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884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相关文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康复策略研究
- 2025年
- 本项研究的目标是深入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呼吸恢复方法,期望能够提高他们的肺功能、生活的品质以及运动的耐力。方法 将90例COPD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还进行了个性化的呼吸康复训练,这包括呼吸肌的训练、有氧运动、教育以及行为改变等方面;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所观察到的指标涵盖了肺功能指数(FEV1、FVC)、生活质量评价(SGRQ)、运动耐力(6MWT)以及炎症相关的指标(CRP、IL-6)。运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各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结果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观察组中,患者的FEV1和FVC明显上升(P<0.05),SGRQ评分明显下降(P<0.001),6MWT距离明显扩大(P<0.001),同时CRP和IL-6的水平也有显著下降(P<0.001)。结论 呼吸康复策略能有效地提高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并缓解系统性炎症反应等,从而为COPD患者提供新的临床依据。
- 王宏生任长寿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康复肺功能生活质量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对患者实施肺康复护理措施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在2022~2023两个年度中,以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本次研究。在对上述患者以奇偶数法进行平均分组之后,在其治疗过程当中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中接受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则额外添加了肺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以上两小组中患者在护理工作结束之后的效果差异。结果 分析本次研究中的各项临床数据可知,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要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而且,该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也要不如观察组明显(P<0.05)。结论 肺康复护理在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改善肺功能,而且还可以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两个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临床的实践过程中具有推广性。
- 古丽节克热木·艾合买提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功能护理效果观察
- 2025年
- 观察呼吸功能护理在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从医院2023年5月-2024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呼吸功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肺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呼吸功能护理的有效应用,可以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扩大其活动范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武玥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
- 协同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11月淮安市金湖县黎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5例)实施协同护理,对照组(55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延长,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评分及总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肺功能改善,有效提升生活质量、运动耐力。
- 吕思东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协同护理肺功能
- 居家呼吸康复对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作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可穿戴式生理监测设备监督下的居家呼吸康复对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呼吸康复中心门诊就诊的稳定期中度慢阻肺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门诊呼吸康复,试验组实施居家呼吸康复,干预时间为10周。试验完成后比较两组依从性。比较两组康复前后7天内心肺运动测试(FEV1、FEV1/FVC%、FEV1%pred、VO2max、VO2AT、最大功率)、慢阻肺评估测试(CA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结果:70例受试者共脱落15例,最终对照组纳入27例,试验组28例。两组患者康复后FEV1、FEV1/FVC%、FEV1%pred均无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康复后VO2max、VO2AT、最大功率、SGRQ、CAT和m MRC(18.4±1.6与17.7±1.9、11.9±1.6与11.9±1.4、88.3±8.4与86.4±9.7、35.4±7.5与36.3±8.4、12.8±3.5与13.3±3.7、1.5±0.6与1.8±0.7),相较于康复前(14.2±2.2与13.9±2.4、10.6±1.3与10.3±1.3、69.9±7.5与68.6±9.0、45.4±9.9与45.3±12.1、19.2±3.4与19.5±3.7、2.5±0.9与2.6±1.0)均显著改善(P<0.01),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停止训练率显著高于试验组(37%与11%)(P<0.05),两组未达目标时间和目标强度人数占比[(15%与21%)和(15%与29%)]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居家呼吸康复在改善运动功能、症状及生存质量方面与门诊呼吸康复无显著差异,但依从性更佳。
- 张斌李伊刘梅霞张晨曦牛光宇连素娜姜宏英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老年综合评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分析老年综合评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遵义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2024年3月收治的68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老年综合护理评估。比较两组健康状况、肺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症状、活动能力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0)。结论:老年综合评估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及肺功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李兰陈佳张奕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护理满意度
- 气道廓清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气道廓清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收治的50例COPD患者,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气道廓清技术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肺功能指标、排痰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痰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道廓清技术能够有效减轻COP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和肺功能水平,改善排痰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 赵庆云李倩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护理能力肺功能排痰效果
- 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自我管理。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 张丽娜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自我护理能力
-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探讨
- 2025年
- 分析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护理的作用。方法 样本纳入时间为:2023.06-2024.06;共计纳入80例COPD患者,简单随机化法分设组别,分给40例到参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分给40例到分析组,应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干预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干预后CAT评分低于参比组,1h与24h排痰量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 针对COPD患者,引入主动呼吸循环技术支持,一方面利于其肺功能改善,还可利于血气指标及CAT评分改善,应用价值高。
- 张锋李笑徐广剑马淑贞
- 关键词:COPD血气指标
- 药师药学服务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 2025年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难度大,合理用药尤为关键,予以药师药学服务,探究具体效果和临床影响。方法 研究所需对象均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2023年5月~2024年4月收治患者中依据纳排标准筛选,共符合条件60例。以随机抽签法完成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各30例。两组别干预方案选择,对照组施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施行药师药学服务,对比临床指标。结果 疾病相关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1)以及残气/肺总量(RV/TLC)汇总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趋于正常,与对照组比(P<0.05);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物治疗中,开展药师药学服务,可促使患者肺功能恢复正常,减轻疾病症状,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 徐海燕张鹤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师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