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篇“ 慢性末端回肠炎“的相关文章
慢性末端肠炎患者营养状况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
背景慢性末端肠炎(Chronic Terminal Ileitis,CTI)是末端粘膜的慢性、浅表、非特异性炎症,主要依靠内镜检出。此前关于CTI检出率报道不一,总体以10~15%多见[1],考虑近年来内镜医师操作...
丁圣
关键词:末端回肠炎营养风险营养指标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肠炎疗效的Meta分析
2023年
目的 评价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或单用其一对于慢性末端肠炎(CTI)的有效率。方法检索外文PubMed、Cochrane、Embase和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对于CTI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的CTI治愈率优于单用甲硝唑(P<0.05),也优于单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P<0.05)。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疗效好于单用其一,其有效缓解率高,可作为目前治疗CTI的一线方案。
丁圣韩际奥
关键词:甲硝唑慢性末端回肠炎META疗效
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慢性末端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慢性末端肠炎(CT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T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及甲硝唑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黏膜积分、大便性状、腹部疼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肠黏膜积分、大便性状评分、腹部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裸花紫珠分散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TI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俊林张娇张东暄
关键词:慢性末端回肠炎大便性状腹部疼痛
双歧杆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慢性末端肠炎的疗效观察
2018年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慢性末端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末端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症状和末端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评价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68.6%(χ~2=6.245,P<0.05);两组患者腹痛、腹泻和腹胀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3.73,-4.95;P<0.05);两组患者末端炎症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41,P<0.05)。结论双歧杆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末端肠炎安全、有效,可作为末端肠炎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
杨芳罗忠金林园园赖圳宾曾建国张杰
关键词:末端回肠炎双歧杆菌谷氨酰胺
美沙拉嗪及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慢性末端肠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总结分析美沙拉嗪及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慢性末端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01—2013-12期间确诊的264例慢性末端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治疗;B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美沙拉嗪治疗;C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美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各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消化道症状,各组患者的症状均明显好转,A组、B组、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0%、76.5%、93.2%,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B组与C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明显优于A、B组。(2)内镜下表现:治疗后A组、B组、C组内镜下有效率分别为71.0%、72.9%、93.2%,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B组与C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明显优于A、B组。(3)病理组织学改变:各组治疗后组织学炎症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B组与C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明显优于A、B组。[结论]美沙拉嗪及双歧三联制剂对慢性末端肠炎均有疗效,两者联用效果优于单药使用。
周红宇肖蓉朱高莉周国华陈叶青
关键词:慢性末端回肠炎美沙拉嗪双歧三联活菌制剂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肠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究采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15日至2017年7月15日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末端肠炎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甲硝唑)、单纯组(单纯甲硝唑),另选取同期来该院接收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每组42例。观察联合组与单纯组的治疗效果、大便形状、肠黏膜评分和腹痛评分,观察3组间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单纯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单纯组患者IL-1、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TNF-α外,单纯组其余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患者用药1周后的大便水平(2级及以下40例)明显优于单纯组(2级及以下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肠镜评分与肠黏膜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肠炎,二者协同抗炎,保护和恢复已经破损的肠黏膜,并且可显著改善肠黏膜评分、大便性状和腹痛症状,值得推广。
朱怀平
关键词:慢性末端回肠炎酪酸梭菌甲硝唑疗效分析
慢性末端肠炎的临床内镜特点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末端肠炎(CTI)的临床、内镜特点和疗效。方法对941例CTI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检查、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发生于20~50岁青壮年(77.5%),男性多见(男女性别比约为2︰1);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95.3%)、腹泻(70.6%)及全身不适等,体征以右下腹部或脐周偏右压痛(71.3%)为主;相关肠道疾病主要有右半结肠疾病及功能性胃肠病;内镜下,病变主要在距盲瓣0~15cm的范围内,主要表现为糜烂、充血、出血、淋巴滤泡增生;临床与内镜一致性比较,临床症状评分与内镜下表现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χ~2=0.340,P=0.560);总体预后较好,预后与病程相关,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理想。结论青壮年患者出现慢性右下腹痛和排便不规则应警惕慢性末端肠炎及其合并功能性疾病,结肠镜检查是诊断CTI的重要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好。
颜君周国华余细球
关键词:慢性末端回肠炎结肠镜检查疗效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肠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在慢性末端肠炎的治疗中采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末端肠炎患者79例随机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研究组加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肠黏膜积分、大便性状、腹部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49%;研究组的肠黏膜积分、大便性状、腹部疼痛情况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末端肠炎中采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舒宏春
关键词:甲硝唑慢性末端回肠炎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肠炎50例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慢性末端肠炎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980,P<0.05)。结论随着新型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较为普遍的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抗菌药物使用前需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实施针对性治疗。本次研究,对慢性末端肠炎使用甲硝唑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增强致病毒素及感染菌种的杀灭作用,有效抑制炎性症状。
路鹏
关键词:甲硝唑慢性末端回肠炎临床疗效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肠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慢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大便性状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2例(34.29%),有效14例(40.00%),无效9例(25.71%),总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显效20例(57.14%),有效13例(37.14%),无效2例(5.71%),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94.2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性状0级15例(42.86%),1级9例(25.71%),2级8例(22.86%),3级3例(8.57%);对照组大便性状0级1例(2.86%),1级8例(22.86%),2级12例(34.29%),3级14例(40.00%)。观察组患者大便性状0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级血便的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肠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孙雪峰
关键词:甲硝唑慢性末端回肠炎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周国华
作品数:466被引量:2,612H指数:26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内镜 单核苷酸多态性 乡村 慢性末端回肠炎 焦磷酸测序
周红宇
作品数:109被引量:359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内镜 慢性末端回肠炎 肝硬化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血清球蛋白
冷明芳
作品数:77被引量:27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内镜 慢性末端回肠炎 肝硬化 病理学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李平
作品数:1,559被引量:7,752H指数:37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糖肾方 胃肿瘤 慢性肾脏病 预后
陈叶青
作品数:85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肝硬化 内镜 慢性末端回肠炎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