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6篇“ 执行救济“的相关文章
案外人执行救济机制的体系化反思被引量:2
2024年
在现行的法律结构中,民事执行中案外人执行救济呈现多头局面,相关制度不太统一、不够协调,欠缺体系化。在国家着手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大背景下,认真对待案外人的执行救济机制,具有显著意义。体系化建构案外人执行救济制度的关键在于理性定位各种案外人执行救济制度的应然功能和运行原理,平衡好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当事人与案外人的利益,注重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之间的契合,处理好实体救济与程序救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完善案外人执行救济具体制度。
潘剑锋
关键词:体系化一审终审
赋强公证债权文书债务人执行救济路径的体系性反思
2024年
赋强公证债权文书债务人的执行救济路径驳杂,包括驳回执行申请、不予执行、一般执行异议、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书之诉、另行起诉等不同的救济路径。其救济路径繁多,却缺乏内在的协调与体系的融贯。具体而言,在程序性救济路径的安排上,执行异议程序分置模式背离了执行形式化原则的要求,不予执行对应的公证债权文书严重程序违法情形应当归类为不当执行范畴,也就不能将其按照执行异议程序进行看待。在实体性救济路径的设置上,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书诉讼与另行起诉的关系未能理清,二者并行或是排斥需要解释论的作业予以澄清。对其执行救济路径的体系化整理,一方面,可以在程序性救济路径上将不予执行救济予以废弃,将对严重程序违法的公证债权文书救济回归债务人异议之诉的轨迹;另一方面,在实体性救济路径方面应当明确应以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书诉讼排斥另行起诉为原则,只有例外情形可以允许债务人通过另行起诉救济
赵志超
关键词:程序救济
我国案外人执行救济制度研究
2024年
随着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的不断增多,案外人的实体权利时常遭受到不当执行的损害。基于保障案外人利益的需要,我国制定了案外人执行救济制度,包含案外人执行异议、案外人申请再审、案外人异议之诉、第三人撤销之诉等。本文在梳理了几种制度的基础上,发现即便已有制度为案外人在执行程序中提供了多种救济途径,各种制度之间仍存在漏洞,包括案外人执行异议前置程序的适用影响审判效率、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具体规定尚不明确、各项制度之间衔接不畅等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应取消案外人执行异议前置程序、完善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并且案外人的执行救济方式应在法律条文中明确,用以更好地保障案外人的合法权利。
吕方
关键词:案外人执行救济权利保障
论案外人实体性执行救济路径的模式抉择——以案外人执行异议程序的批判为中心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非讼程序不能妥善处理具有强烈对抗性、复杂性的不当执行实体争议的致命缺陷,以及案外人执行异议程序不仅没有提高执行效率,反而成为了案外人拖延执行的合法途径的实践效果,关于案外人执行异议与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之间关系的程序安排,无论是异议前置模式还是自由选择模式均不具有合理性。其实,我国法上的案外人执行异议程序,罗马法上的第三人对扣押的异议程序,与德国理论上的分段式执行救济程序,均未实现加速审理进程以及全面保护案外人利益的目的。未来的《民事强制执行法》应当采取直接起诉模式,严格区分因违法执行行为引发的程序争议与因不当执行行为引发的实体争议,构建程序上的执行救济方法与实体上的执行救济方法泾渭分明的双轨执行救济体制。
庄诗岳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执行救济体系是以一系列概念、理论、原则、制度、规则所组成的规范体系。执行救济体系应当以若干概念为基础进行教义学展开,但这样的概念不是评价性概念,而是具有明确内涵与外延,能够将规范背后的价值体现在规则体系内,且可被逻辑的的概念,比如“违法执行”“不当执行”等。从执行救济制度类型上看,执行救济既包含诉讼性制度安排,也包含非诉讼性质的制度安排。从过程功能上看,执行救济是从诉讼到执行,从执行衍生诉讼,再到执行的关键性制度安排,即有执行依据的补强功能,也是执行案外人权益的保护功能。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从执行救济规范的评价对象执行行为入手,以执行行为理论为基石,区分出违法执行和不当执行,提出“行为合法性”与“结果正当性”的执行救济二元规范评价理论。
张哲浩
关键词:民事执行执行救济
论“外延型”执行救济制度体系被引量:8
2023年
强制执行天然带有侵害当事人与利害关系人权益的“基因”,需要通过执行救济制度予以规范和制止。以侵害性执行行为作为逻辑起点,按照违法执行和不当执行的分类,对应设置“内嵌型”与“外延型”执行救济制度。“外延型”执行救济制度旨在救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民事实体权益,主要包括执行异议之诉、债务人异议之诉、执行主体适格异议之诉、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等四种诉讼。以《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为中心,为完善“外延型”执行救济制度,需要展开解释论与立法论分析。除了参考域外立法例及理论学说,还应重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影响。
陈杭平
关键词:执行救济执行异议之诉债务人异议之诉
论民事执行救济的范围与体系--兼评《强制执行法(草案)》中的执行救济规定
近年来,“执行乱”问题成为民事执行领域的热点问题,这与我国的执行救济不够完善有关。当前我国立法对执行救济的规定并不多,学界对执行救济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执行救济制度在整个执行程序里较为薄弱。《强制执行法(草案)》(以下简称...
谢天红
关键词:民事执行救济执行救济制度案外人异议
浅议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2022年
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分析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相关问题,首先探索了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基本概念,同时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具体的审查程序,救济机关以及债务人的权利问题等方面入手,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给当事人提供更多的帮助,保障法律体系的完善性,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贾群
关键词:民事执行救济制度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体系化的逻辑基础与路径选择被引量:4
2022年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是一个基础而复杂的理论命题,同时是一个契合了权利救济与权力制约功能原理的科学规范体系。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体系化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需求,执行理论自身的自洽性与系统性提供了执行救济制度体系化的理论根据,形式多样的瑕疵执行行为构成了执行救济制度体系化的事实基础。执行救济制度的体系化绝不是一种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演绎,更要践行一种制度对现实的理性回应。“程序”与“实体”的划分与关联是民事执行救济制度体系化的路径选择,充分尊重执行实践中实体争议与程序争议的本质差异,在保证执行救济中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相分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程序与实体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二元救济体系,从而实现对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全方位救济
陈衍桥
关键词:执行救济体系化
执行异议之诉与隐名权利人的执行救济
执行异议之诉所要解决的是依法应该优先保护哪一方当事人。实务中一般依据外观主义标准审理隐名权利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案件,但有必要从权利性质出发,在物债两分的民法框架下建构明确的排除规则。革新后的外观主义强调信赖有强度区分和...
侯懿珈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外观主义

相关作者

张卫平
作品数:221被引量:4,868H指数:4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司法公正 民事诉讼制度
柯冬英
作品数:9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民事执行异议制度 执行异议 执行救济 著作权 知识经济
王亚新
作品数:93被引量:1,523H指数:2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 法院 民事审判 司法改革
谭国良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案外人异议之诉 案外人 法院调解 民事执行 热成因
宫雪
作品数:22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民事执行 扣押财产 习惯法 渊源 英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