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03篇“ 成骨活性“的相关文章
- 贻贝启发接枝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的介孔生物玻璃修复股骨髁缺损
- 2025年
-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胚胎发育、骨骼形成和再生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高剂量应用与癌症发病密切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段L20能够有效减少癌症等不良反应,并可显著促进骨组织再生。目的: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肽段以贻贝衍生肽模拟策略接枝在介孔生物玻璃表面,探究其对组织工程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1)采用模板法合成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采用一步法合成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L20的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表征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L20介孔活性玻璃纳米颗粒的形貌与体外缓释性能。(2)分离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2代后分别与PBS(空白组)、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对照组)、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L20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实验组)共培养,采用细胞活死荧光染色和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和细胞增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成骨诱导分化后,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S染色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检测。(3)取15只SD大鼠,建立双侧股骨髁缺损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组(n=5)不植入任何材料,对照组(n=5)植入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实验组(n=5)植入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L20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术后8周,进行股骨Micro-CT扫描与组织形态观察。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下可见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L20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为球形、单分散颗粒,透射电镜下可见其具有多孔结构,平均粒径为(268.10±0.58) nm,体外可缓释L20。(2)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L20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无细胞毒性,并且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黏附;与空白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细胞外基质矿化能力均升高(P <0.05),碱性磷酸酶、Runx2、骨钙素mRNA表达升高(P <0.05)。(3)股骨Micro-C
- 俞磊张巍秦毅葛高然柏家祥耿德春
- 关键词:成骨细胞分化
- 共价修饰时间对乳铁蛋白-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复合物结构及成骨活性的影响
- 2025年
- 为通过利用营养素间的相互作用提升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在健康领域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引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探索其与LF共价结合的潜力,旨在提升LF的生物活性并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圆二色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内源性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差示扫描量热等技术,研究共价作用时间对LF-EGCG复合物结构、热稳定性及成骨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GCG与LF共价结合0.5 h时,LF的二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复合物的表面疏水性显著降低(1304.00,相比LF下降约85.03%)。在复合物中蛋白质量浓度为100μg/mL条件下,LF-EGCG复合物能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24 h增殖率提升至1.43)并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处理7 d增加至15.27 U/g,相比对照组提高56.61%)。本研究可为LF的功能化改性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其在骨健康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 翟珍妮廉小妮郑佳雨陈慧伶樊凤娇方勇
- 关键词:乳铁蛋白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成骨活性
- 成骨生长肽改性聚醚醚酮表面及其体外成骨活性
- 2024年
- 为提高聚醚醚酮(PEEK)的成骨活性,首先利用碱性条件下多巴胺(DA)发生氧化自聚合在其表面形成聚多巴胺(PDA)涂层,其次通过PDA将具有成骨活性的成骨生长肽(OGP)化学键合在其表面。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水接触角测试对改性前后的PEEK表面进行表征。同时,使用成骨细胞MC3T3-E1评价表面未改性和改性PEEK的体外成骨细胞的相容性和成骨活性。XPS结果表明,PEEK表面成功形成PDA涂层,并且通过PDA成功将OGP化学键合在PEEK表面。SEM和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PDA及OGP改性后PEEK表面形貌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表面亲水性逐渐增强。体外使用成骨细胞MC3T3-E1评价结果显示,与未改性的PEEK相比,PDA及OGP修饰的PEEK表面均改善了成骨细胞MC3T3-E1的黏附、铺展、增殖和成骨分化活性,其中OGP改性的PEEK表面呈现出最佳的成骨细胞黏附、铺展、增殖和成骨分化活性。以上结果表明PEEK表面修饰OGP,可有效提高其成骨细胞相容性和成骨活性,增强了其在骨科等临床领域应用的潜力。
- 杨茗园余萍萍李梦琦张永恒郑延延刘吕花
- 关键词:聚醚醚酮表面改性成骨生长肽成骨活性
- 一种具有稳定成骨活性的多孔电纺丝骨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稳定成骨活性的多孔电纺丝骨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PCL电纺丝薄膜;在所述PCL电纺丝薄膜的表面沉积PDA,得到经PDA表面改性的PCL电纺丝薄膜;在所述经PDA表面改性的PCL电...
- 李忠海张文涛王志鹏王诗媛
- 复合骨再生支架的构建及其促大鼠肌袋成骨活性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构建丝素蛋白(SF)、细菌纤维素(BCNR)、羟基磷灰石(HAp)复合骨再生支架并评价其促成骨活性的价值。方法将HAp颗粒、BCNR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依次加入SF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倒入不同大小的模具,-25℃下处理24 h,冷冻成型,通过冻干机将复合支架冻干。将SF与BCNR不同质量比的复合支架设置为A组(2∶1)、B组(4∶1)、C组(6∶1),将未加入BMP2的无活性复合支架设置为D组。扫描电镜检测支架的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压汞仪检测支架的孔隙率;万能材料试验机压缩支架,获得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支架的压缩强度和杨氏模量。将永生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iMEF)接种到A组、B组、C组及D组复合支架上。细胞接种4、8 d后,细胞活/死染色检测各组活细胞和死细胞比例;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各组染色阳性细胞;ALP活性检测观察各组细胞的ALP活性。选取15只雌性SD大鼠,构建大鼠肌袋异位成骨模型,植入不同SF与BCNR质量比的复合支架及未加入BMP2的无活性复合支架,分别为A′组(2∶1)、B′组(4∶1)、C′组(6∶1)和D′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3只。假手术组在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股四头肌肌肉,于肌肉中形成肌袋后,仅缝合肌袋及皮肤,不植入支架,其他四组在肌袋内植入对应的支架,并缝合肌袋及皮肤。术后2、4周行X线片检查,观察各组骨形成情况。术后4周,收集植入的支架与组织复合物,进行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成骨情况。另对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成骨标志物Ⅰ型胶原蛋白(COL1)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结果扫描电镜显示,相较于A组和C组,B组片层结构和微孔结构更加规则、均匀;孔隙率分析结果表明,B组和C组孔隙率分别为(89.752±1.866)%和(84.257±1.013)%,均高于A组的(81.171±1.268)%(P<0.05或0.01),而
- 郑明周强叶吉星李宗鑫张耀鹏姚响文雪平王南蒋电明
- 关键词:丝素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骨再生
- 一种牢固的具有成骨活性涂层的人工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牢固的具有成骨活性涂层的人工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在磺化和聚多巴胺双重处理的基础上对聚芳醚酮材料进行原位矿化,使其表面获得一种牢固的由磷酸钙或离子掺杂的磷酸钙所组成的...
- 俞麟陈宇陈志勇丁建东
- 微流控芯片制备载镁水凝胶核-壳微球的体外成骨活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索载镁水凝胶微球的在体外细胞实验中的成骨活性。方法:设计和搭载微流控芯片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载镁水凝胶核-壳微球精准调控镁离子在体外稳定释放,系统研究可控镁离子释放促进成骨活性机制。结果:微流控芯片制备出的载镁水凝胶微球(PLGA/MgO-alginate微球)呈现单分散性和特殊的核-壳结构调控镁离子在体外稳定释放的浓度稳定在50 ppm。不仅能显著增强MC3T3-E1前成骨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还可以改善其成骨分化和矿化能力,并增强了ALP活性。结论:载镁水凝胶核-壳微球能显著提高MC3T3-E1前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
- 李龙梁海刘斌吴健朱洁林正捷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水凝胶成骨活性骨再生镁离子
- 南极磷虾蛋白体外消化产物特性及其成骨活性分析
- 2024年
- 本研究以南极磷虾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蛋白质水解度、肽得率、消化率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最佳消化时间下不同质量浓度消化产物上清液的体外成骨活性。结果表明,南极磷虾蛋白经模拟胃肠消化后,上清液中蛋白质水解度、肽得率、消化率、水解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并在肠液消化120 min时达到平衡,此时水解度为42.67%、肽得率为35.30%、消化率为82.21%。利用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模型对不同消化时间点的南极磷虾蛋白消化产物上清液进行体外成骨活性评价,发现不同时间点的南极磷虾蛋白消化产物上清液均具有一定的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且肠液消化120 min产物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最好。同时,通过活/死细胞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茜素红染色实验验证了南极磷虾蛋白肠液120 min消化产物上清液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并通过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细胞内钙元素的沉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与矿化,从而调节成骨细胞成骨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南极磷虾蛋白的高值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徐豪伟林松毅刘瑶刘柯欣胡胜杰孙娜
- 关键词:MC3T3-E1细胞成骨活性
- 一种大豆肽在促进成骨活性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肽在促进成骨活性中的应用,通过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水平和分化前期标志物ALP活性以及分化后期标志物OCN,在生化水平上检测大豆肽CBP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在大豆肽CBP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MAPK信...
- 甘晶 程永强 王郐田王振华 于天英 孔潇 李子家
- PGE2、COX-2表达与牙槽骨成骨活性、内氧水平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与牙槽骨成骨活性、内氧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56例慢性牙周炎且牙槽骨感染的患者为试验(牙周炎)组,同一时段53例健康牙槽骨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成骨细胞培养,采用改良Kaplow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鉴定细胞,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COX-2、PGE2、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steoclast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等的表达,比较2组患者PGE2、COX-2、OPG、内氧水平、ALP和RANKL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SPSS 2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周炎组的PGE2、COX-2、RANKL显著高于对照组,而OPG、内氧水平、AL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GE2、COX2呈高度正相关,与OPG、内氧水平和ALP呈高度负相关,但与RANKL呈高度正相关(P<0.05)。结论:PGE2、COX-2表达与ALP、内氧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可考虑通过增加内氧水平,加大氧分压,并通过药物调节ALP水平,改变牙周炎或其他类似疾病的炎症状况。
- 苏娟娟陈洪婷王旭靳强王琳
- 关键词:PGE2COX-2
相关作者
- 胡蕴玉

- 作品数:594被引量:3,653H指数:2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骨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髓基质细胞 骨缺损 RHBMP-2
- 罗丙红

- 作品数:139被引量:3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聚乳酸 壳聚糖 骨组织修复 聚乳酸复合材料 细胞亲和性
- 周长忍

- 作品数:446被引量:1,339H指数:1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壳聚糖 聚乳酸 液晶 复合膜 生物材料
- 吕荣

- 作品数:314被引量:1,970H指数:2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骨形态发生蛋白 RHBMP-2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骨移植 骨生成
- 文伟

- 作品数:41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成骨活性 骨组织修复 聚乳酸 聚乳酸复合材料 细胞亲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