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3 篇“ 戏剧观念 “的相关文章
把戏剧 观念 解放出来 舞台剧《悲惨世界》研讨会纪要 2024年 3月3日,由上海戏剧 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和央华戏剧 《悲惨世界》剧组联合举办的《悲惨世界》研讨会在上海戏剧 学院召开,来自上海、南京、浙江等地30余位学者、评论家多维度深度探讨了这部中法合作的戏剧 作品,本刊特别挑选了几位学者的精彩发言与读者分享。 毛时安 荣广润 宫宝荣 丁罗男 计敏 李旻原关键词:《悲惨世界》 戏剧作品 剧本创作 戏剧观念 舞台剧 论曹禺的改译剧对其戏剧 观念 与话剧创作的影响 2024年 曹禺生前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剧本和最后一部剧本均为改译剧,改译和创作共同构成了曹禺话剧生涯的两个重要面向。但长期以来,曹禺研究存在重创作、轻改译的现象,学界对于曹禺作为“翻译家”的这一面向缺乏足够的重视。曹禺的改译剧不是单纯的文学翻译,而是现代中国具有范式意义的“翻译文学”,更为重要的是直接影响了他的戏剧 观念 与多部经典话剧的生成。本文通过对曹禺改译活动的历史爬梳与现存译本详析,重点探究曹禺翻译行为背后的诗学思想与文化品格,及其如何在他的话剧创作中转化为具有先锋性的文艺资源和精神资源,以此呈现曹禺作为“戏剧 人”的丰富性,并透视“改译”之于中国话剧现代化进程的社会效用。 刘一昕关键词:翻译思想 戏剧观念 现代话剧 “悲剧几何学”实验:斯特拉文斯基《俄狄浦斯王》音乐戏剧 观念 与实践“四因说” 2024年 文章以斯特拉文斯基“悲剧几何学”概念原点,提出其音乐戏剧 观念 与实践“四因说”,来探讨其音乐戏剧 《俄狄浦斯王》的“四因”:“起因”——基于斯氏个人“反浪漫主义”批判,探讨他为何随着历史时间轴从早期芭蕾舞剧作品转而创作这部音乐戏剧 《俄狄浦斯王》;“外因”——论证斯氏为何而又如何在“新古典主义”阶段重新理解此剧基于悲剧主题的现代性追求;“内因”——根据斯氏“几何学”思路,分析此部作品中所设置的两个戏剧 “空间”;“动因”——斯氏自身定位的“中心轴”思维如何体现戏剧 的中心、表情、风格。 吴洁 杨燕迪关键词:斯特拉文斯基 《俄狄浦斯王》 焦菊隐戏剧 观念 对其戏剧 翻译的影响 本文以焦菊隐的戏剧 观念 为切入视角,试图探寻焦菊隐在不同时期受到社会环境、文学活动、审美能力等内在和外在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戏剧 观念 的转变,并结合其戏剧 观念 的转变,分析其戏剧 翻译的选择。 焦菊隐的戏剧 翻译从1923年开始一... 李宇卓关键词:戏剧翻译 翻译技巧 汉英翻译 晚清中国戏剧 观念 的转型与戏剧 改良 2023年 晚清时期伴随着西学东渐与中外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国传统的戏剧 观念 逐步转型,传统旧剧受到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批判与反思。尤其随着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形势的发展,戏剧 的社会化、政治化功能日渐突显,戏剧 成为推动政治变革、开启民智、移风易俗的重要武器,深刻寄托着时代的政治诉求和社会需求,戏剧 界进而掀起了一股戏剧 改良的热潮。在此过程中,学生演剧、新式剧团演出活动的兴起,更进一步推动着中国近现代戏剧 的变革和发展。 陶小军关键词:晚清 戏剧改良 身体性戏剧 观念 下的几种表演形态及美学特征 2023年 身体性戏剧 观是一类强调运用身体进行戏剧 创作的文艺观。它集创作理论、方法、演员训练、美学思想于一身,强调戏剧 演出要通过演员的“身体”与作品、观众、剧场之间进行逾越生命体验的文化沟通。透过表演形态所呈现的不同美学特征,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其演剧样式以及审美形式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朱彬博 王小龙关键词:戏剧美学 戏剧观念 表演艺术 “话剧入国剧史”与董每戡早期戏剧 观念 刍议 2023年 董每戡将话剧纳入《中国戏剧 简史》的写作范畴,体现出戏剧 作品应更重视“演剧性”、戏剧 研究要做“剧史家”的学术理念;寄托着对从业者“剧人”崛起,承担起社会教化职责的期盼;传递出戏剧 创作应当坚持大众立场,传播进步思想的主张。这些戏剧 观念 的形成和董每戡中学时期较早接触新思想、在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密切的上海大学就读的学习经历,投身政治、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及左翼剧作家联盟、译介外国文艺著作的社会经历,自身长期从事戏剧 编导、投身戏剧 运动的从业经历密不可分。 梅珩关键词:话剧 中国戏剧史 董每戡 戏剧观念 从《马拉/萨德》中的歌队管窥彼得·布鲁克的戏剧 观念 2023年 1964年8月,由彼得·魏斯编剧、彼得·布鲁克导演的《马拉/萨德》在伦敦首演。这部令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大多数拥趸几乎无法形容的戏一经演出,顿时成为一种“现象”,剧中对布莱希特和阿尔托两人的戏剧 设想进行完美糅合的实践引起了重视。本文拟以布鲁克1967年的戏剧 电影《马拉/萨德》为参考,从剧中的歌队使用管窥布鲁克的戏剧 观念 。 杨伦关键词:戏剧观念 布莱希特 伯希和《中国戏剧 》《评王国维遗书》中的中国戏剧 观念 初探 2023年 一伯希和《中国戏剧 》1926年10月26日,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学院(China-Institut an der Goethe-Universit?t Frankfurt am Main)举办第一次秋季大会。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受邀参会,当晚以“中国戏剧 ”为主题发表演讲。 刘蕊关键词:伯希和 戏剧观念 立足大戏剧 观念 回归戏曲研究本体——《清代宫廷戏曲编年史》序 2023年 宫廷戏曲作为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演出环境与接受群体的特殊性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清代宫廷演剧之盛,堪称各朝之冠,清宫戏曲史料保留了丰富的宫廷生活的文化信息,它不仅仅是清代宫廷演剧的历史,更是清代社会兴衰的缩影。梳理清代宫廷戏曲的历史,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清代戏曲的发展轨迹,还可为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的研究提供珍贵史料。 谭帆关键词:古代戏曲 戏剧观念 编年史 戏曲史料 清代戏曲 珍贵史料
相关作者
周宁 作品数:73 被引量:721 H指数:1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跨文化 形象学 西方现代性 意识形态 后殖民主义 董健 作品数:77 被引量:371 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话剧 话剧 中国现代戏剧 中国戏剧 戏剧 宋宝珍 作品数:125 被引量:120 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话剧 中国话剧 戏剧 小剧场戏剧 戏剧批评 荣广润 作品数:32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 研究主题:戏剧学 戏剧教育 地方戏曲 戏剧艺术 戏剧观念 孙郁 作品数:185 被引量:297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汪曾祺 鲁迅研究 京派 新文化运动 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