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3篇“ 承载性状“的相关文章
一种压力型锚杆承载性状智能感知和自适应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型锚杆承载性状智能感知和自适应预估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压力型锚杆的关键节点,获取压力型锚杆的承载性状影响数据;根据所述承载性状影响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承载性状影响系数模型;...
胡晨李艳龙黄珂朱国伟金子冉金备李涛吴晓鸣汪亦显靳幸福张金锋刘倩孙帆白义汉韩瑞祥
基坑开挖对管桩竖向承载性状影响研究
2025年
针对基坑开挖引起管桩挤土效应的弱化,以及挤土效应弱化对管桩承载性质影响问题,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并通过对模型试验进行数值建模,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从桩长、桩间距、桩侧摩阻力系数对开挖卸荷影响下管桩基础承载性状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卸荷对管桩承载特性造成较大影响,极限承载力对应桩顶沉降量提高54.5%;数值计算发现,卸载前后极限荷载所对应最大沉降差率为9.52%,满足工程精度要求,验证了所提数值模型的可靠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桩长提高,最大桩身轴力位置不断上升,而中性点位置却不断下降;桩间距越小,开挖卸荷对桩身轴力影响越大,而对负摩阻力影响越小;摩阻力系数为0.3时,摩阻力系数对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发挥敏感度最高。
杨庆光肖森刘峰柳雄
关键词:承载性状挤土效应侧摩阻力管桩基坑开挖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2025年
为研究嵌岩灌注桩在竖向荷载和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征,采用灌注桩钻孔数字测井系统和钢筋计对嵌岩冲孔灌注桩进行成孔质量检测与桩身应力、应变测试,根据得到的轴向力、端阻力与侧摩阻力的分布关系,利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水平静载试验确定该工程地质条件下冲孔灌注桩的竖向与水平向的承载力,并绘制荷载-沉降位移曲线和水平荷载-时间-位移曲线,分析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与荷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根试验桩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均未达到极限破坏状态,桩侧土阻力已充分发挥,而桩端阻力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表现为摩擦端承桩的特性。本研究可为该工程后续桩基施工及相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提供参考。
罗云华宋亚亚谢永顺王钰轲王兴鲁
关键词:嵌岩灌注桩钢筋计承载性状端阻力侧摩阻力
全套管灌注桩承载性状及施工技术研究
2025年
为了了解全套管灌注桩的承载性状及施工技术,在某一项目勘测现场对桩基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并采用ADINA有限元程序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得到了一些试验数据并通过处理数据绘制出Q-S曲线。经过对模拟试验中得到的有代表性的Q-S曲线进行分析研究,可知这些Q-S曲线具有明显的双曲线特征,以此来研究全套管灌注桩的承载性状并对实际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卫少波
关键词:全套管灌注桩承载性状施工技术
隧道开挖对临近单桩及群桩承载性状影响的数值分析
2025年
为研究盾构隧道开挖对临近单桩及群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基于ABAQUS数值模拟,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建立三维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非均质土中隧道开挖对邻近单桩和群桩内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非均质上软下硬的土体结构层中,隧道开挖所引起的单桩桩顶会产生较大的水平变形,且单桩在上软下硬土层中的沉降明显大于上硬下软土层中的位移;2)非均质土中隧道开挖对群桩内力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单桩变形影响;3)与均质土相比,各层土的刚度差异性越大,桩体沉降变形越大。实际工程中,在上软下硬的土层中,应重视桩顶沉降变形的监测与支护。对于上层软土,施工中可采取注浆加固的方法以提高软土刚度。
陈昌盛
关键词:隧道开挖数值模拟
灌注桩的承载性状分析研究
2024年
通过实测桩身应力得到桩的端承力和桩侧的摩擦力在载荷递增过程中相互交叉影响,且桩侧的摩擦力先于桩的端承力达到受力极限状态。另外,统计分析端承力与摩擦力的发挥情况,整桩设计的安全系数为2倍,实测端承力的安全系数为5.2倍,实测摩擦力的安全系数为1.7倍。S-lgQ法和Q-Sb法划分侧摩擦力和端承力,与实测内力结果比对,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基本能够判定桩的承载性状。论证了桩的受力—位移曲线(Q-S),是桩的承载性状(侧摩擦力、端承力和桩身压缩量)的综合反映。
王昆张召彬韩文永赵海超李汇丽
关键词:承载性状分析载荷试验
软土地区布袋注浆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分析
2024年
通过研究土体、桩体及桩-土接触面的摩擦,并对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及传力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桩长、桩间距对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状的影响。本文基于有限元程序ABAQUS,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布袋注浆桩复合地基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控制单一变量分析随桩长、桩间距变化的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状的变化。研究发现复合地基桩顶处存在较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在桩身上部逐渐衰减且在下部速度加快。随着荷载增加,桩身上部侧摩阻力增加且分布趋势随桩长变化而产生的差别不大,发挥程度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结果表明:布袋注浆桩能够将荷载传递到深部土层,侧摩阻力在桩身上部得到稳定发挥,下部侧摩阻力发挥程度大,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时应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和桩间土固结作用的影响。
彭仪普汤致远邓湘洋李剑李子超
关键词:有限元模型桩-土相互作用地基承载力
桩网结构路基动静承载性状分析
2024年
为研究桩网结构路基在静动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桩网结构路基在静动两种荷载下的承载特性、荷载传递机理、土拱形成及发展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分析静动两种工况下桩土应力、桩周土压力分布、桩土应力比及土拱效应,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基桩轴向应力约为400 kPa,最大土压力出现在路基中部,且沿路基横向向外逐渐减小;动载作用下沿路基横向布置的桩体的动应力在埋深方向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竖向应力最大值约为静载下的160%;动载下路基内部土拱效应较静载有大幅削弱,其中削弱最大的为四桩中心处的空间土拱效应,其桩土应力比约为静载的29.3%。
邓友生李龙张克钦李文杰肇慧玲
关键词:桩网结构路基动荷载桩土应力比土拱效应
超长PHC管桩竖向抗压承载性状分析
2024年
为研究超长PHC管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基于6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改变模型中的桩长,探究单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设计最大试验荷载内加载时,端承摩擦型的超长桩Q-s曲线呈缓变型,未见破坏突变特征点,以桩顶位移控制确定单桩极限抗压承载力时,需考虑扣除桩身压缩量,不可忽略桩身压缩量;超长桩的桩身竖向位移呈现上部大,下部小的分布,而短桩的桩身各深度处竖向位移相差很小;超长桩上部的桩周侧摩阻力先发挥,下部后发挥,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发挥的特征,而短桩的桩周侧摩阻力基本同步发挥;短桩的轴力沿深度的衰减速率相差不大,而超长桩的轴力衰减主要集中在桩身上部。
王建陈聪刘芳智郑伟明
关键词:超长PHC管桩
大厚度分层地基土中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性状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西北地区城市化进展的加速,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日益增多,而这些工程项目因其巨大的结构负荷并且面临着西北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钻孔灌注桩在工程中应用变得更加广泛。目前钻孔灌注桩理论分析方面多考虑均匀土体情况下的...
朱文涛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桩端沉渣单桩沉降荷载-位移曲线

相关作者

高广运
作品数:413被引量:2,829H指数:2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地面振动 薄层法 饱和地基 隔振 大直径扩底桩
张明义
作品数:484被引量:1,350H指数:21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抗浮锚杆 静压桩 GFRP 原位试验 纤维筋
王成华
作品数:134被引量:1,011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非饱和土 基坑 土坡 安全系数 模型试验
白晓宇
作品数:424被引量:902H指数:17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抗浮锚杆 GFRP 原位试验 纤维筋 地基基础工程
蒋建平
作品数:168被引量:1,10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海事大学
研究主题:ABAQUS 数值模拟 承载力 苏通大桥 端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