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06篇“ 成矿流体“的相关文章
- 成矿流体
- 卢焕章著
- 关键词:成矿溶液
- 赣南楂山里超大型萤石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 2025年
- 楂山里超大型萤石矿床位于武夷山成矿带中部,是近年来在赣南新发现的矿床,矿体严格受南华系变质基底与白垩系红层盆地接触地带发育的北北东向的F1断裂构造带控制。本文划分了萤石成矿阶段,开展了详细的萤石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激光拉曼光谱成分研究,讨论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演化,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萤石流体包裹体具有相似的特征,均发育纯气相、气液两相、纯液相3种类型的原生包裹体,其中以富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变化在123~409℃之间,平均224℃,盐度变化于0.02~2.38%NaCleq之间,平均0.42%NaCleq,密度变化于0.43~0.95 g/cm^(3)之间,平均0.82 g/cm^(3)。由早阶段至主阶段,均一温度有由高至低的趋势,密度略有增高趋势,包裹体成分以H_(2)O为主。总体而言,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_(2)O体系,成矿流体有大气降水加入,萤石沉淀机制为流体冷却、古地热水与大气降水流体混合。楂山里萤石矿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
- 廖志权陈斌锋陈伟贺根文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 苗儿山矿田上小地地区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 2025年
- 苗儿山矿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基地,其中位于矿田中部的上小地地区近年来实现找矿新突破,发现大规模铀矿体群。为探究其矿床成因,文章选取与铀成矿相关的石英、紫黑色萤石、方解石等脉石矿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分析,揭示上小地地区成矿流体的性质与来源。研究结果显示,上小地地区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的水溶液型包裹体(WL型),少部分为纯液相包裹体(W型),气相成分以H_(2)O为主,少量为CH_(4)、H_(2)S。从成矿早期到晚期均一温度依次为272.2~322.5℃(中位数值为300℃)、158.6~329.4℃(中位数值为239.3℃)和150.2~189.9℃(中位数值为170℃),盐度区间分别为0.35%~2.24%NaCl_(eqv)、0.18%~7.31%NaCl_(eqv)和0.18%~6.16%NaCl_(eqv)。成矿流体逐渐由中高温、低盐度、中等密度的NaCl-H_(2)O体系演化为低温、低盐度体系,且成矿环境为中-低压、浅成深度。C-H-O同位素分析指示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δ^(13)C_(PDB)值和δ^(18)O_(SMOW)值呈正相关,温度降低和水岩反应是导致铀沉淀的主要因素。上小地地区铀的迁移形式包括碳酸铀酰和氟铀酰络合物,受大气降水和水岩反应影响,流体减压沸腾导致铀的卸载成矿。
- 李鲲谭双张宇高爽陈琪
- 关键词:成矿流体流体包裹体
- 西成铅锌矿带成矿流体演化的包裹体测温测压试验研究
- 2025年
- 西成铅锌矿带作为我国重要矿产富集区,其成矿流体演化研究是理解成矿机制的关键。包裹体测温测压作为重要研究手段,然而传统设备与方法在操作流程、测量精度及范围上存在显著不足,制约了研究的深入开展。本研究采用模块化、组合式结构重新设计测温测压设备,优化温度和压力控制测量系统,并针对该矿带早期、中期、晚期矿化阶段进行精准试样采集。试验结果显示,测温测压设备温度精度为±0.5℃,压力精度高达±0.1MPa,远高于传统包裹体设备。
- 张陇和
- 关键词:成矿流体测温测压
- 胶东牟乳成矿带金青顶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 2025年
- 牟乳成矿带是胶东金矿集区三大金成矿带之一,金青顶金矿床位于该成矿带南段,是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其成矿流体的研究还存在争议。本文从矿石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和H-O同位素研究入手,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对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进行探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显示,矿石石英中的原生包裹体以气液两相包裹体和纯液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另有少量含CO_(2)三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及计算表明,均一温度主要在188.7~252.1℃,盐度大多为4.23%~10.71%,密度集中于0.87~0.99 g/cm^(3),成矿压力主要位于48.9~67.3 MPa,成矿深度5.6~6.63 km。随着成矿作用进行,温度、压力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升高。H-O同位素测试表明,δD值主要介于-96.0‰~-83.2‰之间,δ^(18)O值主要介于3.06‰~5.58‰之间。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水和变质水的混合,流体降温和不混溶是成矿物质短时间内大量沉淀的主要机制。综合认为金青顶金矿应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中浅成特征的热液脉型金矿床。
- 宋倩黄鑫王勇军邵玉宝路长勇李泗龙
- 关键词:矿床特征流体包裹体成矿作用
- 桂西龙滩金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来自磁铁矿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 2025年
- 右江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卡林型金矿及相关锑、铊、汞等低温热液矿床的集中分布区。为探究该区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来源,本文以桂西龙滩金锑矿床首次发现的磁铁矿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物学、电子探针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结果显示龙滩磁铁矿与毒砂密切共生,具有高As(平均461μg/g)、高Sb(平均427μg/g)的含量特征,且具有轻稀土相对富集(La_N/Yb_N平均为8.4)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与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含金黄铁矿具有相似的元素富集特征和稀土配分模式,暗示龙滩磁铁矿与金锑成矿为同一热液事件的产物。另外,龙滩磁铁矿还富集Al、Pb、V、Ti、Zn等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6205μg/g、1454μg/g、877μg/g、630μg/g、201μg/g。元素地球化学图解显示磁铁矿成因与岩浆成因热液流体相关,且有较高的沉淀温度(>500℃)。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桂西龙滩金锑矿床成矿流体与深部岩浆作用有关,暗示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及相关锑、铊、汞等低温热液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也具有岩浆成因。
- 刘方烁张文高毛承安李伟唐一飞徐海棚肖昌浩陈正乐
- 关键词:磁铁矿地球化学成矿流体
- 藏南古堆地区锑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热力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启示
- 2025年
- 藏南古堆地区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一级构造单元之喜马拉雅片的中段,北涉雅鲁藏布江板块结合带,该区新发现系列锑多金属矿床。目前关于这些矿床的科学研究薄弱,制约对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深入认识。本文选择该区代表性的恰嘎、那穷和卓木日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成矿流体展开系统研究,探讨其成分、温度、盐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限定成矿流体类型,并估算成矿深度。结果表明,该区以锑为主的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相包裹体,铅锌为主的,可见有三相包裹体;主成矿温度上辉锑矿成矿温度(180~208℃)略低于铅锌矿成矿温度(203~230℃),NaCl_(eq)盐度为3.0%~9.9%;成矿流体的气体成分以CO_(2)为主,并含有部分N_(2)、CH_(4)、H_(2)O,属中低温低盐度NaCl-H_(2)O热液体系;成矿压力为33~71 MPa,成矿深度为1.2~2.6 km,形成于浅成成矿环境;成矿流体的δD_(V-SMOW)为-64.6‰~-70.2‰和-135.2‰~-129.4‰,δO_(H2)O为2.9‰~5.2‰和6.6‰~9.9‰,H、O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以建造水为主,也有浅部流体的混入。综合分析认为藏南古堆地区锑多金属矿床为以建造水为主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且现锑矿的深部可能存在Au-Sb、Pb-Zn-Sb矿。
- 娄元林成明陈武唐侥曾昊陈坤袁永盛杨桃
- 关键词:成矿流体流体包裹体藏南
- 云南茂租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的C、O同位素约束
- 2025年
- 云南茂租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高,伴生有用元素多,找矿潜力大,但在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性质等方面还存在分歧。本文系统分析了该矿床与铅锌矿共生的蚀变白云岩、方解石和近矿围岩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的C、O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蚀变白云岩和热液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除裂隙矿外,不同类型矿体的C、O同位素组成不具明显差别,近矿围岩灯影组白云岩的δ^(13)C_(V-PCD)=-7.38‰~-1.40‰(均值-4.23‰)、δ^(18)O_(V-SMOW)=20.18‰~23.87‰(均值21.93‰),蚀变白云岩的δ^(13)C_(V-PCD)=-1.30‰~3.50‰(均值1.13‰)、δ^(18)O_(V-SMOW)=17.90‰~18.50‰(均值18.27‰),热液方解石的δ^(13)C_(V-PCD)=-6.80‰~-1.95‰(均值-3.25‰)、δ^(18)O_(V-SMOW)=13.80‰~17.50‰(均值15.26‰)。在δ^(13)C_(V-PCD)-δ^(18)O_(V-SMOW)图上,近矿围岩灯影组白云岩的C、O同位素值多数落入正常沉积的海相碳酸盐岩范围及其附近,层矿状中蚀变白云岩和热液方解石的C、O同位素值落入岩浆碳酸岩与海相碳酸盐岩之间狭小范围内,裂隙矿中热液方解石的C、O同位素值反映沉积有机物氧化特征。结合矿床球化学研究成果表明:茂租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壳-幔“多来源混合”流体,其中壳源组分可能主要由矿区(或区域)碳酸盐岩地层提供,幔源组分可能与峨眉山玄武岩浆活动的去气作用有关。
- 坚润堂孙玉海王崇军田章武沈忠义段鹏
- 关键词:成矿流体
- 桃坑铀矿床红盆中赤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流体的指示
- 2025年
- 桃坑铀矿床位于桃山—诸广铀成矿带兴国铀矿化集中区,是该地区重要的铀矿床之一。桃坑铀矿床矿化发育于花岗岩岩体中,同时也在白垩系红盆中发育,前人对该矿床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其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尚不清晰。赤铁矿是发育于热液型铀矿床中常见矿物,与铀成矿具有密切的关系。文章以桃坑铀矿床赤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讨论赤铁矿成因及其对成矿流体性质的指示意义,为揭示矿床成因和下一步找矿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岩相学研究表明,桃坑铀矿床赤铁矿形态多样,其中沉积成因的赤铁矿呈粒状、肾状,热液成因的赤铁矿形貌受裂隙或交代其他矿物影响,呈微晶状、板状、多孔状、细脉状、面状、球状,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赤铁矿主要呈脉状和面状;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桃坑铀矿床赤铁矿整体呈现微富集轻稀土元素,贫重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具有Ce、Eu负异常,表明成矿流体是由大气降水和深部热液混合形成;赤铁矿中P含量相对较高,且Th/La值大于1,说明赤铁矿形成时流体具有富F和P特点,并随着水-岩反应的进行,流体向偏碱性演化。
- 苏伟政邓腾许德如孙会饶董昕昱陈欣
-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流体矿床成因
- 辽宁岫岩庙沟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矿床成因
- 2025年
- 庙沟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青城子矿集区外围近年发现的小型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鉴定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庙沟铅锌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发育较好,包裹体粒度为3μm×2μm~15μm×4μm,形态多以不规则状、椭圆形为主,少数为长方形、三角形等。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气液比为5%~45%,以单独成行产出为主,少数呈孤立状分布。主成矿温度为270℃~300℃;盐度为0.99%~5.17%,为低盐度流体;密度为0.70~0.79 g/cm^(3),为低密度流体。推算成矿压力为5.0~8.9 MPa,成矿深度为0.50~0.89 km。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δ^(18)OV-SMOW为10.89‰~12.50‰,δDV-SMOW为-97.8‰~-55.8‰,属于混合流体且具有多源演化特点。庙沟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青城子矿集区有较大区别,二者不属于同一成矿阶段。综合分析认为,庙沟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浅成中低温破碎蚀变岩型矿床。
- 王晓亮陈军典王玉平李海洋李超常影田美扬
- 关键词:成矿流体包裹体氢同位素氧同位素矿床成因
相关作者
- 胡瑞忠

- 作品数:607被引量:7,024H指数:5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特征
- 毛景文

- 作品数:511被引量:10,327H指数:7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成矿作用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地质意义 成矿流体
- 范宏瑞

- 作品数:223被引量:2,670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白云鄂博 金矿床 成矿流体 金矿
- 王莉娟

- 作品数:145被引量:1,126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 研究主题: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新疆北部 成矿作用 大井矿床
- 毕献武

- 作品数:209被引量:2,709H指数:3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 成矿 金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