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94 篇“ 截骨矫形 “的相关文章
一种截 骨 矫形 导向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截 骨 矫形 导向器,包括固定瞄准件、活动瞄准件、齿轮、导向杆和撑开片,固定瞄准件包括固定瞄准块,以及设置在固定瞄准块顶部一侧的弧形齿条;活动瞄准件包括活动瞄准块,以及设置在活动瞄准块上端且用于装配弧形齿条的... 方加虎一种新型截 骨 矫形 植入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截 骨 矫形 植入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在术前采集患者医疗影像和骨 密度数据;骨 撑开组件:包括第一撑开片、第二撑开片和驱动件,第一撑开片与第二撑开片铰接,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撑开片转动改... 吕正涛一种截 骨 矫形 导向外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截 骨 矫形 导向外固定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截 骨 矫形 导向外固定装置,其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和稳定机构,从而使截 骨 恢复治疗过程中,不仅可以对断裂处进行角度调节,还可以使设备更加贴合病人伤病处,使病人更加舒适;包括... 夏祖辉 刘沛 蔡一强 赵敏 袁林微创截 骨 矫形 术治疗[母]外翻 2025年 外翻是足部常见畸形之一,截 骨 矫形 手术可以有效矫正畸形、缓解疼痛。近些年来,[母]外翻微创截 骨 矫形 术因其围手术期优势(切口小、恢复快)和有效性,受到广大医患的关注。与第一、第二代外翻微创截 骨 技术相比,第三代微创技术具有截 骨 方便、矫形 能力强、内固定牢固等优势,迅速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尽管如此,第三代微创技术术后仍会发生神经损伤、转移性跖痛等并发症,因此操作要点和技巧需要临床医生重视。高扭矩的动力系统、便携的术中透视设备以及合适的复位与内固定器械都是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微创截 骨 的方式为"V"形或横行(也有学者将横行定义为第四代微创截 骨 技术),截 骨 方向一般建议垂直于第二跖骨 。利用撬棒等外推跖骨 头时应注重三维矫形 ,内固定置钉时可采用"in-out-in"的方式并避开足背内侧皮神经,采用Akin截 骨 时应尽量保留对侧皮质的连续性,外侧内收肌的松解和内侧关节囊的紧缩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软组织平衡,术后良好的包扎与镇痛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熟练掌握微创[母]外翻矫形 技术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与操作经验,只有严格控制适应证的选择、术前充分评估以及围手术期管理,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 王旭 滕兆麟 耿翔关键词:截骨术 一种下肢3D术前智能截 骨 矫形 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肢3D术前智能截 骨 矫形 方法与系统,包括:特征点采集模块、机械轴构建模块、关节线构建模块、测量模块、解剖轴构建模块、切割面定位模块、截 骨 模块、旋转轴确定模块、矫正角度确定模块、自动矫正模块、手动调整模块。本... 石志良 廖诗旗 祝少博 朱佳佳 汪鹏程一种3D截 骨 矫形 术前智能规划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3D截 骨 矫形 术前智能规划方法和系统,根据骨 骼畸形模型建立局部坐标系,使用模型配准模块完成骨 骼远端的局部配准,利用空间范围窗体函数绘制畸形骨 模型相较于重建目标模型的畸形函数图像,并大致确定畸形骨 的畸形范围,完... 石志良 廖诗旗 祝少博 朱佳佳 汪鹏程3D打印联合骨 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股骨 截 骨 矫形 术1例报告 2025年 目的:报道1例3D打印联合骨 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截 骨 矫形 术治疗双侧股骨 畸形合并膝外翻的病例,以提高对该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例由佝偻病导致双侧股骨 畸形合并膝外翻患者,报道其病史、症状、体征、诊治过程和随访结果。结果:本例患者为男性,26岁,因“双下肢畸形12年,双膝疼痛2年”来我院就诊,经双下肢站立全长X线和血生化等检查提示双侧股骨 畸形合并膝外翻,佝偻病。根据术前CT设计一种截 骨 、复位和钢板订位一体化的3D打印导板,联合天玑®骨 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双侧股骨 截 骨 矫形 术治疗,右侧手术2个月后左侧手术,术后给予补液、抗炎、镇痛等对症支持治疗并指导功能锻炼。左侧术后4月、9月和15月随访。术中3次C臂透视;左侧术后4个月随访:X线示截 骨 断端少许骨 痂生长,下肢力线恢复正常,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为0;左侧术后9个月随访:X线示截 骨 断端模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为100;随访期间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3D打印联合骨 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截 骨 矫形 术治疗双侧股骨 畸形合并膝外翻,手术的精确度和准确率高,临床疗效良好,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董庆元 朱晓彬 杨志强 谢远龙 雷军 蔡林关键词:3D打印 截骨矫形 膝外翻 桡骨 远端截 骨 矫形 并尺骨 “Z”字形截 骨 治疗陈旧性桡骨 远端骨 折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桡骨 远端截 骨 矫形 并尺骨 “Z”字形截 骨 治疗陈旧性桡骨 远端骨 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陈旧性桡骨 远端骨 折、桡骨 短缩畸形愈合伴腕关节疼痛功能障碍12例患者的资料,均采用桡骨 远端截 骨 矫形 +尺骨 “Z”字形截 骨 术治疗,评价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Gartland and Werley功能评分。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效、骨 不连等并发症,术后患者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屈伸功能及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术后腕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桡骨 远端截 骨 矫形 并尺骨 “Z”字形短缩截 骨 治疗陈旧性桡骨 远端骨 折安全有效。 刘合亮 陈航 郑世雄关键词: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 钢板内固定 拇指多指切除截 骨 矫形 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的效果 2025年 目的研究拇指多指切除截 骨 矫形 克氏针内固定术在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采用多指切除截 骨 矫形 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方案。以Kawabata评分作为参考,比较两组患儿术后6个月指关节活动范围、成角畸形、指关节稳定性情况,术后6个月内定期对患儿进行回访,记录术后患儿在社交态度上的改善情况,同时对患儿家属进行回访,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的关节活动范围、指关节稳定性及成角畸形评分分别为(1.75±0.22)分、(1.58±0.37)分、(0.88±0.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2±0.38)分、(1.32±0.37)分、(0.62±0.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手术优良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儿的社交积极率均升高,且观察组患儿术后社交积极率为58.00%,明显高于对照组3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手术的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拇指多指切除截 骨 矫形 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占豪 王子木 王军建 朱豪伟关键词:克氏针内固定术 截骨矫形 全程护理模式对脊柱截 骨 矫形 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影响分析 2025年 分析在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行脊柱截 骨 矫形 技术的患者中应用全程护理模式对于改善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本院实施脊柱截 骨 矫形 技术的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程护理模式;结果:术后各阶段观察组功能障碍评分均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VAS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较高(P<0.05);结论:对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脊柱截 骨 矫形 技术的过程中应用全程护理的干预模式,能够在术后持续降低患者的ODI指数,并在缓解疼痛、提升预后上显示出积极作用。 赵晓青关键词:脊柱侧后凸畸形 全程护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相关作者
邱勇 作品数:1,460 被引量:4,199 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王斌 作品数:1,958 被引量:5,935 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特发性脊柱侧凸 胸腰椎后凸畸形 钱邦平 作品数:589 被引量:1,948 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胸腰椎后凸畸形 朱泽章 作品数:953 被引量:2,652 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俞杨 作品数:406 被引量:1,391 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特发性脊柱侧凸 胸腰椎后凸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