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87篇“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相关文章
- 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3年3月到2024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平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PaO2、PaCO2以及SaO2水平。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3例,占比7.5%,对照组发生10例,占比25%,观察组数据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有优势,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PaO2、PaCO2、SaO2三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态度以及心理支持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提供危重症专职护理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患者恢复更快,出院更早,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钱鑫成胡敏余建美赵海霞刘经南
-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
-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控制策略研究
-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的控制策略。方法:将2021.03-2023.03病例系统中选出的9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设置参照组患者30例(2021.03-2021.10)...
- 张婵孙敬文
-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过程控制
-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42例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42例,作为病例组;按照1∶4的比例进行配比,随机抽取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1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及国际静脉血栓栓塞医学预防登记风险预测模型等资料,分析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60岁、既往有血栓史、癌症史、制动持续时间长、中心静脉置管和机械通气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P<0.05)。患者年龄>60岁、既往有血栓史、中心静脉置管和制动持续时间是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急诊应重视对此类患者的管理,及早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估和干预,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 段梅花于兆鹏马慧荣
-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 预防肺部感染护理流程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研究用预防肺部感染护理流程这个方法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里面的患者的作用。方法 在2021年11月到2021年11月这一年的时间里面选84例EICU的病患当做研究的对象,根据护士在护理的时候用的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方法分析预防肺部感染护理流程有怎样的临床价值。结果 研究组在住院问题上用的时间更短,证明该护理模式可以让患者的康复速度得到提升;研究组的病患更加配合于研究组的护理,证明患者对于预防肺部感染护理流程这个护理方法更加认可;研究组在护理的过程中更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证明预防肺部感染护理流程这个模式更加安全有效,与此同时,接受预防肺部感染护理流程的患者在预后生活中的质量评分同样比常规护理流程的患者更高,证明这个护理方法在预后远期效果方面也对患者更加有利;从护理态度的角度来看,患者对于预防肺部感染护理流程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预防肺部感染护理流程这个流程在临床护理患者的时候有利于促进护理综合水平的提升,因此,护士应该把这个护理方法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护理中。
- 地力努尔·米吉提
-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 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析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ICU收治的83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入组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康复情况和症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压力性损伤以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0.93%)更低(P<0.05)。出ICU时和出院时,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和症候(咳嗽、气短和咳痰)积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且均较入院时更优,上述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比较2组的入住ICU、机械通气和总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更短(P均<0.05)。结论 通过对急诊ICU呼吸衰竭患者开展危重症转至护理,患者的并发症减少、血气分析指标和预后改善、康复速度加快。
- 陆金燕黄桂先
- 关键词: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病房
-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中危重症专职护理的实施效果评估
- 2024年
- 研究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中危重症专职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06月-2024年06月EICU收治的RF患者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运用中危重症专职护理对EICU收治的RF患者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生化指标,缩短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可运用。
- 屈龙龙
-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康复效果
- 个性化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分析个性化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在急诊EICU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挑选医院EICU在2022年一年中收治的患者60例,均属于危重病情。随机抽签分成对照组和分析组,分别按照常规护理计划单以及个性化危重患护理计划单执行护理工作,并且在出院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结果 分析组的护理质量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对EICU危重患者选择个性化护理计划单的应用,可以提升各项护理工作水平,保证护理服务和患者的安全性,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效果比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亚楠
-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个性化
- 床旁即时超声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围复苏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床旁即时超声指导下围复苏期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收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围复苏期患者309例,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集束化治疗,其中在复苏中使用超声的患者173例,未使用超声的患者1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观察指标。结果超声组患者的首次复苏成功率、正确诊断率、脑复苏成功率及28 d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7%vs.60.3%、84.7%vs.72.1%、74.6%vs.58.8%、65.9%vs.40.4%,P<0.05]。超声组患者的正确诊断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76±1.89)min vs.(36.20±4.75)min、(97.5±22.10)h vs.(155.93±19.71)h,P<0.05]。超声组患者转出重症监护病房时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85±2.46)分vs.(22.50±2.62)分,P<0.05]。虽然超声组患者评估用时长于对照组[(7.76±3.65)s vs.(7.43±0.53)s],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16.42±7.15)s vs.(18.04±4.20)s],病因明确率高于对照组[90.8%vs.87.5%],癫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7%vs.19.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即时超声的使用能对围复苏期患者进行快速筛查,早期排查病因,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
- 张朝辉孟超群刘敏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 某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临床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2024年
- 肺部感染是临床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也是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最为高发的感染性疾病[1,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3]。
- 俞旭霞黄凯史煜波张勤
- 关键词:临床分离菌肺泡灌洗液药物敏感试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
- 床旁肺部超声及改良方案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病变诊断及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肺部超声(lung ultrasound,LUS)检查因无辐射、低成本、实时成像、床旁可操作且无转运风险,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LUS使用B型和M型模式评估肺部病变,使用LUS评分量化“B线”和评估病变程度,提供了一个系统且客观的病变评价体系。自2008年以来,法国重症医学家Lichtenstein等提出的急诊床旁LUS检查(bedside lung ultrasonography in emergency,BLUE)方案及其后续改良的BLUE(bedside lung ultrasonography in emergency-plus,BLUE-plus)方案在评估急性呼吸衰竭中取得了显著成果。BLUE方案通过不同的超声表现类型区分呼吸困难病因,诊断心源性肺水肿的灵敏度为97%,特异度为95%;诊断肺炎的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94%。BLUE-plus方案增加了后背区域扫描,将诊断肺不张和肺实变的灵敏度提升至95.71%,特异度为87.50%。凭借LUS检查中的“胸膜滑动征”和“B线”等指标,诊断肺水肿的灵敏度可达96%,远超胸部X线(chest X-ray,CXR)检查65%的灵敏度,还可区分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肺水肿。LUS检查诊断胸腔积液的灵敏度达92%,并能估算积液量。对于肺实变,LUS检查表现出80%~90%的灵敏度和70%~90%的特异度,显著优于CXR的灵敏度(53%)和特异度(78%)。对于气胸,LUS检查的诊断特异度接近100%,且能进行半定量分析。LUS在重症患者的治疗监测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通气变化评估中,LUS能通过检测“A线”到“B线”再到“组织样征”的转变来评估肺复张情况,且LUS评分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结果高度相关(Rho=0.85,P<0.01)。重症患者的容量管理中,可使用LUS检测“B线”来评估液体超负荷情况,与超声心动图联合使用时,可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具有容量反应性。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LUS不仅有�
- 徐鹏宇迟骋张晓霞
- 关键词:重症患者
相关作者
- 米玉红

- 作品数:160被引量:870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肺栓塞 肺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 急性肺栓塞患者 无创正压通气
- 胡先全

- 作品数:17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监护病房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管理软件 病情评估
- 李金平

- 作品数:6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中心静脉导管 医疗纠纷 风险管理 急诊护理管理
- 邹晓月

- 作品数:61被引量:262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监护病房 肠内营养 导尿管 机械通气 ICU
- 马青变

- 作品数:189被引量:1,438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急诊 急诊科 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