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21篇“ 手法复位“的相关文章
- 一种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床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床,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床板、床板可拆卸地放置在床架上,床架通过四根伸缩杆支撑并远离地面,床板上设置有床垫,床垫包括折叠垫和固定垫,折叠垫的表面设有安全带;固定垫可拆卸地与床板连接,折...
- 樊荣周振华后显华陈林杨洪川王必佳
- 简述手法复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
- 2025年
- 特日棍巴雅尔朝鲁
- 浮针联合手法复位治疗骶髂关节紊乱30例
- 2025年
-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手法复位治疗骶髂关节紊乱(SJD)的疗效。方法选取2024年1—6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SJD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浮针治疗,2组于疗程前3 d均每天治疗1次,之后隔天治疗1次,总共治疗9次,疗程15 d。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2组总有效率均为1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腰腿部疼痛VAS、ODI评分以及血清IL-1β、5-HT、β-EP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JOA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联合手法复位治疗SJD,可更好地缓解腰腿部疼痛,改善骶髂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何志雄危虹
- 关键词:骶髂关节紊乱手法复位
- 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 2025年
-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消肿活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肿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掌倾角、尺偏角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VAS评分、BMD值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PINP、BGP、CTX-1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
- 杨承一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
-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通络续骨汤疗效分析
- 2025年
- 探究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口服通络续骨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邯郸市中医院骨伤科收集2022年9月-2024年9月合适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4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加用口服我院自拟方通络续骨汤,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两周为一疗程,从两组并发症、腕关节功能和影像学等指标分析两组临床差异。结果 治疗之前以及复位成功当时所有患者之间各项临床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进行到2周以后时,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握力、尺偏角、掌倾角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口服通络续骨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得到更好的腕关节功能恢复和影像学指标,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石赫杨子函蒿俊行张恒云宁俊丽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
- 益气升提固脱法针刺联合手法复位治疗产后痔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益气升提固脱法针刺联合手法复位治疗产后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痔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予手法复位后进行益气升提固脱法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水肿、疼痛评分以及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水肿、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气升提固脱法针刺联合手法复位治疗产后痔患者,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水肿、疼痛程度,缓解症状,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肛门括约肌群的功能活动以改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而发挥治疗作用。
- 肖团有刘先韶李忠海卫彦陈怒戈
- 关键词:手法复位针刺疗法
- 前庭康复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对手法复位成功后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患者给与前庭康复治疗,应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价,观察疗效。方法回顾+前瞻性分析2022年01月至2023年10月哈尔滨二四二医院收治的82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复位组和康复复位组,复位组给与基础用药治疗加手法复位治疗,康复复位组在复位组基础上给与前庭康复训练,后半规管BPPV患者给与Brandt-Daroff训练,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给与Cawthorne-Cooksey训练及体位限制,比较两组的DHI、VSI及BBS评分、总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4天后康复复位组的DHI评分:功能(9.09±1.43)分,躯体(6.67±1.13)分,情感(10.34±1.97)分,均显著低于复位组(15.74±2.07,10.71±1.49,17.0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康复复位组的VSI评分(26.97±3.39)分,显著低于复位组(34.97±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康复复位组的BBS评分(44.98±3.38)分,显著高于复位组的(29.71±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康复复位组7.50%(3/40)高于复位组2.38%(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康复复位组总有效率95.0%[(30+9)/40]高于复位组的81.0%[(18+1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康复复位组的复发率为5.00%(2/40),低于复位组11.90%(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联合手法复位治疗BPPV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程度,减少复发概率并改善患者平衡功能。
- 曲典王琳琳刘嘉慧孟欣郝璐璐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手法复位前庭康复
- 倍他司汀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 分析倍他司汀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2月泗洪安颐医院收治的111例BPPV患者,利用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予以Epley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予以倍他司汀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前庭症状、生活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改善率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前庭症状各维度评分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司汀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BPPV具有一定优势,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前庭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复发率较低。
- 李程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倍他司汀生活质量头痛复发率
- 数字处方指导手法复位穿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0例
- 2025年
- 目的探讨数字处方量化指导下中医手法复位闭合穿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1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病房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应用CT采集患者骨折数据,三维建模后模拟复位并形成“数字处方”,以此指导中医手法复位,并用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结果30例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术后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优于术前(P<0.05)。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6.7%。结论数字处方量化指导下手法复位闭合穿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时间短,复位质量高,骨折愈合好,安全可靠。
- 刘小平沈润斌石龙涛李建华李博李国梁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数字骨科中医手法整复外固定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2024年9月青海红十字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43例)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头晕程度、前庭功能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头晕程度、前庭功能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BS评分、疗效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V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头晕程度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倍他司汀治疗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的基础上,葛根素注射液的联用能够减轻头晕程度,促进前庭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疗效高,值得应用.
- 马佐鹏葛塬赵慧珍张小红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葛根素注射液倍他司汀手法复位
相关作者
- 成永忠

- 作品数:140被引量:56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研究主题:三踝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器 手法复位 骨折
- 杨茂清

- 作品数:89被引量:358H指数:9
- 供职机构:文登整骨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手法复位 内固定治疗 经皮穿针 内固定
- 李进让

- 作品数:326被引量:1,813H指数:21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咽喉反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喉肿瘤 吞咽
- 李红卫

- 作品数:67被引量:279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复位 椎间孔 手法 椎间盘移位
- 徐志强

- 作品数:61被引量:35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手法复位 跟骨骨折 手法整复 骨外固定器 波及跟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