CDNA文库

相关作者

朱兴全
作品数:499被引量:1,29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弓形虫 PCR 猪蛔虫 PCR扩增 弓形虫病
宋慧群
作品数:129被引量:283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PCR 猪蛔虫 PCR扩增 克隆及序列分析 内转录间隔区
邹丰才
作品数:138被引量:342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寄生虫 猪蛔虫 寄生虫调查 粪样 抑制消减杂交
林瑞庆
作品数:334被引量:833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研究主题:PCR PCR扩增 猪蛔虫 线粒体 内转录间隔区
黄桂君
作品数:272被引量:591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苏省高邮中学
研究主题:肺肿瘤 肺癌 基因转染 多药耐药 多药耐药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