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36篇“ 恢复力模型“的相关文章
- 压弯破坏高强混凝土扁柱恢复力模型试验
- 2025年
- 为研究高强混凝土扁柱构件的真实力学性能,对6根不同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及剪跨比的高强混凝土扁柱进行拟静力试验,并对其受力特点和破坏状态进行分析。根据试件的滞回曲线,建立高强混凝土扁柱三折线骨架曲线,并给出骨架曲线的分段方程表达式;针对试件的滞回环形状不饱满的特点,采用归一化的三折线标准滞回环,拟合滞回环关键点与轴压比、剪跨比的函数关系,获得曲线的刚度退化规律。两者结合建立了高强混凝土扁柱的恢复力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准确描述高强混凝土扁柱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刚度退化和强度变化规律。
- 马泽峰
-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恢复力模型
- 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
- 2025年
-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足尺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之上,针对节点的连接特点,提出了强度和变形计算方法,构建了平顶的三折线骨架曲线理论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试验滞回曲线各阶段曲线刚度值,并拟合得到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各级加载、卸载刚度与加载位移角的关系,进而根据滞回规则建立恢复力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理论计算所建立的三折线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该类连接节点在各阶段的受力特点,为弹塑性分析和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于建兵徐志强夏煜锋管东芝郭正兴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弹塑性分析
- 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恢复力模型研究
- 2025年
- 研究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恢复力模型,为该类构件的抗震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进行6根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大量精细化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材料强度和含钢率对构件滞回特性的影响规律。随着钢材强度等级的提高,抗弯承载力近似呈线性增长,且随着含钢率的提高其线性增长速率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对曲线下降段影响显著,强度越高,构件的脆性越大,延性相对越差;含钢率的改变对曲线弹性段刚度和抗弯承载力均有影响,且在不同钢材屈服强度作用下,其承载力随含钢率增大提高的幅度不同。确定了弯矩-曲率骨架曲线各特征点参数的计算方法,基于滞回准则,提出了适用于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 邱增美李孟鸽李帼昌李晓宗浩然
-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恢复力模型含钢率
- 变摩擦自复位耗能支撑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研究
- 2025年
- 以可恢复功能结构为背景,提出一种加工简单、装配便捷的变摩擦自复位耗能支撑。文章介绍该支撑的构造形式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受力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其恢复力理论预测模型。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测试该自复位耗能支撑的受力性能,分析其滞回曲线、特征荷载和刚度、耗能能力。结果表明,装配弹簧和楔形块组的自复位耗能支撑荷载-位移曲线呈典型的“旗帜形”特征,滞回曲线的特征由弹簧预压长度、弹簧刚度和楔形块组数量等参数决定;支撑试件经历多次循环荷载作用后基本没有残余变形,具有良好的自复位性能和稳定的工作性能,其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复位能力均可通过调节弹簧与楔形块组的相关参数而改变;所提出的自复位支撑恢复力理论预测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朱丽华刘通董尧荣罗金武李子杰
- 关键词:摩擦耗能滞回性能抗震性能恢复力模型
- 钢管-风积沙再生混凝土柱承载力及恢复力模型研究
- 2025年
- 为研究钢管-风积沙再生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及恢复力模型,设计五个不同风积沙取代率的试件,并开展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风积沙取代率为30%时,试件的抗震性能相对较优。基于试验数据和建立的骨架曲线模型、卸载刚度方程,构建了柱子的恢复力模型,该模型能反映试件的滞回特性,适用于钢管-风积沙再生混凝土柱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 王尧鸿陈康杰路晓凯李志强李志强
- 关键词:钢管风积沙再生混凝土承载力恢复力模型
- 抗拔型三向隔震支座恢复力模型与力学性能研究
- 2025年
- 传统隔震支座不具备竖向隔震能力,且抗拔能力较差,基于水平隔震与竖向隔震功能分离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具有抗拔功能的三向隔震支座.阐明了抗拔型三向隔震支座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对其水平、竖向恢复力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实体有限元模型,对支座的水平、竖向滞回性能及抗拔性能进行参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抗拔型三向隔震支座在水平和竖向均表现出优异的滞回性能.水平耗能与竖向压力、滑移幅值、摩擦系数呈正相关,水平等效刚度及阻尼比随竖向压力、摩擦系数增大而增大;竖向耗能与预压量、加载幅值呈正相关,竖向等效刚度随预压量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加载幅值的增加而减小.抗拔装置发挥作用时,在设计竖向位移内抗拔刚度为零,但当抗拔位移达到设计位移后抗拔刚度可达415 kN/mm,在上拔力达到871 kN前,抗拔装置各部件均未屈服,表明支座抗拔能力较强.
- 刘彦伟吴涛彭涛郝玉军郭进郭进
- 关键词:恢复力模型减隔震支座
- 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抗震性能与恢复力模型研究
- 2025年
-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桥墩(简称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及恢复力模型,设计并制作3根组合桥墩试件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桥墩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采用Abaqus软件建立组合桥墩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参数拓展分析,研究不同参数对组合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借鉴相关组合桥墩的骨架曲线计算方法,考虑不同参数对骨架曲线的影响,提出组合桥墩骨架曲线特征值计算方法,建立该类组合桥墩恢复力模型。结果表明:组合桥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提高UHPC强度和核心混凝土配筋可显著提高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轴压比、长细比、UHPC强度、预制管径厚比、体积配箍率对组合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较大,纵筋配筋率对组合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建议组合桥墩的UHPC强度为140~180 MPa,预制管径厚比为6~10,体积配箍率为1%~2%;提出的组合桥墩恢复力模型计算得到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为该类桥墩的抗震优化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欧智菁柳子鸿曹磊程郑杰陈伟隆
-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抗震性能恢复力模型拟静力试验
- 圆钢管掺镍铁渣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及恢复力模型研究
- 2025年
- 为实现建筑和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采用镍铁渣代替部分水泥、再生粗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制备镍铁渣再生混凝土(RFC)。进一步地,将RFC填入圆钢管中形成钢管掺镍铁渣再生混凝土(RFCFST)柱。对11根RFCFST柱进行水平低周往复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验变量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轴压比、约束水平和剪跨比。试验结果表明,RFCFST柱与传统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模式相似。P-Δ效应会显著降低柱的抗侧能力和变形能力,尤其是在大轴压比和大剪跨比情况下。骨料取代率对RFCFST柱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几乎无影响。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柱的变形能力降低,但单圈耗能能力增强。试件的水平承载力和延性随着套箍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RFCFST柱水平力-位移角恢复力模型。
- 罗才松许力陈华艳付朝江祁皑
- 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抗震性能恢复力模型
- 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单面受火后恢复力模型
- 2025年
- 对6个试件在ISO-834国际标准升温曲线下进行单面受火试验并对单面受火后的试件进行平面内循环往复加载试验,以评价其受火后滞回性能。对轴压比、受火时间对墙体的骨架曲线及滞回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试件骨架曲线的特征,得到了简化骨架曲线并确定了各阶段的刚度。根据试验结果和现有恢复力模型理论,提出了考虑轴压比和受火时间影响的适用于受火后墙体试件的退化四线型恢复力模型。通过对骨架曲线特征参数的计算和其与试验骨架曲线的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提出滞回规则,计算得到的恢复力模型与墙体滞回曲线较为一致。结果表明所建议的恢复力模型可较好地反映轴压比和受火时间对其滞回特性的影响,可为火灾后墙体的结构弹塑性分析及修复加固提供参考。
- 江峰李升才林剑青林文聪郑建英涂燕周郑建生
- 关键词:轴压比恢复力模型
- Q960高强钢锥形削弱梁柱节点滞回性能及恢复力模型
- 2025年
- 为研究某新型高性能抗震结构钢的抗震性能,对3种不同连接构造的高强钢梁柱节点开展拟静力作用下的滞回试验。结果表明,“锥形削弱”节点的延性发挥较为充分且耗能能力较高,“复合型”连接构造可有效提升节点的抗震性能。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刚度退化的三线性恢复力模型,采用试验特征点拟合骨架曲线,并用指数函数微分方程求解滞回曲线表达式。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重构解析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可有效表征节点的滞回响应。
- 聂诗东龙泓州叶曦雨邓颜智陈振业马成潘进
- 关键词:恢复力模型梁柱节点抗震性能
相关作者
- 郑山锁

- 作品数:499被引量:1,662H指数:20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混凝土 抗震性能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混凝土组合结构 稻壳灰
- 薛建阳

- 作品数:805被引量:3,530H指数:37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型钢混凝土 抗震性能 型钢 再生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 姚谦峰

- 作品数:384被引量:1,383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密肋复合墙体 抗震性能 密肋复合墙板 密肋复合墙 密肋壁板结构
- 李升才

- 作品数:129被引量:2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
- 研究主题:抗震性能 焊接环式箍筋 拟静力试验 蜂窝钢梁 混凝土柱
- 吕西林

- 作品数:856被引量:8,962H指数:5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 研究主题: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剪力墙 钢筋混凝土 自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