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73篇“ 成烃模式“的相关文章
-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煤系烃源岩条件及成烃模式被引量:9
- 2020年
- 西湖凹陷是中国近海最重要的煤成油气凹陷。近年来,油气勘探证实平湖组煤系烃源岩为西湖凹陷提供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与陆上其他中生代煤成油气盆地不同,近海新生代海陆过渡相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在母质来源、生烃条件和演化特征上都有其独特性。研究表明,平湖组煤和炭质泥岩具有富含树脂体、高I H指数、Ⅱ1-Ⅱ2型干酪根、广覆式分布特点;煤系烃源岩富含三环二萜异海松烷、四环二萜β-扁植烷和五环三萜奥利烷,指示了针叶类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多植被母质来源;有机质组成差异、“内热外冷”地温和差异的沉积沉降速率造成了煤和泥岩在不同构造带成烃演化具有明显不同。这种差异决定了煤成油气资源具有“油气并举、东气西油”的分布格局,烃源岩成烃演化表现为“早期有利生油,晚期持续生气”模式。
- 蒋一鸣刁慧曾文倩
- 关键词:煤系烃源岩西湖凹陷生烃条件成烃模式
-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有机相展布与成烃模式被引量:11
- 2006年
-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J3s,J2x,J2b和T3x4套主要烃源层的成烃生物主要为宏观藻类。J3s和J2b烃源层主要发育Ⅱ1和Ⅱ2有机相,J2x烃源层主要发育Ⅱ1,Ⅱ2和木本有机相,均从盆地或坳陷中部向盆地东北部逐渐变差;T3x烃源层各类有机相均有发育,从盆地或坳陷南、北部的Ⅰ或Ⅱ1有机相向中央隆起区逐渐过渡为木本有机相。羌塘盆地中部多正处于成熟中晚期,侏罗系Ⅱ1有机相是最有利的生油相带区;北羌塘坳陷中西部多处于高成熟阶段,侏罗系Ⅱ1有机相是有利的凝析油或轻质油气相带区;羌塘盆地T3xⅡ1有机相已经处于过成熟,是有利的生气相带区。
- 秦建中
- 关键词:有机相成烃模式海相中生界羌塘盆地
-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东环带油气源特征与成烃模式
- 1.油气源分析据前人研究结果,原油萜烷中的C20、C21、C23三环二萜烷分布与烃源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王绪龙、康素芳等,2001): 上升型分布的原油主要来自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下降型分布的原油主要来自下二叠统佳木河组...
- 向宝力康素芳廖健德杨淑梅杨海波
- 关键词:油气源成烃模式石西油田气源岩下乌尔禾组准噶尔盆地
- 莺—琼盆地独特的流体动力场及其成烃模式被引量:4
- 2003年
- 莺—琼盆地具有高温、超压以及强烈的流体活动等独特的流体动力学特征。综合利用研究区的地质、地球化学、钻井及地层测试等资料 ,对莺—琼盆地的温度场、压力场进行了研究 ;分析表明 ,活动热流体有利于促进有机质的热演化和烃类的生成 ;超压对有机质的成熟起抑制作用 ,从而可减缓超压层段内有机质的成熟速率 ,拓宽生烃窗的范围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莺—琼盆地在独特的流体动力学背景下的成烃模式。
- 朱芳冰
- 关键词:莺-琼盆地地温场压力场成烃模式有机质
- 莺琼盆地高温超压环境有机质热演化及成烃模式探讨被引量:14
- 2000年
- 方法 针对莺琼盆地的成藏地质条件 ,对其温压环境及地化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目的 研究莺琼盆地的有机质热演化及成烃模式。结果 莺琼盆地的演化机制在盆地内大的热传导背景下主要受地温梯度和演化时间控制 ;在盆地内热流体活动强烈的地区 ,源岩的演化得到明显的加强 ,同时 ,盆地普遍超压的特点减缓了超压层内有机质的成熟速率 ,使本来在无超压抑制作用已进入准变质阶段的源岩保持在有利的生气带内 ,从而拓宽了生烃窗的范围 ,扩大了油气勘探领域。结论 只有在充分了解莺琼盆地源岩演化特征和成烃模式的基础上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盆地的勘探方向 ,从而发现新的油气远景区。
- 姜建群胡建武李明葵
- 关键词:有机质热演化成烃模式油气生成
- 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有机质成烃模式被引量:26
- 1999年
- 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地层中主要的生烃显微组分是孢子体、角质体、藻类体、沥青质体、碎屑类脂体、基质镜质体等,而树脂体、木栓质体等早期低熟生油组分含量很低。从煤中分离出来的一些主要单显微组分的热解模拟显示它们成烃演化特征基本相似, 主要生油窗在模拟温度360 ~450 ℃, 生油高峰在390 ~420 ℃, 分别相应于 Ro 约0 .7 % ~1 .2 % 和0 .95 % ~1 .0% 左右。显微荧光分析表明,镜质组反射率Ro 在约0 .7 % 左右时,次生荧光大量出现,并随成熟度增加而逐渐增加,标志着大量生油的开始。煤中可溶有机质含量从泥炭阶段至烟煤阶段逐渐降低,并未显示转化率高峰,但烃类转化率高峰在Ro 0 .8 % ~1 .2 % 阶段。可溶有机质组分的变化也充分表明, 煤系有机质主要生排油时期是在Ro > 0 .7 % 时的成熟阶段。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含油气盆地中目前发现的油气一般分布于成熟烃源岩分布区及邻近地区。因此,侏罗纪煤系有机质成油模式是热降解成熟生油模式。
- 陈建平黄第藩李晋超秦勇朱兴珊
- 关键词:成烃模式煤系有机质侏罗纪显微组分油矿床
- 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生烃机制与成烃模式研究被引量:10
- 1998年
- 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的多种赋存形式和碳酸盐岩对有机质特殊的催化作用,决定了碳酸盐岩特有的生烃机制和成烃模式,碳酸盐烃源岩的生烃过程分为早期的生物大分子解聚生烃阶段;中期的干酪根大量热降解生烃阶段;碳酸盐矿物包裹体有机质和晶包有机质在高演化阶段生烃三个主要阶段,是个多源复合,多阶段连续的生烃过程,而且与碎屑岩生烃比较,具有生油高峰和生气高峰滞后的现象。
- 曾凡刚
- 关键词:海相碳酸盐岩成烃模式油气藏
- 碳酸盐岩生烃机制及“三段式”成烃模式研究被引量:19
- 1997年
- 碳酸盐岩有别于碎屑岩的成岩机理和过程决定了其含有多种赋存状态的有机质.大量碳酸盐岩样品的有机岩石学观察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均证实了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的存在.通过对热模拟实验样品中不同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的产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其对比,表明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在不同演化阶段对成烃的贡献不同,由此提出了碳酸盐烃源岩的“三段式”生烃模式,即早期的生物大分子解聚生烃阶段、中期的干酪根热降解生烃阶段以及高演化阶段碳酸盐告包裹体有机质的大量生烃阶段.
- 王兆云程克明
- 关键词:碳酸盐岩赋存状态生烃模式石油
- 我国聚煤盆地煤系烃源岩生烃评价与成烃模式被引量:36
- 1996年
- 本文应用有机岩石学方法与有机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对我国煤成烃盆地典型煤系烃源岩的研究,提出了煤系烃源岩评价指标与标准,并以显微组分成烃规律为基础,建立起了我国含煤岩系的四种主要成烃模式。本研究成果对我国煤成烃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肖贤明刘德汉傅家谟
- 关键词:煤系烃源岩成烃模式油气田
- 板桥次凹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成烃模式
- 2016年
- 本文对板桥次凹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成烃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 王莉
- 关键词:烃源岩热演化
相关作者
- 秦勇

- 作品数:643被引量:6,637H指数:50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 研究主题:煤层气 煤 煤储层 煤层 煤系
- 肖贤明

- 作品数:357被引量:3,344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烃源岩 生烃动力学 页岩 塔里木盆地 成熟度
- 金奎励

- 作品数:93被引量:62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煤 显微组分 烃源岩 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
- 黄第藩

- 作品数:75被引量:1,486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碳同位素 原油 塔里木盆地 盆地 煤成油
- 蔡勋育

- 作品数:75被引量:2,583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
-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中国石化 百色盆地 普光气田 页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