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0篇“ 技术-经济范式“的相关文章
- 数字经济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技术—经济范式”的框架与路径被引量:1
- 2025年
- “技术—经济范式”是在重大技术革命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所经历的三次重大技术革命都带来了相应的经济和制度的进步,并且在先进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新一轮循环,形成相应的“技术—经济范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生产力难以适应发展需要,而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颠覆性的跃迁,引发了对新生产要素、新生产模式、新发展动力的探索,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技术—经济范式”也在技术体系、经济结构、社会制度层面呈现新质化特征。这要求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兼顾技术维度下数字要素的形成和应用、经济维度下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制度维度下发展目标与动力的更新,全方位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 任保平王子月
-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技术
-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逻辑、案例与路径——基于“技术-经济范式”演化的视角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其中的理论:“技术-经济范式”是技术创新对宏观、微观经济结构和运作模式重塑后产生的经济格局,它揭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历经“技术体系-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的演化过程。美国推行的数字经济相关政策虽有着鲜明特色,政策关注点与他国有所差异,但本质上均是遵循“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逻辑,围绕数字化顶层设计、数字化技术发展、数字化人才培训与培养、数字化协同创新、数字化生态系统,旨在驱动企业演化、产业演化、经济系统演化,最终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在中国制造业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下,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完善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加强数字化人才支撑、全方位推动协同创新、建设制造业企业梯队等方面努力。
- 张燕黄俊杰陈臻
- 关键词:数字经济制造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
- 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安全风险研究--基于技术—经济范式视角被引量:3
- 2024年
- 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其安全风险实质上是新技术—经济范式所导致的利益分配格局变化带来的冲突,安全风险治理的本质是技术、经济、社会三者的匹配问题,治理目标在于通过三者的匹配形成一种对新技术的包容—排斥机制。从产生原因来看,技术的不确定性、安全风险在一定时期处于灰色地带带来的治理真空期、政府数字化治理的缺位与越位、制度适应的滞后性等是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从形成机制看,任何一次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都不会自动形成一种包容性的利益分配机制,因此对抗与妥协或者说风险及其治理贯穿着赋能经济的全过程。在新技术—经济范式的能量释放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由旅游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变革引发的技术—经济—社会—政治层面变革的问题,也即数字技术引发的各种变革不能单独在技术和经济领域得到解决。对此,可采取引入技术—经济与社会—政治耦合治理模式、从动态演化角度对顶层政策设计进行持续改进、在矛盾思维和复杂性思维中进行协同治理等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 严伟
- 关键词:数字经济旅游业演化经济学
- 宋代技术-经济范式变革与农商社会成型
- 2024年
-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创新型国家。宋代创新技术在社会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至少形成了农业农具、冶铁采煤、造船航海、桥梁建造、造纸印刷、陶瓷制造和丝棉纺织七个主导技术群。这些技术群不仅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而且相互之间交叉渗透、多重协同、立体关联,演化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农商经济范式,并由此系统地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在长时段视野下,可以发现我国技术-经济范式具有自身演进的特征,历经了农业经济范式、农商经济范式、工商经济范式和数字经济范式的演变序列。
- 柳平生葛金芳
- 关键词:宋代技术-经济范式
- 技术—经济范式赶超机遇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型:概念框架、日本经验与启示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意义]本文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视角把握后发经济体摆脱“追赶—落后—追赶”路径依赖,实现赶超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型的关系,为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有效抓住新一轮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机遇、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过程]首先,构建技术—经济范式赶超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概念框架;然后,分析日本促进技术—经济范式超越追赶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向;最后,辨析当前中国与日本实现技术—经济范式赶超面临的情境异同,指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型的方向。[结果/结论]“导入期”和“转折期”是后发经济体实现技术—经济范式超越追赶中的关键进程,需要国家创新体系给予有效的制度、组织及资源支持。日本经验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转型有4点启示:兼顾范式追赶和范式引领两个有着本质性差异的目标,重视但不拘泥于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重点围绕潜在优势产业布局及一体化政策配套转型,以及着重思考如何借助海外投资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级。
- 杨燕
-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
- 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研究被引量:15
- 2022年
- 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技术-经济范式结构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2012~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Dagumn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法探究其区域差异来源和结构差异来源。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中国各省市、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华东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南、华北地区次之,西南、西北、东北地区数字经济欠发达;(2)研究期内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差异不断缩小,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且其贡献率不断提高;数字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内差异更显著;数字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间差异最为明显;(3)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是社会应用体系和核心产业体系,中南和西南地区则是核心产业体系和数字技术体系。
- 程广斌李莹
- 关键词:数字经济技术-经济范式
- 新技术-经济范式下就业量质协调发展的挑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如何协调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就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题。基于新发展理念和经济增长理论,阐述新时代背景下新技术-经济范式对就业的影响机制。新的范式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就业创造和就业替代并存,二是就业集中和就业技能结构极化,三是就业的灵活性和就业的不安全感并存,四是劳动力供需不匹配加剧隐性失业和非自愿失业。面对新技术-经济范式,从人口总量和人力资本结构、就业政策约束、外贸环境的不确定性、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就业量质协调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剖析影响我国就业量质协调发展的核心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就业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 李启平张宏如
-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数字经济
- 绿色技术-经济范式引领生态文明转型的主要问题与发展策略被引量:4
- 2022年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演化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引领经济社会变迁的演化机理,为我们动态分析绿色技术-经济范式引领生态文明转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通过澄清工业技术-经济范式是否处于潜力衰微阶段、绿色工业革命是否已经拉开序幕、绿色金融资本是否得到适度发展、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面临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障碍等基础问题,可以明确绿色技术-经济范式引领生态文明转型的理论前提、基础条件、关键角色和革新方向。绿色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中国应当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发挥中国特色的治理优势,主动培育绿色技术-经济范式及其社会学习,加速引领和推进生态文明全面转型。
- 邬晓燕
- 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基于对佩蕾丝“技术—经济范式”的继承与批判被引量:3
- 2021年
- 佩蕾丝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技术—经济范式",阐述了历次科技革命中金融资本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但这一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其仅针对核心国家的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而无法为目前仍属于外围国家的我国在实现技术赶超的过程中,金融资本如何有效渗入并发挥助推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在传统的"技术—经济范式"中存在着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不平等,而外围国家要想实现技术赶超就必须完成对传统"技术—经济范式"的超越,以公有金融资本的导入来扭转私人金融资本所固有的逐利逻辑及其必然会产生的虚拟化趋势。
- 乔涵任庆越
- 关键词:金融资本
- 社会—政治范式与技术—经济范式的耦合分析——兼论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政治范式被引量:35
- 2020年
-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问题时代”,增长乏力与不平等日益加剧成为其典型症候。“问题时代”固然与新自由主义的盛行有关,但其时间也恰好与第五次技术革命浪潮同步。第五次技术革命浪潮与前四次技术革命浪潮“绩效”的明显差异,意味着新熊彼特学派传统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不足以解释技术革命浪潮效能释放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单一的制度视角或技术视角都无助于解释“问题时代”的成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技术—经济范式的型构与展开必然受到社会—政治范式的影响,只有在技术—经济范式和社会—政治范式两者耦合的情形下,技术革命浪潮的潜能才能得到“共享式释放”。社会—政治范式与技术—经济范式的耦合分析,对于理解当前数字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 杨虎涛
- 关键词:长波理论
相关作者
- 刘思源

- 作品数:9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技术-经济范式 银行业 范式 新中国 领跑
- 佘运九

- 作品数:30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 研究主题:商业银行 制造业 乡村 金融 银行风险
- 朱光华

- 作品数:2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技术-经济范式 能源问题 能源 环保项目 利益相关者
- 刘书瀚

- 作品数:41被引量:32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服务业
- 刘小军

- 作品数:39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 服务业 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