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5篇“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相关文章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情况分析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了解创面分泌物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中的致病菌特及药敏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共120例,分析其骨组织感染细菌构成和相应的抗生素耐药的...
刘雨雷
关键词:化脓性骨髓炎伤口分泌物细菌学特征
高原地区1例儿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个案护理
2023年
总结1例6岁儿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包括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做好药物相关护理、引流管护理、接触隔离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及必要的疾病知识健康宣教,经过42d的治疗患儿康复出院。
李永生单增曲珍
关键词:化脓性骨髓炎儿童个案
浅谈阳和汤加天仙子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运用
2022年
研究并探讨阳和汤加天仙子应用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当中的效果。方法 将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7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阳和汤加天仙子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和72.22%,X24.599,P0.032;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2.78%,对照组为22.22%,X26.222,P0.013;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2.3±0.7)d,对照组为(5.6±1.0)d,t16.224,P0.001;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0±0.5)d,对照组为(5.4±1.3)d,t14.646,P0.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3±2.2)d,对照组为(19.2±3.4)d,t12.917,P0.001。结论 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干预过程中,阳和汤联合天仙子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且患者的临床指标更优。
杨金录杨洹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天仙子
曹贻训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经验被引量:5
2021年
曹贻训教授认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因多样,主要包括风寒湿邪侵袭、热毒注骨、正气虚弱、肾虚致病。病机特点为虚中夹实,治疗既要清热解毒,又要扶养正气。急期局部热毒壅盛,处方解毒汤;慢性期气血两虚、余毒未尽,处方扶正排毒汤;伤口长期不愈者,配合2号洗药外洗。列举验案1则说明疗效。
王啸谭国庆马陈徐展望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清热解毒解毒汤附骨疽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多重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567例,观察其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统计分析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医源感染、复发次数、异物存留、感染瘘道形成、死骨形成、脓肿形成、住院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次数、更换抗菌药物种数、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种数等因素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灶清除史与局部灌洗引流史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MDRO感染的保护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源感染、瘘道感染、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种数、更换抗菌药物种数、抗菌药物使用次数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清除史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MDRO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减少医源感染,及时处理感染瘘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早期病灶清除等手段是降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MDRO感染的主要措施。
谢朝云熊永发陈品奇杨忠玲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多重耐药菌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MRI检查在非典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非典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CPO)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骨感染或骨肿瘤疾病患者,均行电子计算断层扫描(CT)、MRI检查,比较CT、MRI检查诊断CPO、骨样骨瘤、骨肉瘤、非典型CPO的准确率。结果MRI诊断CPO的准确率为96.30%、骨样骨瘤的准确率为88.24%、骨肿瘤的准确率为80.00%,与CT的90.12%、70.59%、5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非典型CPO效提高非典型CPO诊断CPO、骨样骨瘤、骨肿瘤、非典型CPO准确率,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朱华高建梅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伤口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及耐药分析对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伤口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及耐药分析对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7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无菌操作下采集伤口分泌物标本,给予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07例送检标本中培养出1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菌99株,占比56.25%(99/176);革兰阳菌74株,占比42.05%(74/176);真菌3株,占比1.70%(3/176);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78.72%)、头孢他啶(80.85%)、亚胺培南(95.74%)、环丙沙星(76.60%)、阿莫西林(91.49%)耐药较高;肺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82.14%)、亚胺培南(67.86%)、阿莫西林(89.29%)耐药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唑林(74.36%)、头孢西丁(89.74%)、头孢哌酮(82.05%)、左氧氟沙星(79.49%)、青霉素(94.87%)耐药较高;溶血链球菌对头孢唑林(71.43%)、头孢西丁(80.95%)、头孢哌酮(85.71%)、苯唑西林(71.43%)、左氧氟沙星(80.95%)、环丙沙星(80.95%)、青霉素(95.24%)耐药较高.结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在不同致病菌对抗菌药物存在不同耐药,故治疗前需掌握致病菌种类及耐药,便于临床合理用药.
寇耀杰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细菌培养
一种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中药原料七叶一枝花、山枝仁、石柱花、夏枯草、鱼腥草、野堇菜、野菊花、黄丝线、毛叶三条筋、木莲蓉、弹匠棰、生老虎、蓖麻子、白降丹、桐油、聚丙烯酸钠、明胶、甘...
胡鲲程刚任一
文献传递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分布及耐药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分布及耐药。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伤口分泌物标本,接种培养后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84份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标本中,80份(95.24%)检出病原菌;共分离出病原菌109株,其中革兰阳菌64株(58.72%),革兰阴菌41株(37.61%),真菌4株(3.6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西丁耐药最高,耐药率>90%;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其次为克林霉素;溶血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耐药较高,耐药率均>80%;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其次为克林霉素;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最高,其次为头孢他啶,耐药率均>80%,对头孢哌酮最为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莫西林耐药最高,耐药率均达90.00%,对头孢哌酮最敏感,其次为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结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呈多样化,临床需及时进行病原检测及耐药分析,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王玲玲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伤口分泌物病原分布耐药性
磁共振检查对非典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非典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CPO)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诊的83例骨感染和骨肿瘤患者影像资料,将采用CT影像检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磁共振影像检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两组影像进行盲法诊断。结果:两组的CPO、骨样骨瘤及骨肿瘤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非典型病例诊断准确率为96.5%,高于对照组(75.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20,P<0.05)。结论:对比于CT检查,MRI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非典型CPO的诊断准确率,在与骨样骨瘤、骨肉瘤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张永华刘建利刘法敬孙桂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样骨瘤诊断准确率

相关作者

张振华
作品数:6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湖北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白降丹 附骨疽 骨髓炎 化脓性
夏大中
作品数:6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湖北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白降丹 附骨疽 骨髓炎 化脓性
李杏平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武警湖北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白降丹 附骨疽 慢性骨髓炎 方剂
汪岚
作品数:17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川芎嗪注射液 屈指肌腱粘连 红细胞
沈霖
作品数:537被引量:3,039H指数:2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青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