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22篇“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相关文章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干预方案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构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23年2—8月,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以病区为单位将研究对象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构建并实施急诊行PCI治疗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干预方案。比较2组患者术后8 h和出院前1 d或当天运动恐惧水平、运动自我效能、焦虑抑郁水平和B型钠尿肽结果。结果研究期间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干预后,观察组运动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和B型钠尿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干预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运动恐惧水平,提高运动自我效能,舒缓不良情绪,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进一步验证和推广使用。
陈璐任震晴王立春冯国琴李江英黄佩玉姜文娟王晓翠
关键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康复循证护理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应用导管室风险防护干预方案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应用导管室风险防护干预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到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导管室就诊的P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导管室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实施导管室风险防护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用时显著少于对照组,顾客满意度量表(Cl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CSQ-8)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PCI手术患者应用导管室常规干预与导管室风险防护干预两种干预模式的对比之下,导管室风险防护干预方案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临床指标用时、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更加显著。
王伟朱维娅
关键词: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局及影响因素
2025年
探究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具体结局和影响因素。方法 抽选本院在2023年02月到2024年04月时间段中,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病人做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结局分成两组,对照组结局为死亡共15例,研究组结局为非死亡共89例,评价两组对象关于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前壁心梗、发病时间都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收缩压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对象的心率指标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成功再灌注、植入支架数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的无复流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多于研究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的急性心衰发生率并无较大差异,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使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患者的具体临床指标、造影结果、心血管并发症情况,都会对患者的治疗结局产生影响。
李兴亮杨坤刘文京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影响因素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应用
2025年
目的构建并应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为理论依据,通过系统检索文献、半结构化访谈并整合临床实践及患者个体需求,构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指标及其权重。将建立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用于临床,比较应用前后的出院前评估执行达标率、护理实践执行达标率、院内外衔接执行达标率、随访管理执行达标率、患者与家属对出院准备服务的满意率。结果最终构建的急诊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实施前后,出院前评估执行达标率分别为57.8%和92.8%,护理实践执行达标率分别为85.6%和95.0%,院内外衔接执行达标率分别为45.6%和75.0%,随访管理执行达标率分别为89.4%和95.6%,患者与家属对出院准备服务的满意率分别为89.4%和93.3%。结论该研究构建的急诊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可靠,具有全面性及实用性,应用该评价指标有助于规范出院准备服务,促进专病护理质量的提升。
穆文方汤诗恒顾玉华王喜益许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德尔菲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不良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不良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PCI前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评估所有AMI患者的焦虑子量表(HADS-A)评分和抑郁子量表(HADS-D)评分,分析AMI患者急诊PCI前产生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患者急诊PCI前不良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AMI患者的HADS-A评分为(9.87±3.62)分,HADS-D评分为(7.16±2.3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济水平低的患者的HADS-A评分、HADS-D评分均高于济水平高的患者,不绕行急诊或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患者的HADS-A评分、HADS-D评分均高于绕行急诊或CCU的患者,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105 ng/ml的患者的HADS-A评分、HADS-D评分均高于5-HT表达水平≥105 ng/ml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急诊PCI前的HADS-A与HADS-D呈正相关(r=0.264,P=0.0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济水平低、绕行急诊或CCU和5-HT表达水平﹤105 ng/ml均是AMI患者急诊PCI前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济水平低、绕行急诊或CCU、5-HT﹤105 ng/ml均是AMI患者PCI前产生不良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
顾文雅桑盛敏钱晶顾勣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5年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达格列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人民医院76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2022年1-2023年12月)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观察组(38例、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达格列净),全面分析治疗价值。结果 观察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心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达格列净对心功能的修复有积极影响,且可减轻炎症,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林小栋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功能
替罗非班结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糖尿病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接受急诊PCI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和对照组(不接受替罗非班治疗)。主要评估指标为术后的血流得分、心脏超声指标以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PCI术后的TMPⅡ级和TIMIⅢ级血流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尤其在LVEF、CI和SVI方面。观察组心脏超声指标LVEDD和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替罗非班治疗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并优化射血分数。两组在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上没有显著差异,证明替罗非班的安全性。结论替罗非班结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AMI并发糖尿病患者中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为一稳定、安全和可靠的治疗方法。
曹慧丁晓秋李盼盼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AMI糖尿病
体外膜氧合辅助下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最新进展
2025年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且危及生命的病症,死亡率较高。近年来,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下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治疗模式在该类患者的救治中取得了一定进展。ECMO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肺支持,维持循环稳定,为急诊PCI创造条件。近期临床上多学科协作不断加强,多个医疗中心成功开展了ECMO辅助下的急诊PCI手术,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ECMO辅助急诊PCI的治疗时机、适应证把握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管理等方面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然而,该治疗模式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高昂的治疗费用、技术操作的复杂性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本综述对近年ECMO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相关研究作一总结,以进一步提高该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
王正泷李豪陈明张睿辰李磊李子军刘效波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脚踏车结合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采取脚踏车结合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10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8例动脉急诊PCI术后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干预组(n=39),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脚踏车与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心脏不良事件、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6MWT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急诊PCI术后行脚踏车结合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可以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并降低住院费用,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且此方案安全可行。
张晓琴占凤毛青
关键词:脚踏车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对和田地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救治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讨在和田地区建设规范化胸痛中心对该地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为ACS患者共4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治疗。其中规范化胸痛中心认证前通过急诊绿色通道模式(2021年1—8月)就诊的225例ACS患者纳入对照组;规范化胸痛中心认证通过后(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就诊的220例ACS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其中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再灌注救治效率指标以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糖尿病史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院内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MACE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9%(24/220)比17.8%(40/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规范化胸痛中心认证通过后的STEMI患者的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缺血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均低于急诊绿色通道模式STEMI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7.7±2.1)d比(8.3±2.6)d、(28353±9071)元比(30163±10203)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可有效提高ACS患者院内救治效率,减少心肌缺血时间,降低患者MACE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卡地尔·依米提克热穆江·麦图荪吐送江·吾斯曼尼加提江·米孜马热亚·吾布力穆太力普·麦麦提江张海玲于晓滨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相关作者

王乐丰
作品数:252被引量:2,013H指数:2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成形术 冠心病
杨新春
作品数:739被引量:6,105H指数:3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心肌梗死 冠心病 射频消融
王红石
作品数:109被引量:1,056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邹阳春
作品数:84被引量:577H指数:13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再灌注治疗 冠心病患者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李惟铭
作品数:74被引量:721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洗脱支架