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2篇“ 悬吊运动疗法“的相关文章
悬吊运动疗法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就诊的40例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矫正体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悬吊运动疗法。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对2组患儿的Cobb角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的Cobb角度为(14.30±2.25)°,治疗组为(14.40±2.81)°;对照组躯干旋转角度(angle of trunk rotation,ATR)为(8.45±3.16)°,治疗组为(8.81±3.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obb角度为(12.10±2.61)°,治疗组为(10.40±2.25)°;对照组ATR角度为(6.38±2.41)°,治疗组为(4.82±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Cobb角及ATR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悬吊运动疗法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Cobb角具有改善作用,且能提高患儿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因此,悬吊运动疗法训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保守康复治疗方法,对脊柱侧弯患儿有较好的疗效,能延缓侧弯的进展。
郭培坚连晓文
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脊柱侧弯COBB角特发性运动疗法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夹脊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夹脊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夹脊穴护理。实施康复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平衡功能以及步行能力。【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BBS)、下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L)、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步态分析、10 m最大步行速度(10MWS)、步态分析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配合针刺夹脊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刘翠利刘新华张爱淑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运动疗法针刺穴位
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价值
2024年
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对于疾病康复的意义。方法 纳入本次实验范围的是我院康复科2022.1~2022.12中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人数为16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组后,在不同组别中所对应的治疗方式分别是推拿治疗、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评测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情的改善作用。结果 在与对照组临床数据的比较中得出,观察组取得了更好的疗效(97.50%:88.75%),进一步恢复颈椎功能的障碍问题,同时让颈椎病的疼痛得到显著的好转,并且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各类症状,也对颈部肌群力学指标水平进行很好的调节,最后对于因病情而引起的炎症也有良好的减轻作用,P<0.05。结论 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理想,能够增加治疗效果,加快颈椎功能恢复,减轻病症带来的疼痛,加快症状恢复,调节颈部肌群力学指标,控制体内的炎症,值得推广。
秦雪梅李丹
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悬吊运动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对比研究
2024年
研究悬吊运动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理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悬吊运动疗法,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颈椎间歇牵引训练,同时结合中药汤剂、推拿、针灸治疗+悬吊运动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为(8.41±1.42)分,治疗后为(15.14±2.12)分,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为(8.54±1.26)分,治疗后为(17.48±2.89)分,由此可见,治疗前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采用悬吊运动疗法对患者患者眩晕症状和提高颈功能有较好的作用,且减少了患者疼痛程度,临床可应用。
王吉平罗世仙江正菊熊秀清何文俊
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程度眩晕症状
分析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有氧耐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E区(行、跑、跳)GMFM、D区(站立)GMFM、ADL、BBS、上肢运动功能FMA、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患儿10 m往返跑次数均增加,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较好,可改善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及有氧耐力,值得临床应用。
郭乾乾李东马常龙
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家庭康复训练痉挛型脑性瘫痪
超声波治疗仪联合悬吊运动疗法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波治疗仪联合悬吊运动疗法(SET)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医院就诊的MPS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SET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背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麦吉尔疼痛问卷(MPQ)]、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腰椎关节活动度(ROM)、腰背肌核心肌群肌电图[平均肌电波幅度(AEMG)和频域分析值(MPF)]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MPQ评分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和MPQ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前屈ROM和后伸ROM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MG和MPF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波治疗仪联合SET治疗MPS患者的疗效肯定,可减轻腰背部疼痛,改善腰背肌的肌张力,提高腰椎功能和腰椎关节ROM。
王丽娜苏小君周慧青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悬吊运动疗法超声波治疗仪疼痛腰椎功能肌电图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悬吊运动疗法干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悬吊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CP)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痉挛型C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采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悬吊运动疗法干预,两组患儿均持续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的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比目鱼肌、腓肠肌、内收肌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中的A区、B区、C区、D区、E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分别为(36.83±4.14)分、(72.62±6.9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48±3.42)分、(63.59±7.1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悬吊运动疗法可降低痉挛型CP患儿肌张力,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且可增强患儿日常生活能力。
王静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悬吊运动疗法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
症状限制性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症状限制性运动结合悬吊运动疗法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CNLBP)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102例CNLBP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悬吊治疗组。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同时运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来评估腰椎功能障碍,从而全面分析治疗效果,并通过随访量表记录复发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后,失访22例,最终纳入了80例患者参与研究,常规治疗组40例,悬吊治疗组40例。悬吊治疗组VAS评分,由治疗前的(5.10±1.13)分下降至治疗后的(1.48±0.91)分,ODI评分从治疗前(30.98±5.48)分改善至治疗后的(21.35±2.77)分;相较于常规治疗组,悬吊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01);为期1年的随访数据显示,悬吊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2.5%,低于常规治疗组的67.5%(χ^(2)=14.532,P<0.001);悬吊治疗组运动依从性评分[(24.18±2.38)分]高于常规组[(17.23±3.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55,P<0.001)。结论症状限制性运动结合悬吊运动疗法在不仅能有效减轻CNLBP患者的疼痛并改善腰椎功能,还能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张琦刘箐陶泽林崔俊才胡耀林吴鸣
关键词:背痛腰痛运动疗法
悬吊运动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痉挛性脑瘫患儿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痉挛性脑瘫患儿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116例痉挛性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以此为基础采取悬吊运动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持续治疗5个月后对比两组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有氧耐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张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E区、D区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提升平衡功能及有氧耐力.
李彩云徐成黄瑞
关键词:痉挛性脑瘫感觉统合训练肌张力
悬吊运动疗法联合肌内效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悬吊运动疗法联合肌内效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成武分院就诊的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疗法联合肌内效贴干预。对比两组的运动功能、姿势控制能力、平衡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躯干前后标准差、躯干左右标准差、躯干总标准差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34.11±4.05)分,高于对照组的(29.78±3.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吊运动疗法联合肌内效贴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姿势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及运动功能。
程志婷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

相关作者

李丽
作品数:323被引量:1,813H指数:21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悬吊 推拿 悬吊运动疗法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
唐金树
作品数:122被引量:1,50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康复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临床疗效 脊髓损伤患者
林斌强
作品数:28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悬吊运动疗法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远期疗效 运动疗法
李长辉
作品数:94被引量:392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治疗 骶髂关节错位 临床疗效
胡鸢
作品数:72被引量:45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康复 脊髓损伤 疼痛 悬吊运动疗法 神经源性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